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进行法译汉时,应当注意区分法语和汉语句法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翻译手段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将法语中过长的句子分解,译成适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公司广告的翻译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公司广告汉英翻译中的实用例句进行分析,从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论述了公司广告汉英翻译应注意的事项。首先是全面理解源语的意义,避免由于理解的不全面导致的误译,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其次是要忠实有效的表达原文的意义,注重译文的可读性,顾及目标读者的心理图式特点以及相关的习惯英语表达法。  相似文献   

3.
符号象似性原则运用于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把握原文篇章象似性表达特点,使之再现于翻译文本之中.以杜甫五言诗《梦李白》之英译为例,具体操作中可从顺序象似、对称象似以及隐喻象似三个视角入手,以保持原文显性与隐性特征,在实现“形式创作”之同时,再现原诗的风格与神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中、英两个民族思维习惯的差异及其导致的图片文字说明中的表达差异。作者认为,具像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文章图片说明的不同翻译:强调直观经验——注重抽象;综合——本质;高句法单位——低句法单位;浮华夸张——客观严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力求使译文更加符合两个民族的思维、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①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②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③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相似文献   

6.
释意理论是口译发展史申一颗璀璨的明珠.译者经由口译释义理论将源语信息从借由传输信息的文字载体中剥离出来,按照信息的意义重新整理,并按译语语言习惯进行表达,解决了由于刻意追求原文与译文字面、词语和句子形式上的对等而形成的障碍,提升口译的效果.本文借杨洁篪外长答记者问的口译现场资料,调研释义理论的操作效果,得出释义理论可以提升记者招待会口译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对比英汉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并用译例阐述衔接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转换。本文认为译者应该认识和把握英汉衔接手段的异同,顺应译文语篇的衔接规范,在译文中异曲同工地复现原文语篇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动分词是古今汉语信息化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但古今汉语存在较大区别,现代汉语分词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古代汉语分词。为更好地借鉴现代汉语分词方法,探索符合先秦汉语的分词方法,从语言开放度、语言发展的表现及阶段、复音词的分布及构成、高频词的分布四个方面对先秦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词汇进行了比较。发现先秦汉语既有区别于现代汉语的分词难点,又有独特的分词优势。  相似文献   

9.
汉英语言不同审美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审美习性制约着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行文习惯。汉译英的译文不仅要注意信息内容的传递,还要注意译文准确、流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切不可按汉语的思维和行文习惯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谈论汉语散文特点入手,分析了冰心散文《笑》中的语言美、情感关和意境美三种美学体现,随后以张培基英译本为模本,探讨了这三种美在翻译过程中的转化,最后提出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在领略原文的语言美、抓住情感主线和领会意境的基础上做到以美译美。  相似文献   

11.
在处理英语习语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时,我们认为,总的原则是形式服务内容,以准确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具体就是:以习语译习语,以形象译形象。至于究竟用哪一种译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本文就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出发,结合翻译理论总结习语翻译的几种策略。文章指出:归化与异化是对立同一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恰当地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汉语成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而汉英民族又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准确传递出汉语成语所蕴涵的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形象语言,而形象语言是语言修辞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汉成语中形象语言的来源,形象语言在翻译中的处理着手,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及如何结合语境、语篇灵活地进行形象语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由于习俗、宗教、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中英历史形成的文化意识差异,表现在习语上因生存方式的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等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文化内涵的精髓,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受文化的制约.本文通过英汉习语从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文化对比,揭示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Described and exemplified a semantic scoring system of students' on-lin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o achieve accurate assessment, the system adopted a comprehensive method which combines semantic scoring with keyword matching scoring. Four kinds of words-verbs, adjectives, adverbs and "the rest" including nouns, pronouns, idioms, prepositions, etc., are identified after parsing. The system treats different words tagged with different part of speech differently. Then it calculated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between these words of the standard versions and those of students' translations by the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of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se words with the aid of HowNet. The first semantic feature of verbs and the last semantic featur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are calculated. "The rest" is scored by keyword matching.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antic scoring system is applicable in fulfilling the task of scoring students' on-lin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s.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应用语言学中分支之一,语言学的发展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依据。在研究语言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语用学,它重点探讨了如何使用语言,尤其是针对具体情景的特殊话语和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研究语用学的应用,为翻译领域创新了研究方式,也增强了它的活力,使得语言学家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讨论翻译矛盾以及问题,确保原文和译文的语用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