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在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对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锚板的几何尺寸、锚夹具的硬度、钢绞线等对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及中心试验室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碳纤维筋夹片式锚具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将碳纤维(CFRP)筋应用于桥梁工程,研制了CFRP筋夹片式锚具,它由锚杯、4片夹片和金属套管组成.对不同齿距的夹片、不同材质和壁厚的套管以及不同的预紧力进行了正交试验,以考察不同参数对CFRP筋夹片式锚具综合锚固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锚固强度和直径更大的CFRP筋对该夹片式锚具进行了检验.试验表明:夹片齿距、套管厚度和预紧力均对锚固性能有较大影响,铝套管锚具的性能远优于铜套管锚具;预紧力为100 kN,铝套管厚度为0.8 mm,夹片齿距为10 mm时,夹片式锚具的综合锚固性能最好,锚固效率达95.5%.该夹片式锚具至少能用于直径9 mm,抗拉强度 2 500 MPa的CFRP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量夹片式自锚锚具试验和工程事例所得出,影响夹片式自锚锚具静载锚固组合性能综合因素,不仅与锚具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且还与钢绞线的极限抗拉强度及表面硬度有关,可以认为,锚具和钢绞线是影响夹片式自锚锚具静载锚固组合性能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锚具在张拉过程中滑丝现象的机理与结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夹片锚在张拉过程中锚环与夹片应力情况,通过静载试验的方法,同各级另载时锚环、夹片的应变值,各阶段的应变状况,从而分析在载荷状态下锚环与夹片的相互作用,表明在实际张拉条件下整个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现场张拉过程中滑丝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夹片锚结构改进意见,经过改进后的锚具在现场施工中锚固可靠、夹持力大、自锁能力强、对钢绞线损伤小,适用于各种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矮箱梁端部的可靠锚固,进行了钢铰线机械性能试验,回缩值试验、锚圈口摩阻试验和XM15-1锚具预应力筋组装件静载试验,以取得的参数和数据指导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矮箱梁试验桥施工。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下)承式拱桥吊杆越来越多的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群锚锚固体系。从预应力群锚锚固原理分析,预应力群锚锚具在非预应力结构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是采取工艺措施,以防止锚具尖劈效应失效的滑锚和吊杆振动发生弹性闪动而产生的退锚。  相似文献   

7.
影响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的综合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的因素不仅与锚具本身质量有关,而且与钢铰线的质量和力学性能有关。锚具本身的质量固然重要,但由于钢铰线的极限强度居高不下,对锚具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制约钢绞线的强度和提高钢绞线的产品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王存江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7):137-137,139
目前采用粘贴碳布加固桥梁已非常普遍,但用预应力碳布加固桥梁却很少,主要原因是碳布的锚固非常困难。先期研制的楔形锚与钢绞线的XM锚相似,张拉时很容易被拉断或脱出。所以提出了改进型的楔块锚具,可以使CFRP达到极限强度而不被拔脱。  相似文献   

9.
锚固性能结果除了受锚具自身质量的影响,试验所用钢绞线、试验前样品的处理、组装件安装、试验加载控制以及试验设备等等均有影响,稍有不慎试验失败,甚至出现对锚具性能造成误判。通过多年的工作,对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采用拉脱法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受力时, 张拉力荷载测试曲线突变段和夹片咬合力的关系, 在夹片脱开时, 采用电阻式压力传感器高频采集技术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具下方和锚具外侧钢绞线的受力, 共测试了20个样本; 设计了夹片咬合力测试方案, 共测试了326个样本, 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建立了考虑张拉力的夹片咬合力计算公式; 通过37个样本的验证性测试, 研究了咬合力修正结果的测试精度; 在实际工程中检测了257个样本, 并将实测结果与提出的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当钢绞线伸长超过4.5 mm时, 夹片会脱离原有咬痕, 而实际测试中夹片脱开时会及时停止张拉, 因此, 拉脱法测试不会改变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 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夹片安装时, 若夹片与锚杯锥孔不完全贴合, 会使夹片在横向产生较大的弹性挤压力, 形成附加摩擦力, 该摩擦力需要在夹片退出至与锚杯分开时才能完全消失, 此时锚外张拉力变化不明显, 因此, 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中峰值拉力后的下降段斜率存在离散性, 与夹片安装精度有关; 拉脱法测试中夹片与锚杯的咬合力由锚下和锚外瞬态内力重分布累加组成, 提出的夹片咬合力计算公式能剔除由夹片与锚杯间咬合力产生的测试误差, 可使测试精度提高6.78%;实际工程现场实测夹片咬合力大于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突变段, 因此, 采用拉脱法检测预应力钢绞线时, 锚下有效预应力为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峰值与咬合力的差值。   相似文献   

11.
戴征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8,19(6):98-103,108
从φ7锥塞锚构造,性能及工艺要求出发,对其在锚固系统工作过程中的特性博览地一系列理论分析,并对一些参数,结构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舍 《交通标准化》2004,(10):33-35
针对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30m跨T梁,通过锚具回缩量的施工实测,并根据锚固损失的理论计算,提出采用一端张拉优于两端张拉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预立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很多.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各种不同型式的桥梁很多,随之出现的质量事故和裂缝病害也不断增多。本文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硅早期强度、预留孔道质重,超长束一端张拉工艺、扁锚的应用.夹片式锚具的尺寸和夹片长度无序减小而影响锚具质量等问题,通过众多事故处理,作者做了大量调查和分析,对施工中发生的若干预应力技术提出了质质疑。  相似文献   

14.
对公路桥梁锚固体系进行了概述,同时从摩擦系数、锚合角度以及接触高度方面探讨了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安全性能影响参数,并研究了锚固体系中锚板参数设计,从锚板外观质量控制、硬度控制以及性能控制方面提出了锚板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确保锚固体系的锚固性能,推动我国公路桥梁锚固体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受力构件,冷铸锚是斜拉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斜拉索钢丝强度级别的提高,需要与之匹配的冷铸锚具和冷铸填料,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介绍了冷铸锚具的材料选择、优化设计、制造过程以及防护方式。制作了一组试验索,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及静载试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要求,冷铸锚固性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扁平钢箱梁斜拉桥拉索梁端新式锚固结构的疲劳性能,根据锚拉板与主梁的不同连接方式,分析、比较了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和锚拉板与箱梁顶板连接时不同的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的锚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确定锚固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的重点部位;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足尺模型对拉索梁端锚固区进行了疲劳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疲劳试验结果,对桥梁设计寿命期内新式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连接焊缝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索梁端锚固结构板件间连接焊缝的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焊接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提高了构造细节的疲劳等级,改善了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长春大街——惠工路高架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固定端P型锚具挤压工艺流程,挤压的技术要点,选择锚固头拉力试验点,并对试验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连续刚构桥锚固区局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便于箱梁腹板预应力筋及锚具的布置,结合虎跳门连续刚构桥的方案设计,对特征节段模型、子区域模型和试验模型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锚下混凝土应力仅限制在很小范围内;在按实桥设计的大吨位预加力作用下,没有导致混凝土主应力过大和失效;锚固区混凝土局部应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跨径 35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和锚固情况 ,对张锚后夹片外露不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在施工后 ,所有主梁均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夹片式锚固体系锥角的有限元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单孔锚具参数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锥角对锚具力学特性———应力分布和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确定最佳锥角度数的新途径———有限元参数化设计.研究表明,当锥角小于某值时,较大的锥角能明显减小锚具变形;对于单孔锚具,合理的锥角介于6.5°~7.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