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龙泉 《交通标准化》2014,(2):74-75,78
针对在河砂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工作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掺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且其力学性能也能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成功地运用到云南龙陵一瑞丽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结构部位.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特细砂和机制砂进行掺配试验,研究考察特细砂的不同掺配比例对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天然中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特细砂与机制砂存在一个最佳比例范围,在此范围内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优。适量的特细砂比例的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且部分力学性能略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完全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可以取代天然中砂。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对掺加了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混凝土中用铁尾矿部分取代天然砂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取代比例存在一个最优值。掺有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满足道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节约天然砂资源,减少铁尾矿储量方面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余胜伟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02-104,113
以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及抗水渗透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将机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量设为研究变量,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研究变量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抗水渗透性能影响程度.试验研究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增大砂类的掺加量,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显著提高,天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强于机制砂混凝土;掺入石粉含量从0.5%增加至3.5%时,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加强,但石粉含量从3.5%增加至7.5%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反而弱化;同一种类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越大,其抗渗等级越高;水洗机制砂相对于原状机制砂的抗渗等级明显较低;掺加粉煤灰矿物掺合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等级显著高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结合重庆沿江高速工程实际,通过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粉煤灰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机制砂级配不良时,抗压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掺配河砂调整级配。提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机制砂在重庆以及周边地区得到有效的利用,机制砂混凝土的研制、应用及推广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对重庆地区的机制砂进行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各厂家的机制砂基本属于粗砂范围,石粉含量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砂的性能优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多组室内试验,研究了砂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等关键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数值的选取除了需考虑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富余值较设计强度高出许多,可以通过提高用水量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用水量提高7~15 kg/m~3,其强度下降值仅3~5 MPa;机制砂混凝土须通过消泡剂、引气剂、降粘剂、保塑剂等小料复配技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成果将明确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优化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设计理论,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只要加强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控制机制砂的质量并把石粉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其质量稳定,即可满足混凝土用砂的各种技术要求,同时还可降低工程成本,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从平原微丘区域向山岭重丘区域全面推进。桥隧在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混凝土用河沙运距太远造成施工成本很高,且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用机制砂代替河砂势在必行。通过试验对含有一定量石粉的机制砂,掺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配制的高标号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成果在汝郴高速公路15标桥梁上部构造中进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与施工表明,在高速公路路面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掺入一定用量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且有利于滑模摊铺施工。阐述了粉煤灰的技术性能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实用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 ,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后期强度和抗冻性 ,又可以节省水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室内试验为基础 ,通过路段试验确定了粉煤灰的最佳掺量 ,综合分析了精选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 ,论述了精选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地区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机制砂中石粉的极限掺量,采用添加引气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从而达到扩展石粉含量上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仪分析了3种不同细集料混凝土孔隙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这3种混凝土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机制砂取代部分天然砂可配置出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混合砂混凝土。在保证水胶比不变情况下,机制砂取代率为50%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最佳;混合砂混凝土总孔隙率为3.4%,微孔(r≤0.1μm)、小孔(0.1μm相似文献   

14.
石粉是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质细小颗粒,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石粉掺量。试验表明,当石粉含量在7%~13%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变形能力、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石粉含量在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在5%时弹性模量最大,5%~10%左右时抗冻性能较好;抗拉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对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有特殊的要求 ,混合料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又要有较高抗折强度。掺入粉煤灰是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 ,通过相关试验和施工实践 ,对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适的掺量、配合比设计方法 ,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在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对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有特殊的要求,混合料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又要提高抗折强度。掺入粉煤灰,是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常益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关试验和施工实践,对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适的掺量、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混凝土工程工作性能、耐久性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在现有的条件下,试验配制出C30承台用大体积磷矿粉混凝土及C50桥面用机制砂磷矿粉泵送混凝土,优选并确定工程应用中磷渣微粉掺量及各强度等级磷矿渣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对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有特殊的要求,混合料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又要有较高抗折强度。掺入粉煤灰是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常益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关试验和施工实践,对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适的掺量、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铁路预制T梁场对C60预应力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采用当地级配不良机制砂与天然细河砂组成的混合砂,通过双掺粉煤灰和矿粉,选用合适的砂率和聚羧酸减水剂配制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C60预应力混凝土。结果表明,混合砂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性能良好,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还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宋金辉 《交通标准化》2013,(16):148-151
分析我国机制砂生产与应用中的难题,较为全面地介绍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高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与方法。研究表明,高石粉机制砂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且大大扩大了机制砂的应用范围,可降低机制砂生产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