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收缩徐变是导致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变形的重要因素,现有桥梁长期变形分析中通常采用CEB-FIP 90模型,计算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为减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变形的计算误差,以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对该桥相同配比的高强混凝土进行了标准徐变试验,将实测数据拟合得到指数型收缩徐变模型,并根据该桥混凝土构件实际尺寸效应、湿度效应、钢筋配筋率和持荷年限对徐变系数进行修正。由此计算得到该桥的长期变形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指数型收缩徐变模型比现有徐变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徐变系数计算模式和增量递推法分析混凝土桥梁的徐变效应;用位移法分析结构的徐变,编制程序,计算了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型的黄山太平湖大桥在施工过程中、成桥状态及运营状态的徐变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徐变统一计算理论和杆件有限元的知识,对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起拱度进行计算,并探讨了混凝土徐变系数的变化对该桥起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与应力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梁体应力水平越高,其跨中长期变形与现行规范计算值间的差异越大。针对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性能的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等,进行试验研究,对现行规范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性能计算的方式进行验证,并采用徐变系数?(t,t_0)的修正系数λ对其加以适当的修正。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考虑修正系数后的理论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变形和长期应力,进而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混凝土桥梁时变效应耦合作用研究,并分析徐变耦合作用的相关特征,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桥梁设计中需要对温度、徐变等相应的耦合影响加以探讨,在温度和徐变效应形成了具体的参数,并且对整个模型加以修改和完善,在系数中增加温度,得到相应的温度和徐变耦合计算公式,并明确出结论,对耦合公式加以完善,让整个结算结果更加正确科学。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桁架T构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桥梁结构形式,该文基于目前最典型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收缩徐变预测模型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桁架T构桥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在现行规范收缩徐变预测模型背景下,通过改变影响收缩徐变的参数,研究在不同参数下的收缩徐变效应。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收缩徐变对该类桥型的影响机理,从而为其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嵌入式空间预应力混凝土实体组合单元的概念。综合考虑预应力效应、徐变效应、温度荷载等影响因素,从桥梁空间应力状态的精细化分析着手,对东莞市石龙镇二桥的开裂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现阶段桥梁设计方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代伟  钟建国 《公路》2008,(2):197-201
通过在施工现场按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按桥梁的施工工艺制作预应力连续刚构、预应力简支梁模型和混凝土收缩试验构件,研究了当地高温、高湿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系数和混凝土收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栗子坪大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其进行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超方、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刚度损失等因素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中长期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超方和桥面铺装施工误差导致的自重增加均可引起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后者超重使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更大;预应力损失对桥梁跨中长期下挠影响非常显著,其中顶板束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其次是腹板束,底板束影响最小;桥梁跨中长期挠度与终极徐变系数、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梁体刚度降低使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较多,且早期刚度的降低对桥梁跨中挠度增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大跨度桥梁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将会导致主梁的下挠度增大、应力发生重分布、预应力产生损失,对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Midas/Civil201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矮塔斜拉桥建立模型,采用预测模型分析了在成桥状态下收缩徐变效应对主梁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及预应力损失.同时,总结了针对大跨度矮塔斜拉桥减小收缩徐变效应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于梁板组合的斜T型梁桥的计算方法,从计算理论上可分为板理论和梁理论两大类,从计算方法上可归纳为梁格法和各向异性板法。而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未能把梁和板所受的力区分开,这就给梁和板的配筋计算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文章从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入手,考虑了梁和板的组合作用,推导出了板作为平面壳体单元的单刚阵,主梁和横梁以板中面作为弯曲中性轴的梁单元单刚阵,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依此思路研制了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一些实验模型桥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用有限元一无界元的方法计算地下结构——土耦合体系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在地下结构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它可以与土体的弹塑性模型相衔接,能合理地反映接触面及其邻近区域剪切破坏带中的变形性状。  相似文献   

13.
王光辉  宋妍 《隧道建设》2010,30(4):385-387
广州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拉合试验包含短管节拉移、GINA止水带压缩及短管节顶推3个阶段,通过拉合试验测试出短管节底部摩擦力的大小及GINA止水带实际压缩情况,为拉合施工提供详实的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短管节移动过程中的实际摩擦力远大于按常规摩擦系数计算出的摩擦力,短管节底部摩擦力的存在会造成GINA止水带实际压缩量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娄奕红  罗旗帜 《公路》2002,(12):51-54
提出了用有限元-无界元耦合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时地表沉陷变形分析,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在挡土结构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它可以与土体的弹塑性模型相衔接,能合理地反映接触面及其邻近区域剪切破坏带中的变形性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傅耀民 《汽车工程》1993,15(1):34-41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复合式悬架车桥的计算模型,经试验验证后,用于车桥横梁的应力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对应于几种主要的载荷工况,得到了车桥横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归纳了横梁的强度控制工况和截面。  相似文献   

16.
砂浆锚杆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砂浆锚杆有限元模拟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在深入探讨砂浆锚杆的力学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锚杆、砂浆以及接触面的新型复合锚杆单元,该单元不仅能反映锚杆的轴向受力作用,还能反映锚杆的抗弯以及锚杆与岩体接触面的剪切滑移效应,并利用有限元基本理论,推导了新型复合锚杆单元刚度矩阵及相关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模型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设计师对摩托车外观设计也越来越重视了。由Randall Marin设计的一款名为“Triclo”的概念三轮摩托车,结合当前流行趋势、有机形式的设计,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的视觉外观享受,很适用于未来拥挤的城市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重型汽车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建立了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振动的计算模式。在分析中,汽车采用2轴模型,桥梁结构模拟为梁单元,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实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在重型汽车作用下的动力冲击效应进行了计算,并与轻型汽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力冲击系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弹性元件对奥迪轿车前悬架力学特性及顺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欣  林逸 《汽车工程》1995,17(3):157-163,168
本文分析了奥迪100轿车前悬架的结构特点,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结构力学方法建立了设及导向构件和橡胶铰链弹性变形的悬架多体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这两类变形元件对悬架力学特性和汽车顺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轮胎有限元分析结果校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惠丰  姚伟  杜星文 《汽车工程》2002,24(2):122-125
本文简单介绍了轮胎专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系统,分析产生计算和试验误差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轮胎进行计算分析,利用部分计算结果与结果进行对比,部分与文献结果相比较,得到了定量和定性的一致,证明该轮胎专用有限元分析系统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