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4,(2):102-104
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着手,通过研究价值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这三种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并提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目的,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交通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石家庄市石环公路的交通环境进行评测,得出石环公路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较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基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发展环境与可持续性5个方面,建立了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定位所处公路交通发展环境,界定了评价指标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量纲一体化;提出基于AHP的非线性加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指标众多、权重客观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指标之间信息相关性,简化了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进而建立了基于PCA-Entropy的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影响现状公路交通特征参数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又具有相关性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关系矩阵,对铁岭市县乡公路网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题。文章对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确定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指标众多、权重客观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指标之间信息相关性,简化了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进而建立了基于PCA-Entropy的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问题,保证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当前的选址理论及方法,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内涵和目标诉求,提出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原则。然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经济与社会基础、基础设施分布、物流业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含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AHP-Fuzzy法,构建了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合肥岗集小镇作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HP-Fuzzy综合评价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将其推广应用到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影响现状公路交通特征参数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又具有相关性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关系矩阵,对铁岭市县乡公路网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评价构建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城市十年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实例证明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是科学、有效的,克服了单纯利用灰色或模糊评价法中的不足。不但准确得出各年的评价结果,而且借助隶属度矩阵能分析出各年评价指标上的差异,进而有助于政府调整措施促进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对农村城镇化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交通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方法,并用适应性指数对两者进行适应性评价。然后以2006年西安、汉中为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评价方法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好,评价指标选取也较为合理。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木桶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理论相适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交通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木桶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理论相适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有效地评价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在综合考虑客观信息和主观评价关键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模糊三角函数来计算主观权重,将不确定性语言转化为量化值;其次,将利用熵权法计算的指标熵值引入到客观权重计算中,解决传统相关性定权法(CRITIC)没有考虑指标间离散程度的问题;然后,建立优化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CE)对整体系统进行评价;最后,选取4个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同时进行敏感性和比较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的建立可为交通安全设施的整体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现今,随着交通问题的突出,很多城市都走上了公交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介绍了一种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度的体系方法--改进层次分析-Delphi综合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能较科学、合理地对我国一般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而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特点和换乘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作为枢纽换乘评价方法。选取枢纽换乘协调性、换乘满意度、枢纽可持续发展性3个目标层指标,从而提高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探讨该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了评价方法的确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的建立,进行单因素、一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步骤.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相对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了多目标、多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  相似文献   

18.
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等级标准限值,利用指数超标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同、异、反"联系度确定系统综合评价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青岛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中,得到的评价结论与属性识别评价法相同。该方法与灰色聚类法、属性识别评价法对比分析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指标体系的多层次性,应用模糊识别原理,结合层次分析确定权重的方法,建立了基于AHP的公路交通现代化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模型对江汉平原公路交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吻合,表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多级模糊模型对于各地区交通现代化水平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营运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系统,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采用了M^4CE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评价人员维、评价层次维、评价目标维、评价对象维4维的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多层次递进修正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进行人、物、方法的分类;对指标层次进行了基础评价指标、质量成本指标、专家评议指标的划分;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采取了调查统计法、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意见法(Delphi);在评价计算方法上,采取了内插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此体系能对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