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阻燃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降低其对性能的影响至最小化,选择纳米阻燃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新型纳米阻燃沥青。通过沥青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沥青氧指数试验确定了阻燃沥青的最佳掺量7%;随后借用扫描电镜及热分析试验仪器对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改性特征进行表征。电镜结果表明,对非表面改性阻燃材料与表面改性阻燃沥青的微观结构对比发现经过表面改性的阻燃剂具有更佳的分散特性。而基于SBS改性沥青及其阻燃沥青的热重分析可知,添加阻燃剂可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添加阻燃剂后的改性沥青成碳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阻燃剂有助于沥青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炭层,阻碍氧气输入及外界能量的进入,隔断气体挥发物的逸出,实现阻燃及抑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直接拉拔试验对三种粘层油(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热沥青)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25℃下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以及普通热沥青作为粘层油,其最佳用量分别是0.40,0.45,0.30 kg/m~2;粘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最佳用量不同,高温下确定的最佳用量比常温下要小。结合唐津高速公路现场抗拔试验验证,最终确定唐津高速公路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材料,其最佳用量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10):296-301
采用酞酸酯偶联剂对自制复合阻燃改性剂BPN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新型复合阻燃剂BPN-Ti,并通过测试不同用量下温拌阻燃沥青的氧指数、烟密度及低温延度,确定了BPN-Ti的合理用量;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温拌阻燃改性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贮存稳定性及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N-Ti的合理掺量为沥青的6.0%,BPN-Ti的加入引起温拌阻燃沥青的低温延度和弹性回复下降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温拌阻燃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和贮存稳定性;表面改性工艺对阻燃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及热稳定性并无实质作用,但可有效改善复合阻燃剂BPN与沥青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并由此显著改善了BPN-Ti的贮存稳定性、低温延度及其他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彩色沥青混凝土集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彩色沥青胶结料与集料的相容性,增强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揭示其增强机理。硅烷偶联剂通过水解反应形成硅醇,然后与集料表面的羟基作用形成偶联层,有效提高了彩色沥青胶结料与石料的界面作用力。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彩色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RAP表面的老化沥青采用三氯乙烯进行分层剥离分析,通过接触角的测试对RAP表面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以Ca(OH)2,硅烷偶联剂改性Ca(OH)2两种物质对沥青表面进行改性来研究乳化沥青在老化沥青表面的粘附性;在后续的研究中针对RAP采用三氯乙烯,Ca(OH)2浆液以及硅烷偶联剂改性Ca(OH)2浆液30℃下浸泡30min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通过粘附性测试、马歇尔实验及劈裂试验研究RAP表面处理对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乳化沥青在老化沥青表面的接触角,增加粘附性;制备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组分分析和差热分析等微观技术手段,研究了橡胶沥青混溶体系构成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表面凹凸程度与橡胶粉细度有关,与胶粉来源和发育溶胀反应时间无关;胶粉越粗,橡胶粉改性沥青表面凹凸程度越明显.橡胶粉与沥青高温下发生传质过程,同时部分胶粉降解,使沥青中橡胶烃和不饱和双键增加.道路石油沥青与橡胶沥青在-20~0℃低温区间和60~120℃高温区间,内部没有明显聚集态变化和玻璃化转变;而在0~60℃常温区间内聚集态变化和玻璃化转变明显,改性前后沥青温度敏感性相近;且胶粉越粗玻璃态转变越难,橡胶沥青吸热峰峰值温度越高,吸热峰热量值越大.相同目数下货车轮胎胶粉吸热峰热量值略高于小车轮胎胶粉.另外,对沥青改性效果起主要影响的是胶种种类,而不是橡胶烃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白改黑"复合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试件进行直接剪切试验。采用剪切强度作为层间剪切性能的评价指标,对层间抗剪切性能随下面层粗糙度、粘层油用量、粘层油种类、环氧用量、温度和浸水条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水泥路面的粗糙度可以有效提高层间抗剪强度;合理的粘层油用量有利于提高"白改黑"层间抗剪切强度,当超过最佳用量后,复合试件层间的抗剪切强度逐渐减小;粘层油性能由好到次为:环氧改性乳化沥青A环氧改性乳化沥青BSBS改性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A普通乳化沥青B;相比而言,较低环氧用量表现出较优的剪切强度和变形能力,最优环氧用量为8%;复合层间抗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添加环氧后,"白加黑"层间抗剪切性能的水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沥青与石料及水泥砂浆界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涂覆到水泥砂浆界面,再以乳化沥青和普通沥青连接试件,其抗折强度有所提高,其中涂覆浓度为0.6%的硅烷偶联剂抗折强度时可提高20%;方解石和花岗岩石料浸泡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后与沥青的粘附级数提高,其中花岗岩石料更为明显;硅烷偶联剂改性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优于对比普通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冷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过程中的纸迹试验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使其定量化的试验思路:研究纸迹试验前后白纸质量的增加量与最佳沥青用量的相关性.结合试验结果和前人总结出的可以计算冷补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可以计算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够较为合理地估计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当量脆点为考核指标,分析了基质沥青种类、阻燃剂种类和用量对考核指标的影响顺序。结果表明,阻燃剂对考核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影响,且不同阻燃剂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基质沥青结合料的种类、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依次为影响结合料温度敏感性和高温性能的主次因素;但阻燃剂种类对低温性能的影响超过了沥青的种类的影响。阻燃剂种类和用量相比,前者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当考虑到阻燃剂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时,应首先考虑其种类,其次才是掺量。  相似文献   

11.
刘红刚 《公路》2012,(8):180-184
代建制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中以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目前这种体制的代建报酬在各省市呈发散式的发展模式,不利于项目代建制长远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实施,导致在同一种体制下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加之该体制的现状服务报酬偏低,打击代建单位的积极性,不利于取费标准的统一,造成代建制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代建制服务报酬的国内现状,解析项目代建报酬现状发散模型,揭露代建费报酬结构与项目资金结构链模型的多元模糊关系,将代建报酬与项目资金结构链模型统一标准化。通过建立和分析代建服务报酬结构模型,论证取费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并引导代建费取费标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尽早实现国内取费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新旧混融沥青中再生剂与温拌剂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在两种比例的新旧混融沥青中单独和同时掺入一种再生剂及温拌剂,借助沥青的针入度试验、软化点实验、延度试验和135℃的动力黏度试验,对再生剂与温拌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作用下,FBK再生剂和Evotherm3G温拌剂均降低了新旧混融沥青的软化点和135℃的动力黏度,而在协同作用下发现,5%的再生剂与0.6%温拌剂搭配下的混融沥青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对再生剂及温拌剂对旧沥青转移规律的影响试验研究,并采用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析漏试验对比了旧料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再生剂后旧沥青向新集料的转移量增大,同时温拌剂和再生剂共同加入后也使得旧沥青转移量增大明显;加入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度、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但其析漏损失较大,后续研究时,可加入纤维对其改良。  相似文献   

14.
基于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ITS下的出行者信息服务领域中,出行者对出行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问题,采用决策树方法来获取用户对信息的个性需求,利用Agent技术建立信息服务终端模型,并定义各组件的功能。此外,还在出行终端的基础上,提出以移动处理为指导思想的ITS信息服务网络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非亚硝酸盐型水基防锈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不含亚硝酸盐的水基防锈剂,并达到了亚硝酸盐型水基防锈剂的技术性能水平。该防锈剂可替代亚硝酸盐型防锈剂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待业显色金属工序间,铸件毛坯防锈及半年左右的封存防锈。  相似文献   

16.
沥青再生剂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SHRP胶结料试验方法,评价了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沥青再生的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等比较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结合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项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沥青再生剂可以将老化沥青再生至新鲜沥青性能水平,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SHRP PG64-22要求。同时再生剂可以综合提高和改善老化沥青铣刨料的路用性能,与单纯掺加新鲜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方式相比,掺加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混合料体系更加均匀,各项性能指标明显改善。与传统的铣刨、加铺方式相比,现场热再生可以节约39.7%的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在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万福  王宝坤 《公路》2001,(3):43-44
高速公路绿化成功与否,水是关键因素,保水剂技术可基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它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优点,并能取得较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东线工程绿化应用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马广文 《上海公路》2012,(3):57-59,14
LY温拌剂是一种使用多种废旧材料复合而成的温拌添加剂。通过对LY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及比较,结果表明:添加该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对应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9.
Agent技术在智能交通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目前交通问题及交通系统发展的现状,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Agent技术应用于交通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探讨了各个交通元素Agent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协调合作关系,讨论了模糊控制技术在交通决策中的应用,最后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DCOM式智能体的交通控制系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提出了一种智能体的实现方式——DCOM式智能体,并将其应用到交通控制中。针对交通控制中的集中指挥、分级管理和动态变化等特点,将DCOM分布组件技术和智能体技术结合起来。以DCOM式智能体管理交叉口信号、设定道路服务水平,并对堵塞道路选取替换路径,再通过“协作智能体”维护智能体间的通信,从而实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交通控制系统。研究表明,此交通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交通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