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我国邮轮经济将迎来创造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1月25日,在上海发布的《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作出研判:无论是全国邮轮港口合理布局、邮轮经济的发展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邮轮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还是邮轮产业链的上游设计和装备环节等,在今年都将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1月21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在沪共同发布《2009—2010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报告预测,中国邮轮市场在过去一年逆势飞扬的基础上,2010年将继续保持乐观企好的势头,实现稳中有升,今年世博期间上海邮轮经济将再度演绎中国邮轮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1月1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与上海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完成的《2008~200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简称“邮轮发展报告”)在上海对外正式发布。同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宣告成立。在当前经济下滑与低迷的寒冬里,助推邮轮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新领域,对拉动我国经济内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六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邮轮旅游转型升级,大力构建新时期邮轮旅游发展的大格局,10月14日,全国邮轮旅游推进会在上海召开,这在我国旅游和邮轮发展史上还是首次。据统计,2014年中国大陆邮轮运营466航次,同比增长15%。全国出入境邮轮游客172.34万人次,同比增长43%,较亚太地区高20个百分点。2014年乘坐邮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邮轮经济推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2010年,中国大陆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223航次,同比增长42.9%,其中以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的国际邮轮班轮,全年95个航次,与上年同比增长18.8%。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全年128个航次,与上年同比增长68.4%。  相似文献   

6.
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稳健增长,潜力很大。自1980年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邮轮公司的规模也在稳定增加。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预计将有1800万名邮轮游客,到2015年则将超过2000万名。虽然亚洲地区的邮轮经济与欧美地区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潜力很大。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景观、旅游设施要件大为改善的中国正越来越受到瞩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也将对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现代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的特点,是海滨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开拓包括国际邮轮旅游市场在内的高端旅游市场,对于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游客数量的增长向旅游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邮轮旅游需求将会被释放,上海邮轮经济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亟待通过新一轮的邮轮枢纽港建设实现邮轮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和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陆路、水运口岸客运通关逐步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现已出台,行业各方正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际邮轮的全面复苏。上海作为中国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本次国际邮轮复航的首批试点城市和口岸,正不断加大对邮轮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区层面积极制定实施关于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杨颖 《中国港口》2011,(11):23-25
<正>一、世界邮轮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世界邮轮经济发展迅猛,《2011CLIA邮轮市场概述》中统计数据显示,其成员邮轮航线全球市场的乘客人数由2005年的1118万增长至2010年1481.9万,年平均增长率近7%(见图1)。  相似文献   

9.
<正>邮轮旅游在2006年进入中国以后发展迅速,目前我国邮轮经济已经从邮轮旅游转入邮轮全产业链发展阶段。2020年以来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中国邮轮产业受到冲击,但邮轮旅游迎合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邮轮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未来可期。2021年以来,沿海城市先后出台了邮轮产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邮轮经济中心”的目标[1]。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上海邮轮母港运行情况2013年以来,受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邮轮旅游需求强劲增长和邮轮公司加大中国运力投放影响,上海邮轮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邮轮母港业务呈持续井喷之势,主要生产指标规模和增速创历史新高,旅行社、免税店、保税仓库等衍生业务发展良好,邮轮业政策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邱羚  周浩 《中国港口》2023,(6):31-34
<正>《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完成了中国国际邮轮旅游全面恢复的关键一步,而市场的全面恢复依然面临着落地配套措施完善、公众对邮轮旅游安全信心受损、邮轮航线产品受限趋于单一化和同质化、人力资源队伍重组等挑战2023年3月30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简称《方案》),宣布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率先启动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这是交通运输部门为国际邮轮航线重启作出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邮轮市场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调整期内,面对邮轮航线同质化日趋严重等现状,厦门港积极推动邮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模式,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逆势增长一、我国邮轮产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06年,歌诗达邮轮"爱兰歌娜"号在上海首航,标志着我国新时期的邮轮产业从零起步。  相似文献   

13.
李鹏 《水运管理》2014,(6):35-38
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环境、城市接待能力、人力资源、政府作用、运营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对上海邮轮产业的影响,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邮轮产业短期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实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邮轮经济发展相衔接的对策,从娱乐产业建设、交通建设、政府作用、邮轮人才培养、金融改革等5个方面推动上海邮轮经济的发展,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对上海邮轮产业发展的影响,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新加坡、香港自由贸易港运营模式进行对标,结合上海邮轮产业发展的实践需求,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上海邮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自贸港与上海邮轮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需求因素与上海邮轮产业发展关联度最大,邮轮旅客吞吐量、邮轮艘次数、经营出境业务旅行社数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收入是影响上海邮轮产业发展的6个关键子因素。自由贸易港设立将为上海邮轮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投资、金融、人员流动、税收、通关等方面对邮轮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助推上海邮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后疫情时代国内沿海邮轮的逐步兴起以及未来多点挂靠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邮轮港口之间必将迎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如何尽快从单一的竞争模式向更加紧密合作的竞合关系转型是业界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2006年,歌诗达邮轮旗下“爱兰歌娜”号在上海首航,拉开了中国邮轮旅游时代的序幕,此后10年间,中国邮轮游客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之势,并由此带动了一批沿海邮轮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现代邮轮经济一直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许多重要港口城市,积极建设邮轮母港,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就上海而言,无论从作为远东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考虑,还是从长三角地地区具有极大潜力的客源市场角度出发,积极发展邮轮经济,开拓邮轮市场,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宪超 《中国港口》2018,(12):39-41
一、上海邮轮产业发展情况1.邮轮船舶艘次及旅客数量大致经历了一个周期上海母港邮轮自2006年开始至2018年的12年间经历了大致3个阶段,即:2006年至2012年的初步发展阶段,2013年至2016年的高速增长阶段,2017年至2018年的回落调整阶段。我们认为,2006年至2018年是上海母港邮轮发展的一个周期,目前是低谷阶段,预计将持续2~3年。  相似文献   

18.
《水上消防》2010,(2):43-43
从2010年全市交通港航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年内将完成一系列配套航运中心建设政策.配套政策包括《航运经纪人发展政策研究课题》、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沪开业、启运港退税、地主港管理模式、境内关外等,力争在上海先行试点。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表示,上海今年将进一步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康养体育游和邮轮游艇游都是旅游新业态,这二者如何融合发展是业界直面的问题。2018年中国港口接待邮轮976艘次,同比下降17.3%,接待出入境游客量为488.67万人次,同比下降1.2%。这是中国邮轮市场经历8年正增长以来首次负增长。面对这样冷清的市场,很多人都在心中发出疑问:中国邮轮到底怎么了?过去几年,中国邮轮伴随快速增长,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童洁 《中国港口》2018,(6):31-33
"1+1﹥2,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和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要抱团发展,要共同展示中国上海这个大都市的魅力,抱团发展定能打造成为亚洲第一国际邮轮母港""中国现代邮轮产业起步之年应该是2006年。该年的7月3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伦歌娜’号邮轮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启航,开启了从上海至日韩真正意义上中国沿海现代邮轮的始发港航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