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从国外交通设施管理研究的现状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市政多设施综合优化管理的概念模型和总体框架,并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给出了多设施综合优化管理的模型和软计算流程。最后,针对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的需求和各种单一管理系统应用现状,提出从GIS软件系统、网络级层面和项目级层面等三个方面将现有单一设施管理系统集成、改造为资产管理系统,以实现市政设施的全面管理和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公路交通资产系统的含义与资产管理过程,并指出开发交通资产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论述了公路交通设施信息准确高效获取、公路交通设施使用性能评估、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系统决策的实现过程,最后提出了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交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秀民  付军  严新平 《公路》2003,(12):88-92
介绍了交通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过程,以及国内外交通资产管理技术研究概况,同时指出了建立交通资产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交通资产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最后,指出了当前交通资产信息采集和资产管理技术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时代使得众多前沿技术与交通行业进行了深度融合,逐渐产生了更多形态的数字交通资产。立足元宇宙和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层面归纳分析元宇宙在数字交通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数字交通资产应当产权化、数字化、共享化的观点,并提出从最大化使用交通资产、市场化使用高精度地图、规划重塑元宇宙交通、化交通工具为数字资产、共享交通大脑等方面发展元宇宙交通影响的数字交通资产转型,助力数字交通建设和推动交通强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多设施资产优化管理是资产管理的核心部分。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中,普遍强调对单一设施进行管理,忽略了整个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整体性特征,导致多设施资产优化管理水平不高。现梳理国内外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设施资产管理和多设施资产管理决策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多设施资产优化管理决策技术的后续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进而更好地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文娟  赵伟 《中外公路》2011,31(1):253-258
在归纳总结国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道路资产管理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谈起,介绍了道路资产管理系统在各国的发展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道路资产管理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其系统的组成、总体架构及实施程序等,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现状,总结了影响系统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定的措施及建议以保证系统的执行,指出...  相似文献   

7.
顾汉霆 《公路交通技术》2012,(3):130-132,140
介绍高速公路资产分类及编码方法,将其用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系统"中,且与财务EAS金蝶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链接,以对实物资产、账务资产进行高效、高质管理。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地利用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的方法,对公路设施进行管理,确保交通资产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是当今交通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内容;然后通过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关于美国诸州实施交通资产管理的成果报告,对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介绍:大量应用数据信息技术及对已有交通设施进行资产评估,是确保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最后,针对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于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的出行延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高科技、高水平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改变城市交通混乱局面的目的。针对重庆市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交通现状和交通智能化水平,提出重庆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信息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道路交通为研究对象,从交通供需矛盾入手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对交通拥堵形成的根源进行剖析。通过对交通管理理论与安全保畅经验进行总结,以建设"十二五"、服务青奥会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出发点,从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路网时空资源以科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出适合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一些典型的车路协同系统逻辑与物理模型。在总结国内外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整体架构之后,提出新一代智慧高速系统的总体架构-IntelliWay,包括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分层模块化架构、基于变耦合程度的智能分级和基于事件驱动的数据分发机制。同时,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主流应用技术,总结车载高精度定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与车载总线、路侧设备优化、异构网络融合、网络负载均衡、网络信息安全、多传感器融合与协同感知、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自适应信息发布、车辆群体协同自动驾驶、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交通态势预测、车道级主动交通管理、组件式应用服务开发等驱动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特点提出未来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应用的实施建议;分析广播式交通信息服务、主动交通管理、伴随式信息服务、自动驾驶专用道、车辆队列协同驾驶等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智慧高速系统的测评方法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最后,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智慧高速系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  相似文献   

12.
交通状态评价方法能够为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可量化的实时路网信息,为动态引导交通流、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依据。受限于交通路网的时变性和评价过程的主观性,目前传统评价方法的精度时常无法满足需求。基于城市车路协同系统动态获取路网信息优势,提出一种利用车路信息融合的实时交通状态评价方法。首先,定义了一种网联汽车与路侧终端间的无线交互方式,并确定数据协议以保证实时车辆数据的准确性;其次,从实时数据中选取平均通过时间、平均停车次数、平均停怠时间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进行模糊综合,应用多算子对计算的一级评价结果构成二级交通状态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同时根据仿真和试验结果建立适用于各级道路参数的可变隶属度规则,从而融合动态车辆数据与静态路段参数,计算得出交通状态评价结果与评分;最后,由网联汽车、车载终端、路侧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搭建实际协同测试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所得到的路段实时交通状态评价得分与对应的交通状态变化趋势一致,能够准确体现城市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状态特点。该评价方法运用信息融合方法提高了交通状态评价结果的实时性与客观性,同时为车路协同技术应用于实时交通诱导,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资产价值评估是资产管理的核心。该文针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以道路技术状况评价和使用性能预测等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评估的重置成本法,且对上海市城市道路路面资产价值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在养护投资、全寿命费用分析,以及多设施综合优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环岛交通量不易观测,尤其是多进口道大型环岛获取各流向交通量存在困难.为此引入双约束重力模型,考虑环岛掉头交通量,根据少量调查数据求解环岛各流向交通量,为获取环岛交通量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结果验证合理可行,对于环岛交通量调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公共设施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投资的增加,使道路交通有进一步发展,但是,部分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仍重视道路机动车道功能优先,导致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的落后、投入较少或不合理规划,从而逐步显示出慢行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或一些障碍,难以营造出高品质的交通出行环境,无法展现城市活力与魅力。本文从慢行系统建设需求、建设必要性、现状情况等内容论述,提出一些精细化设计的思路,以满足当前道路交通高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瑛  刘国民 《中南公路工程》2012,(1):120-122,127
首先综述了公交优先仿真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基于对实际公交优先管理系统的解析,将公交优先仿真模型划分为交通管理系统背景模型、公交优先设施模型、公交线网模型、公交车特性行为模型、信息采集模型、通信系统模型、公交优先策略模型、公交优先信号模型等。由此进一步给出了仿真系统概念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仿真系统分解为路网交通状态模拟、信息采集、通信、公交调度中心、信号控制中心及本地控制机等模块,并定义了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信息交换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对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从交通供给(路网、公交、停车、交通管理)与交通需求(人口与用地功能分布、小汽车拥有量与使用率)两方面分析了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交通出行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结构完善、管理科学化、长效交通评估机制的建立等角度,提出对杭州市交通拥堵应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急功近利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都无助于交通拥堵的有效缓解,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才是最终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