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城市TOD发展模式的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铭  李旭宏  吕慎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00-104,110
以组团式结构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TOD发展模式下客运换乘枢纽的布局规划方法。将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精密结合,在枢纽导向型的规划理念下,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建模的两步式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给出了枢纽的选址模型及算法。该方法在天津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适合中国城市的TOD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D是一种通过对公共交通站点附近的土地高强度综合开发利用而实现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的开发模式。在简要介绍TOD概念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TOD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案例指出了当前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等3个层次以点带面地提出TOD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并着重从微观层面给出了对规划有指导意义的土地混合利用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
适合中国城市的TOD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化普  赵晶 《公路工程》2008,33(6):64-68
TOD是一种通过对公共交通站点附近的土地高强度综合开发利用而实现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的开发模式。在简要介绍TOD概念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TOD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案例指出了当前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等3个层次以点带面地提出TOD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并着重从微观层面给出了对规划有指导意义的土地混合利用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是铁路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设施也是铁路客运枢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在铁路客运枢纽内的空间布局和衔接研究,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布局和衔接的策略、形式,以实现铁路客运枢纽集约布置与衔接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公交换乘枢纽换乘量的生成特点和影响交通换乘量的主要组成因素,研究发现交通换乘量具有“小样本、贫信息”的灰色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软计算的换乘需求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灰色系统原理建立灰色神经网络系统预测模型,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性能,提高系统预测的精度.以兰州市市区公共交通枢纽规划为例,结合实际的道路交通调查数据,运用该方法对提出的交通枢纽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改善预测精度;运用GA-GNN模型求解道路交通中的非线性问题对提高决策水平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物园公交枢纽实际运营效果及其对周边交通状况的相关影响,从规划思路、位置环境、建筑结构、流线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着重指出枢纽内部换乘客流组织、外部车辆流线组织以及客流引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武汉铁路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地处国家铁路网的"天元"位置,是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文中对武汉铁路枢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枢纽总图规划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8.
陇南公交枢纽总站工程地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新区,属于灾后恢复重建中央基金项目,是陇南市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陇南公交枢纽总站方案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标准,发展预测、建设规模、总图布置、设计流程等,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9.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正在成为一种被推崇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北京市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吻合.本文分析国际城市实施TOD在规划审批、建设及运营阶段的保障政策机制,结合中外实施TOD背景及目的差异性,界定北京市TOD内涵,研究国外保障政策在北京的适用性及北京实施存在的障碍,以期为北京市制定TOD保障政策提供建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外交通枢纽是各种动、静态交通流的交汇点,也是出行者的换乘点,是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衔接的窗口.枢纽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出行换乘效率,制约着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从而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从枢纽使用者出发,研究枢纽出行模式和机理,从交通需求的角度研究枢纽布局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大型对外客运枢纽布局的设计原则、基本布局模式和关键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金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85-87,90,381
公交枢纽一般结合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方式综合设置。通过公交枢纽可以有效地组织客流,方便乘客换乘各种交通模式,构成一体化交通网络。因此,枢纽合理分类、布局及相应规模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就公交枢纽分类、布局、规模问题进行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枢纽设计对提高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今后枢纽的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针对北京已建的8座枢纽,从枢纽整体运营、换乘大厅、标志设施三个方面开展满意度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关注要素、换乘设施、采光、商业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枢纽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枢纽设计应以实现交通功能为主导,有效减少换乘距离是设计中最需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系统介绍了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依婧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47-49,57,M0007
由于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和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城市地区对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整座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有必要对枢纽区域的产业规划布局开展研究。通过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研究枢纽周边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总结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规划布局的方法,并结合虹桥枢纽等实际案例,探讨枢纽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进行评析,阐述新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对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对交通运输部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研判中长期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规划、建设、资助、信息、评价等方面提出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娜  陈震  陈彬  吕涛  王甦菁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2):104-106,111
将Agent技术应用于交通枢纽仿真,以导入的AutoCAD枢纽模型文件和用户绘制的逻辑区作为仿真场景,智能体以逻辑设施节点的转向比例方式选择路径,结合社会力模型,模拟了行人在枢纽内的目标选择、行走、避让和排队行为,实现了行人智能体在枢纽内的自由行走,揭示出枢纽内客流瓶颈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描述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级节点布局优化问题,在保证重点枢纽城市建设的前提下,考虑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城市需求点总需求权距离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在枢纽城市节点的覆盖距离内,需求点和枢纽城市候选点对应关系为约束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级节点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ILOG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