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南广高速公路的2座涵洞为试验工点, 采用EPS板作为减荷材料, 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 并结合现场土压力实测, 研究了涵洞在有、无EPS减荷措施, 以及EPS板铺设厚度不同情况下的涵洞垂直土压力与填土变形, 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在涵洞覆盖最大填土高度时, 涵洞洞顶垂直土压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平均不超过16%;洞顶铺设不同厚度EPS板减荷时, 洞顶土压力约减小了1/2~2/3, 且在本试验条件下, 洞顶EPS板愈厚, 减荷效果愈好; 变形云图直观展示了洞顶平面内外土柱沉降差的存在, 是反映垂直土压力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参数; 洞顶铺设EPS板减荷时, 洞顶平面内外土柱形成沉降差, 从而达到减荷效果, 且在同等填土高度下, 洞顶EPS板愈厚, 洞顶平面内外土柱间的沉降差值愈大, 故其减荷效果也愈显著。 相似文献
2.
余扬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3):13-15
对高填方涵洞设计中的土压力进行计算,并提出涵洞的减荷措施,从而进一步探讨软土地区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依托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高填土涵洞垂直土压力分布规律。发现高填土涵洞涵顶存在垂直土压力集中现象,土压力集中系数随填土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当涵顶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逐渐稳定并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省310高速公路郑州以西路段的拱涵计算,通过实例介绍高填土拱涵的计算方法,并简述根据不同的地质、孔径等情况选择的拱涵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填土涵洞的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级公路高填土涵洞的设计,关键是基础设计。由于涵顶填土高度较高,基础需要承受路基上部土体的巨大压力和周围土体的侧向压力,若按常规的分离式基础进行涵洞设计,基底应力很高,地基承载力很难满足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高填土涵洞整体式基础的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填土涵洞的病害处理和加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平果至百色二级公路软地基上一道高填土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台下沉后的处理措施,总结了该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软土地基上高填土涵洞的加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群桩基础薄壁式轻型桥台是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的一种常用的桥台形式,但台后高填土H=3-10m如设计不当,就会造成桥台侧倾或结构破坏。本就填土高H=3-10m的情况,结合新昌地区地地质条件,通过进行群桩基础薄壁式轻型桥台的参数分析,得出薄壁式轻型桥台群桩基础合理的桩径和群桩基础中心和桥台自重中心的合理偏心距,从而保证台后高填土情况下群桩基础薄壁式轻型桥台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涵洞设置的合理性对工程造价和使用质量有重要影响。围绕高填方拱涵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涵台尺寸的验算、涵顶填土垂直压力的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似性原理对高填方路堤涵洞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分析高路堤涵洞的垂直土压力分布规律和位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上部碎散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且在涵中填土沉降量大于涵侧填土沉降量的情况下,土体中将产生成拱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前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逐渐增多,但仍然缺少一种可简单应用于设计中的高填方路堤下涵洞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4种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公路规范中的线性土压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偏小,而Marston公式计算过程复杂,不适用于结构设计,铁路规范虽能较准确反映涵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情况,但缺乏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桥涵台背与道路衔接段的不均匀沉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控制桥涵台背填筑质量的看法,对保证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车辆的行车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穗芬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27-30
文中对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混凝土双连拱涵出现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维修加固措施。维修加固方案主要针对地基土、涵台(侧墙)后回填砂的加固以及混凝土拱涵结构受力截面的补强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详细叙述了山区高填方涵洞的布置、型式选择和地基处理方法,给出了垂直土压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并结合工作经验,从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鹏忠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6):37-39
在顶进涵设计中,作为临时设施的后背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后背造价占整个工程投资的比重较大,后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工期。结合某顶进涵工程实例,介绍了后背结构形式的选择,根据现场情况重点阐述了重力式后背的结构形式、尺寸拟定及检算。实践证明,所选顶进涵后背结构经济合理,确保了施工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