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锚固参数对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顺层岩质高边坡,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二次开挖后边坡不同锚杆长度、锚固倾角和注浆体黏结强度锚固下,顺层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和锚杆轴力分布规律,并对锚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合敏感性分析对二次开挖锚固工程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边坡稳定系数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锚杆锚固中存在最佳长度,锚杆长度12 m锚固效果最佳;边坡稳定系数随锚固倾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锚杆锚固中存在最佳倾角,锚固角度25°锚固效果最佳;边坡稳定系数随黏结力增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注浆体选用M30水泥砂浆能提供足够的黏结力;各锚杆参数对边坡稳定系数的敏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黏结强度fb>锚杆长度L>锚固倾角α。  相似文献   

2.
朱宏伟  项琴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7):30-34,99
现场调查表明,锚杆支护能有效提高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通过采用拟静力法对汶川震区内锚杆支护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进行验算后得知,边坡的动力安全系数随锚杆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利用FLAC3D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锚杆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锚固参数对边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措施能有效抑制坡表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地震后...  相似文献   

3.
依托万宜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结合实际工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运用FLAC3D分析不同锚杆倾角、锚杆长度、锚杆间距、土工格栅网格尺寸以及框格梁截面尺寸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支护参数的最优组合,表明:锚杆长度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加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锚杆长度而线性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边坡安全系数随锚杆倾角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存在对边坡稳定性最有利的最优锚固角,安装锚杆时尽量使其锚固角度与最优锚固角接近。边坡的安全系数随锚杆间距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随土工格栅尺寸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并且土工格栅网格尺寸与安全系数呈线性关系。边坡安全的系数随格梁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锚固结构是边坡防护中常用的一种工程措施。然而由于依靠工程经验设计防护方案,选取锚杆支护参数,未能做到合理优化设计,造成工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以杭金衢K95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主要锚杆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边坡的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锚杆布置方案,达到锚固效果兼顾经济型的目的,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锚固结构是边坡防护中常用的一种工程措施。然而由于依靠工程经验设计防护方案,选取锚杆支护参数,未能做到合理优化设计,造成工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以杭金衢K95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主要锚杆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边坡的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锚杆布置方案,达到锚固效果兼顾经济型的目的,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公路均质土边坡支护实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边坡的平面应变二维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锚杆的锚固长度、锚杆间距、倾角等因素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穿过边坡滑动面后,继续增加锚杆长度对提高边坡安全系数效果不大,在锚杆倾角和锚杆间距不变的情况下,随锚杆长度增加,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较小;在保证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锚杆倾角可在25°~35°范围取值;在保持锚杆倾角和锚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锚杆间距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某公路深挖边坡进行锚杆支护的时效,采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方法确定支护方案,并对规范方法所作"每根锚杆承担相同下滑力"的简化和假定下的锚杆支护方案采用FLAC~(3D)进行计算。通过对边坡与锚杆的应力状态和分布形式进行分析得出,在分级锚固支护下的边坡位移分布规律、各层锚杆轴力分布规律与所处层位的关系、潜在滑动面分布规律,并基于此分析了支护方案的安全性与合理性;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采用规范方法的锚杆支护方案各层锚杆抗拉发挥程度不一致,所得稳定系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方案偏于不安全;基于对现有方案的分析,采用FLAC~(3D)在总锚杆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分析计算,优化后的方案稳定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针对深挖边坡锚杆锚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中锚杆受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通过对锚杆受力情况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在不同岩石类型以及不同坡比的坡面上,其锚杆的最佳锚固深度和最佳锚固间距。并得到如下结论:主次锚杆的锚固深度只受水泥砂浆与岩体的结合强度的影响,不受边坡坡度和高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锚杆支护在公路边坡加固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对锚杆支护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锚杆长度、倾角和间距对其支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界长度范围内增加锚杆长度能有效提高边坡安全系数;锚杆支护存在最佳锚固倾角;锚杆间距增大时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且减小速率逐渐加快;本工程采用长度7m、倾角15°和间距4m的锚杆支护能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某公路桩锚支护边坡工程为背景,运用PLAXIS建立边坡桩锚支护结构截面有限元数值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不同自然参数和人工设计参数对桩锚支护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参数中土体内摩擦角和界面粘结强度对桩锚支护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为显著,而土体重度和黏聚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人工设计参数中锚杆锚固端长度、锚杆的入射角及排桩嵌固深度是决定桩锚支护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的三个重要因素,而锚杆道数、锚杆竖向间距、锚杆预应力、锚固端直径及支护桩桩径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桩锚支护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锚杆广泛应用于支护结构中,它主要利用在土体内产生的锚固力来维持支护结构和边坡的稳定性.文中假定锚固段与其周围土体之间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呈线性递增关系,锚固段所受的轴力呈抛物线分布,将锚杆的位移分解成自由段的弹性变形、锚固段的拉伸变形和锚固段与土体之间的相对剪切位移,建立了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式.分析认为,该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锚杆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单一倾角锚杆和多倾角组合锚杆对边坡的支护效果,并对多倾角组合锚杆边坡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边坡工程中锚杆优化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某泥质粉砂岩顺层边坡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现状边坡稳定性及滑坡趋势;在分析锚固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优化,并分析锚杆分布、长度、倾角、间距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边坡沿坡脚及以上多层结构面发生滑动破坏,滑动面前、中部与结构面重合,后部拉裂岩土体;优化锚固设计,锚杆与岩层夹角为45°~55°对于边坡稳定最有利,锚杆倾角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边坡安全系数与锚杆垂直间距为三次函数关系,存在极值。锚固优化设计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加强锚杆(索)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可靠性检测是岩土支护结构时效性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等方法,将单锚失效模式归纳为粘结失效、筋材断裂失效、预应力松弛失效和锚具失效,并提出了岩土锚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各指标参数的特点,在动力学理论和结构探伤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和优化算法等数学手段,建立了锚杆(索)质量检测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并研究了不同损伤锚杆在声波和应力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了单锚安全等级划分方法及其对应的失效阈值。最后,通过确定单锚的锚固力取值,重新计算正常工况下的锚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并将其与容许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对运营期内的锚固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对锚失效后不稳定的边坡提出了原锚补强和增设新锚等处治方法。锚固安全评价与处治技术具有在线、动态、实时的特点,可弥补传统的锚杆(索)拉拔试验的不足,对提高锚杆(索)加固技术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极限平衡法验算锚固边坡的安全系数,考虑了锚杆锚固角、锚杆长度、锚固位置、锚杆布设形式这些影响因素,利用GEO-SLOPE商业软件计算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并得到了一些规律:①锚固边坡存在最优锚固角,不同长度锚杆的最优锚固角一致,大致在20°左右;②锚杆在坡面的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也有很大影响,随着锚杆由坡顶向下移动过程中,安全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坡面中下部时的安全系数最大;③从锚杆的布设形式可以看出,中下部锚杆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蒋鹤  李莉 《路基工程》2000,(6):12-16
从锚杆长度,锚杆间距,锚杆预应力、岩体E、c、ψ等六个因素出发,运用平面应变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锚杆菌固岩体效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锚固岩体的变形及大小主应力的变化趋势体现锚固参数敏感性,研究成果对于岩体边坡及地基有效锚固均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在分析锚固边坡稳定性时存在缺陷,为此将塑性力学中的上限法应用到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文章推导了边坡稳定所需锚固力上限解的数学模型,并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进行了求解。研究发现:锚杆的外锚头距坡脚越远,所需锚固力越大,但在边坡中下部变化不大;锚固力随锚杆的倾角非线性增大,随安全系数线性增大;锚固力和滑裂面形状还与外锚头和锚固体的力学特性有关。为了提高锚固效果,建议在边坡的中下部加强锚杆的布置,而且建议锚杆倾角范围为13~35°。  相似文献   

18.
李志  赵文 《路基工程》2011,(5):172-174,177
锚杆框架梁预应力锚索是加固高路堑边坡的有效方式。采用差分软件对赣龙铁路上杭北站高路堑边坡稳定性、锚杆及锚索的加固效果、边坡加固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加固措施条件下进行开挖,边坡安全储备较低,须进行加固处理;边坡稳定系数随着锚索锚固段长度的增加及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加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锚杆及锚索加固后,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加固效果较好。建议锚索锚固段设计长度为6m,锚索间距为4m。该分析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节理岩质边坡长短相间锚杆支护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该公路边坡的地质情况,并对节理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进行阐述;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建立正交试验模型,确定了锚杆支护系统的优化方案为:锚杆相间布置,长度分别为6 m、2 m,倾角均为20°,并将得到的结果与普通等长锚杆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软件计算边坡加固后的安全系数为1.29,处于稳定状态,岩体的位移场变得均匀和连续,节理面处的较大位移受到抑制,边坡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依托兰州南绕城典型路堑边坡工程,运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以暴雨无支护和暴雨有支护两种工况对所选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无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且有潜在滑动面;暴雨有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对格构锚固后的边坡位移、应变增量、塑性区分布、支护结构受力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格构全长黏结式锚杆支护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