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三峡枢纽的建成,上游库区航道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量快速增多,船闸通过能力和过闸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峡通航成为制约长江航运进一步发展的节点。从船闸快速检修技术、船闸运行组织、升船机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技术研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三峡、葛洲坝船闸、升船机通过能力,开创三峡通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熊宇 《中国水运》2000,(8):11-12
按三峡工程施工进度安排,2003年6月永久船闸通航.三峡永久船闸是当今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运行工况极其复杂的通航建筑物.凡事预则立,从现在起,应当以交通航运部门管理三峡船闸为前提,周密细致地做好通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滞航、断航损失.  相似文献   

3.
熊宇 《中国水运》2000,(5):10-11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建立科学高效的通航管理体制是充分发挥三峡枢纽航运效益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通航管理体制,最大特点是实行专业化管理以及"以电养闸".  相似文献   

4.
三峡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河段是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中上游水域的咽喉要道,其间的三峡、葛洲坝船闸及升船机更是畅通物流的关键节点,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三峡通航管理至关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三峡通航局将充分发挥综合管理优势,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三峡枢纽航运效益,全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5.
董元胜 《中国水运》2005,(10):34-35
库区化学品船标准船型设计理念 三峡成库后,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运条件和通航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庆至丰都为自然航道;丰都至三峡大坝为库区航道;三峡和葛洲坝枢纽之间为二坝间航道;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为坝下航道.而中游荆江段将成为枯水期主要碍航段之一.航行于重庆至长江口的库区标准船舶将受到众多通航建筑物的限制,除近40座大桥外,主要是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11,(4):19-19
1998年,为更好地服务三峡工程,强化三峡和葛洲坝两坝枢纽水域管理,确保施工期航运安全,原交通部撤销葛洲坝船闸管理局和三峡工程现场航运指挥部,对长江航务管理局在宜昌三峡的各专业机构和站点进行了整合,组建了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作为交通运输部设在长江干线三峡河段航运行政管理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7.
张义军 《中国水运》2011,(11):18-19
随着三峡工程运用蓄水位从139米逐步提高到175米,在航道条件不断改善,过闸货运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因发生大风、大雾恶劣气况因素造成船闸被迫停航的情况不断增加,须积极探索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建议,以尽量降低对三峡河段通航管理工作的影响。三峡河段横亘着三峡、葛洲坝两座世界级大型水利枢纽,三峡船闸、葛洲坝船闸是长江东西部物流运输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8.
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是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从实施货物翻坝转运、优化船闸设施和水库调度等方面模拟计算施工期葛洲坝船闸货运通过量,探讨缓解施工期船舶过闸压力的可行性通航保障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翻坝转运能降低约5.2%的船舶过闸需求;通过优化设置葛洲坝一号闸上游靠船设施和优化枯水期及洪水期三峡库区下泄流量,能够增加三峡—葛洲坝枢纽约5%的货运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涛 《中国水运》2000,(11):26-28
三峡永久船闸是世界上闸室和阀门数量最多、运行情况最复杂的船闸工程,是永久通航初期船舶通过三峡大坝的唯一通道.确保船闸初期阶段可靠运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设备故障规律和葛洲坝船闸、三峡临时船闸的运行实践,对可能影响永久船闸初期正常运行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基于船闸自身可靠性、运行管理高效性和服务对象畅通性等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三峡船闸通航状态是指三峡船闸在自身设备可靠性、管理调度和外界环境影响下,对航运产生影响作用的船闸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驾驶台资源管理与船舶的航行安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健 《中国航海》2006,(1):42-45
现代船舶的管理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而从事船舶管理的人员参加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途径。结合船长工作实践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各类文件,就如何运用“驾驶台资源管理”中现代船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改进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航行安全工作提出一些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航安全管理规划是通航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港口重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通航安全管理规划组织机构的整体分析,提出了通航安全管理规划的总体设计,着重介绍通航安全管理规划的方法论:船长-基于风险设计的船舶-通航基础设施环境-集成管理-复杂性五要素。从分析通航安全管理规划的流程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规划的复杂性研究框架。期望将通航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解决多变、复杂的通航交通安全问题提供高层次的理论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介绍海南省港航管理局航标维护管理工作与工作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海事公告     
《中国船检》2003,(8):44-46
  相似文献   

15.
薛建军 《中国水运》2002,(10):37-38
船员是船舶营运中最能动的因素,其素质和行为直接关系到船舶安全.在水上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船员因素已上升为水上交通事故的首要因素.据国际海事界权威统计,船员因素导致船舶事故比例为:搁浅90%,火灾爆炸70%,碰撞96%,触损70%.对长江1995-1999年事故原因调查显示,75.3%都归结为人为因素.2001年江苏海事局辖区所查处的3 103起海事违法案件中,有2 496起是由于船员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高所致,占事故总数的80%.因此,加强船员管理、完善船员管理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烟台航标处研发的航标运行信息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以及在航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在航道维护工作中的作用,展望了该系统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在改革长江三峡通航管理体制过程中,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其大胆改革,组三峡河段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通航管理机构;做好稳定工作,保障改革成果,以及他们坚持发展方向,提高三峡通航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风险预测及管理是国示航8标界近年来颇为关注的话题。如何在航标管理中引入风险的概念,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来达到航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合理平衡是我们中国航标界人员应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以往在航标技术改造中的一些经验,论述了航标技术改造的风险类型,以及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航标设置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分析福建沿海航标设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建立协调有序、经济便捷、安全可靠的航标助航体系,加强航标设置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