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雄伟 《水运工程》2015,(2):131-137
通过分析集装箱港口资源节约现状,提出资源节约型集装箱港口设计理念。分析集装箱港口资源因素,抓住集装箱港口建设过程中资源节约的关键环节,积极推广资源节约的关键创新技术,提出集装箱港口设计阶段关于资源节约方法及途径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整合长江流域安徽段(皖江流域)集装箱港口资源,在分析流域内港口开展集装箱运输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确定其发展定位,并结合有关港口的发展经验,提出"合作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思路。从影响集装箱港口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因素入手,研究确定皖江流域集装箱港口总体布局方案及集装箱港区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合模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英会  李伟 《中国水运》2007,7(10):35-37
以某港1990~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为实测数据,建立其集装箱吞吐量的和灰色系统等预测模型。对比该港2004~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组合预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法。对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作为未来对港口岸线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以及港口功能拓展的依据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特征、职能分布与未来港群发展方向.从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出发,分析港口群体的现代发展特征、职能结构,认为现阶段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深圳为主的集装箱主枢纽港,其他港口为支线港或喂给港的港口体系,并且各港口之间职能分工较为明确.但在珠江东西两岸存在分布不平衡,港口职能结构体系还尚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这些现状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沿海集装箱运输港口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我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根据金融危机以来2008-2009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特点,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沿海主要集装箱港口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和总结各类集装箱港口在金融危机期间的集装箱运输特点,据此提出沿海集装箱港口可以从大力拓展箱源、完善集疏运体系和优化港口软环境3方面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总结不同类型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在每一方面的策略偏向,为当前国内集装箱港口在经济逐步复苏期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集装箱码头布局现状,结合"十二五"期安徽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预测,从优化利用港口资源入手,对安徽省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冯德阶 《中国水运》2010,(12):42-44
文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现状,评价港口群的优势和不足;对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集装箱港口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春刚  丁玲 《中国水运》2006,6(1):16-18
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是港口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对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的有效分析,是集装箱码头提高生产效率的先决条件.本文论述了进行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现有港口效率评价方法,并阐述了其特点和弊端,根据集装箱码头具有不同量纲的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港口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对我国8家集装箱码头2003年几个重要的数据分析,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计算各港口的相对效率、规模收益、投入冗余量等指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钟玉文 《中国水运》2006,4(6):41-42
提出了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对集装箱港口进行类型化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并以近几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作为沿海港口特征变量,对沿海集装箱港口进行了分类;同时,用一种修正模糊度来构造港口聚类有效性函数,并运用该函数对分类结果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新 《水运管理》2011,33(10):15-19
为推动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结合国际贸易、口岸政策和通关实际操作,分析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进出口总额和集装箱生成量、外贸集装箱流向的特点、发展“无水港”的考虑因素以及江苏省沿江港口既有的集装箱支线模式等非技术要素,从市场化运作角度,提出不同于常规模式、由港口直接参与的“点到点”外贸集装箱沿江支线运输公共平台设想,并对政府提出重点挟持外贸集装箱长江支线、夯实港口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干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卢俊  杨艺平 《水运工程》2019,(10):181-186
针对传统集装箱港区电气室外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设计方法。依托实际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结合集装箱港区室外管线的设计要点,采用基于BIM的三维设计方法,利用Revit等三维设计工具,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BIM设计方法的优点。据此,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电气室外管线详细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改善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参数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规范取值 ,通过对深圳主要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的实证分析 ,对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修正 ,在此基础上重新核算深圳主要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 ,并进行灵敏度分析 ,其结果符合深圳各集装箱码头的运作现实。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装箱港区吞吐量增长给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所带来的压力,研究公路交通量与集装箱公路集疏运量的关系。通过建立集装箱港区公路交通量的计算模式,并借助交通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的适应性。本计算模式可指导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保证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顺畅,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邵强  梁浩 《水运工程》2018,(2):146-150
依托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利用inventor及revit等三维软件工具,对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BIM设计方法的优点。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地面标识系统详细设计提供一套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港口燃油动力设备节能减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港口起重运输设备的技术进步,每年会有更多的起重运输设备投入到港口使用,也会有一大批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设备面临淘汰,有关港口高耗能高排放燃油动力设备的节能减排问题会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港口燃油动力设备的能耗和排放现状,以及相关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对使用生物柴油、油改气、混合动力改造、开发节能环保型新产品等节能减排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港口燃油动力流动机械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杭甬运河集装箱港口布局进行规划研究,通过对港口腹地经济环境、集疏运网络、港口资源、港口服务管理水平、港口地理位置和投资等因素的权重分析,得到了以杭州港区为杭甬运河的主枢纽港,宁波海河联运港区和绍兴港区为重要港口,萧山港区、柯桥港区、上虞港区和余姚港区为一般港口的布局方案,其中主枢纽港和重要港口应以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为主,其余应建设多用途码头。其结果对杭甬运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It is an important matter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aving logistics costs, as well as encouraging 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container terminals by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s. In this respect, this paper tries to suggest a conceptual model for sharing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s, taking as a case study the Gamman Container Terminal (GCT) in the port of Pusan. In so doing, it identifies what kinds of resources can be systematically sha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common use and draws som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erminal operation by four operators at GCT. The model does not imply the conception that each terminal has its own resources individually, but recommends that tentatively-called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 Management Center (CTRMC)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in order to save 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costs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 (CALS) concept is imbedded in the model so that it can control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esources efficiently by sharing the database, through which the CTRMC ca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status of the excess or deficit of a certain resource in each berth at GCT.  相似文献   

18.
It is an important matter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aving logistics costs, as well as encouraging 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container terminals by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s. In this respect, this paper tries to suggest a conceptual model for sharing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s, taking as a case study the Gamman Container Terminal (GCT) in the port of Pusan. In so doing, it identifies what kinds of resources can be systematically sha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common use and draws som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erminal operation by four operators at GCT. The model does not imply the conception that each terminal has its own resources individually, but recommends that tentatively-called Container Terminal Resource Management Center (CTRMC)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in order to save 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costs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 (CALS) concept is imbedded in the model so that it can control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esources efficiently by sharing the database, through which the CTRMC ca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status of the excess or deficit of a certain resource in each berth at GCT.  相似文献   

19.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11,(11):71-77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