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一起机车误上码从产生原因和机理上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认为邻线电磁感应干扰是导致机车误上码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相关计算,且对如何消除误上码现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站内电码化电路的常用发码方式有2种:一种是"叠加"发码,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另一种是"预叠加"发码,"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在本区段发码的同时,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发码.这2种发码方式在电路设计上都能够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但有时因设计只考虑到车站的通过进路发码,而忽略了平行进路的发码,使得发码电路的防护区范围过大,造成机车接收不到运行信息的情况,不但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因素,而且严重制约了车站的作业效率.通过分析一起实际运用中电码化电路发生的故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车连续接收运行信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机车信号设备仍存在:"掉码"问题,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经分析发现,列车越过进站信号机和出发信号机时,会出现瞬间"掉码",而区间一般不"掉码".下面就从机车设备、地面设备、各类干扰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机车信号将作为主体信号。因此,机车信号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机车信号掉码这一现象却绐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浙赣线某站(如图11自开通以来,当机车下行正线通过该站时,在下行进站内方多次发生机车信号掉码(机车信号显示白灯)现象,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行。我们将这一机车信号掉码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渡线绝缘节处引接线的安装方式,叙述正常情况下机车过渡线绝缘节时机车信号接收情况,并给出现场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机车过渡线绝缘节处出现掉码的原因,提出防止机车信号掉码措施。  相似文献   

6.
《技规》第90条规定:“机车信号的显示,应与线路上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含义相符”.但在日常运输生产中,受站场布局、行车作业方式、轨道电路电码化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经常发生出站信号机开放后,机车信号收不到码的问题,即机车信号没有显示出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含义.由于机车运行监控装置(俗称黑匣子)是根据机车信号的显示条件来监控列车运行,虽然地面信号显示了进行信号,但由于机车信号没有收到相应的码,导致监控装置不能按地面信号的显示控制列车正常运行.遇这种情况时,机车乘务员就会将监控装置控制模式转为机车信号故障模式开车,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王军 《铁道通信信号》2002,38(11):40-41
我段管内西安-宝鸡间陇海复线区段,站内轨道电路采用25 Hz相敏轨道电路,区间采用25 Hz交流计数轨道电路,站内机车信号发码电路采用叠加25 Hz交流计数制式.近几年来,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机车信号掉码、上码慢等现象频繁发生,时常引起机车放风和紧急制动,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机车信号环线码型是在机车出入库时,由地面的发码设备根据机车牵引区段的类型,向机车信号环线发送相应的循环码,用以检测机车信号的运用质量,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阜新机务段是内燃和蒸汽机车共用段,不同机车的交路内既有UM71区段,又有交流计数区段.为确保机车上电务设备在2种不同区段都能正常运用,需要在机车信号测试环线上,由地面发送2种不同的循环码.机车信号的检测,是在机车出、入库时,由测试人员登车访问机车乘务人员,了解机车信号系统的运用状况并进行检测,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码型转换,测试人员或者经常往返于机械室和机车之间,或者在机车上耐心等待所需要的信息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间出岔掉码现象的原因,并对3种不同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在FMJ、FMJ1、FMJ2的励磁自闭电路中增加FYJ复原继电器和充放电电路能够解决中岔调车作业后再开车时机车收不到码以及车停在中岔时瞬间停电造成的掉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客车速度的提高,站内机车掉码现象时有发生,尤其短区段,车速越高越易掉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