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钢桥面铺装材料模量参数,针对目前试验方法不能真实反映钢桥面铺装受力特点的问题,采用复合梁五点加载试验模型,建立了钢桥面铺装材料弯拉模量解析公式法,并与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和高弹改性沥青SMA10两种典型铺装材料,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逐级加载试验,测试不同荷载作用下加载点的变形,采用解析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方法计算材料弯拉模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和加载力范围内,复合梁加载点变形与荷载大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在较低的温度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复合梁的变形明显小于高弹改性沥青SMA10复合梁,在较高温度下,二者相差不大。采用解析公式法确定的弯拉模量与数值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竖向位移达到同样值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弯拉模量差异率在4%以内。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不同温度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和高弹改性沥青SMA10的弯拉模量计算式,并提出了不同温度范围下弯拉模量的取值范围。论文提出的解析公式方法可根据实际荷载条件及变形量,较为简捷地计算铺装材料的弯拉模量,这对指导钢桥面铺装设计及力学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模量不同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能够准确得到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模量,通过弯拉劲度模量试验、劈裂劲度模量试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以及FWD反算模量等4种不同测试方法,得到了各测试方法对应的模量值及其发展规律,并对沥青混合料的不同模量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动态模量最大,其次为弯拉、劈裂模量,反算模量最小。模量值与试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影响模量的试验因素主要有温度和试验加载的频率。温度越高,模量越低;频率越高,模量越大。  相似文献   

3.
锰酸锂动力电池寿命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用锰酸锂电池为对象,通过电池的实际运行环境和电池容量衰退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充放电倍率应力、温度应力和放电深度应力3方面进行与实际运行环境等效的应力条件下的电池寿命测试。利用拟合的衰退数据得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寿命模型参数,利用线性累积法简化了电池容量衰退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同实际应用场合的电池寿命测试方法。与模拟混合四季温度的电池寿命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简化模型的有效性,它有效缩短了电池寿命测试周期。  相似文献   

4.
以1辆LPG出租车为研究对象,研究PEMS排放测试与VMAS排放测试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在转鼓试验台上按IG195简易瞬态工况运行,分别采用VMAS与PEMS排放测试系统进行CO,HC与NOx排放测试.对排放速率、排放因子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测试方法下对应工况排放值的变化趋势相同;两者测试原理不同,PEMS测得...  相似文献   

5.
利用CRT NU-14气动伺服材料试验仪对AC-13、AC-16及AC-20等3种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研究不同试验温度和不同应力水平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变化规律;在流变学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重复间歇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力学模型,并通过数据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材料永久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以及温度的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三轴重复荷载试验环境中,材料永久变形呈现明显三阶段变化规律;偏应力水平及温度升高均会导致材料变形发展速率的增大;高温短时间与低温长时间的永久变形等效性证明了三轴动态重复加载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流动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是合适的;"永久变形-作用次数-应力"三维曲面具有较好的精度,能直观全面反映沥青混凝土材料高温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6.
柴油车烟度排放测试方法与检测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在用柴油车采用的加载减速烟度测试法、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测试法及自由加速滤纸式烟度测试法等3种烟度排放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测试了66台在用柴油车在这3种不同的测试方法下的烟度值,分析了不同的测试方法与排气烟度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详细说明电源分配全负荷测试的测试方法原理图和测试流程,全面介绍测试中需要的仪器设备,举例说明测试矩阵的组成,测试数据记录文件的要求和内容,并例举了测试结果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汽车点火线圈的测试标准及测试方法中,对测试条件及需要测量的性能参数的实际物理意义尚没有完整而详细的论述。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基于点火线圈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分析点火线圈的性能参数与测试条件的实际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测试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用电装备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军用移动电站输出电能的瞬态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最新的相关国家标准中的指标体系及试验方法的规定,提出用新的试验方法测试军用电站的瞬态电压性能,并针对非同步采样条件下的电压有效值测试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结合试验方法对瞬态电压值的测试流程进行了说明。经试验验证,改进后的测试方法可满足军用移动电站的瞬态性能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氙灯测试作为一种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在高分子材料的测试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旋转鼓式和平板式两类老化测试设备。在这两类氙灯试验箱中,所有被测样品的测试条件是否一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氙灯试验箱——旋转鼓式氙灯试验箱和更先进的平板式氙灯试验箱是如何达到均匀的测试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李卫勇  陈长海  张雷 《中外公路》2019,39(5):276-280
该文对一种新型黏弹性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尺寸规格的新型黏弹性体进行正弦波和地震作用的加载,研究该材料的尺寸相关性。通过对新型黏弹性体进行不同应变幅值、不同加载频率、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该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剪切模量、等效阻尼比等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该材料进行了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黏弹性材料具有极强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剪切变形能力,该材料在200%剪应变下等效阻尼比可达40%以上,在400%剪应变下力学性能仍保持稳定。该新型黏弹性材料不具备尺寸相关性,其力学性能与应变幅值明显相关、与加载频率相关性不大、与温度相关性较小。该材料抗老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地震波技术是一种以弹性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征为途径获取了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其可以作为获取沥青路面结构各层模量和厚度的无损测试方法,为路面力学计算以及施工验收提供依据.从地震波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其在路面测试中的应用范围,并讨论其在温度条件下的局限性,为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出租车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方法对城市出租车在稳态ASM测试工况、IG195瞬态测试工况、双怠速以及怠速测试工况4种工况下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排放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车龄与排放的关系及发动机供油方式与排放的关系,研究排放因子与车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品设计和热负荷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小型风冷柴油机受热零件温度测试的必要性。介绍了常用测试方法,测点布置以及测试工况的选择,详细介绍了直喷式、涡流室式、预燃室式等若干机型的活塞、气缸盖及气缸套的温度结果,并对测试结果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弯沉测量结果上的差异,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2种弯沉测试方法为例,分析了板角弯沉测试时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引入了测点偏移影响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允许偏移范围内实测弯沉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影响非常显著;测点向板内侧偏移时,2种测试方法均可引入测点纵向和横向偏移影响系数用来修正实测弯沉值,影响系数与荷载向板内移动的距离以及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有关。因此,可以将测点偏移情况下的弯沉测试值转换为标准测点位置的弯沉值,方便了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拓展了弯沉测试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弯沉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4)
为探究温度和含盐量对水泥稳定材料拱胀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通过变形试验和导热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及含盐量条件下的变形量及导热系数值。分析得出:含盐量一定时,随着温度变化,变形分3个阶段。当温度从-10℃上升到0℃阶段,试件收缩变形,含盐量越高收缩变形越明显;0℃到10℃阶段,试件开始膨胀,但发展缓慢;10℃到30℃阶段膨胀变形发展比较快。含盐量对水泥稳定材料变形量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试件的变形明显增加。当含盐量大于0.4%时,含盐量对水泥稳定材料试件的变形影响显著。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含盐量的增大,水泥稳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呈增大趋势。此外,分析了含盐量对膨胀影响的微观原因,SEM图像显示:Na2SO4·10H2O结晶分布随着含盐量的变大不断密集。晶体的增加是导致变形增加和导热系数增加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凡  申爱琴 《公路》2007,(10):184-189
通过对半刚性材料干燥收缩机理和现常用测试方法优缺点分析,设计了新的更能模拟工程实际的测试仪器,用该仪器进行了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不同细集料级配、不同结合料配比的干燥收缩试验,揭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并提出减少干燥收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机作为通信和指令控制的上位机,组建了一套进排气系统多点压力、温度的自动采集和记录测试系统。使用该测试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进排气组件进行了匹配性研究,经过系统的压力、温度对比试验,针对具体一款发动机找到最佳的进排气组件,有效地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同时该测试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发动机匹配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客观、量化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进行车身振动特性分析时,不同的模态测试方法是否对测试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的试验对象应用哪种试验方法会更加行之有效,这些问题目前尚没有定论。以试验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某指定车型白车身依次进行SIMO和MIMO测试系统条件下的试验模态分析,获得并分析比对两次试验结果,研究两种测试方法下获得的试验结果差异,从而为以后针对不同的试验对象确定更好的模态试验方法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0.
1 背景 在1989年以前,汽车行业没有一个专门的氙灯加速老化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1989年,汽车工程学会(SAE)发布了J1960"水冷式氙灯汽车外饰件加速暴露测试"和SAE J1885"水冷式氙灯汽车内饰件加速暴露测试"两项汽车材料耐候性测试标准.当时,SAE J1960和J1885有利于汽车制造商统一测试条件.但是,这些老化测试标准基于特定型号的设备构造,指定了某生产商的两种型号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