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商用车一般采用气刹,利用制动气罐气压产生制动力,使车辆达到需求制动效果。混合动力系统因为增加电机,可利用电机发电和传统机械制动共同作用使车辆达到想要的制动效果。本文基于商用车气刹静态特性、迟滞特性,给出基于试验数据和驾驶员行为的制动踏板开度电压与制动踏板开度、滑行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款纯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一种电液助力系统,阐述其结构方案和工作原理,接着基于该电液助力系统开展纯电动车串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研究,包括结构方案、控制方案、电气方案;实现在某款纯电动车产品上的搭载应用开发,结果表明,基于该电液助力系统的纯电动车能量回收系统,实现车辆在制动或减速阶段,机械-液压制动力与电机回馈制动力实时协调,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能量,并且获得较好的制动稳定性和“踏板感”,单个ECE循环工况经济性贡献率最高达28.9%。  相似文献   

3.
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控制策略一般是固化的函数曲线,由当前车速直接确定出再生制动转矩,并未考虑 制动踏板开度这一因素,驾驶员的制动感觉较差。为了衡量驾驶员的制动感觉,提出了电动汽车制动效能一致性的概念, 即驾驶员以不同制动踏板开度在不同初速度下进行制动。在采用电- 液复合制动与只采取传统液压制动时,二者所得出 的制动加速度和制动距离分布的差异情况,差异越小则代表电动汽车制动效能一致性越好。在AMEsim 和simulink 软 件联合仿真环境下,建立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模型和电动汽车整车模型,通过引入制动踏板开度修正系数对再生制 动力矩进行标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动效能一致性的制动能量回收转矩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取得与 传统液压制动系更为接近的制动效能和制动感觉,同时较现有并联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的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5.9%, 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制约因素,综合汽车制动动力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电机制动与机械制动并行控制和电池耐受性分析,提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的联合控制策略.基于Simulink和Cruise软件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法规制动条件下的制动能量回收,回收率达13.7%,提高续驶里程16.4%.  相似文献   

5.
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该装置克服了现有车辆制动装置工作时只能消耗能量而不能回收的缺点,使能量能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6.
当传统汽车减速或制动时,车辆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释放到大气中。而新能源汽车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从而提高车辆的续驶能力。新能源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要保证其制动稳定性和平稳性,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以延长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文章通过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剖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工作过程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工作过程,阐明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各部件的作用;重点围绕途观L PHEV制动系统组成、途观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混合制动工作原理,即减速请求、摩擦减速、再生减速的支持及三相电流驱动装置的支持不足4个工作过程;系统地介绍了Tiguan 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机电式制动助力器e-BKV和蓄压器VX70实现的,驾驶员的减速请求是摩擦减速与能量回收减速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核心,展开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关键技术现状分析。首先重点阐述制动能量回收前后轴制动力与电-液制动力分配原则与技术要点。其后提出电机性能、储能装置性能状态、再生制动系统结构、行驶工况四类关键因素对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并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烁宇  郭鹏  徐振宁  安林春 《时代汽车》2023,(6):105-108+156
制动能量回收作为车辆应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能量经济性、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舒适性等性能的重要因素,部分车企已经明确提出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截止时间。因此,深入研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普及现代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能量回收的研究现状、回收方式和控制策略等内容,指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今后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车辆减速时的制动能量回收是重要的节能手段之一,分别对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搭载48 V电池轻混混合动力车型3种新能源车进行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试验,测量车辆在减速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回收能量,对能量回收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新能源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节能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制动扭矩分配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状态以及整车状态计算驱动电机最大能量回收扭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制动扭矩分配;接下来创造性的将电机系统引入到制动控制系统中,充分考虑了液压制动系统由于温度(如热衰减)、部件机械特性以及环境等影响其输出制动力矩稳定性与准确性的因素,通过电机能量回收所产生的制动扭矩对此进行补偿,保证最终车辆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向加速度与需求保持一致。最后通过实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李博溪  谭立真 《北京汽车》2015,(3):20-22,36
针对并联式前驱HEV(公交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通过对其载荷状态进行识别,对不同载荷下的汽车前、后轮机械制动力和电制动力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提出基于载荷状态识别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载荷状态识别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其制动能量回收率相比之前提高了9.6%,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公交车辆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各种公交车辆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方式的现状,分析各种方式的局限性,并针对液压储能方式的特点和应用给予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功能安全角度对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扭矩安全监控方案,并给出了制动扭矩安全监控的有效方法,确保车辆在制动系统失效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进入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4.
整车控制系统是车辆的核心控制部分,其既要对驾驶员的操纵意图进行识别和判断,又要对整车运行时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还要对整车的能量需求进行管理和协调。在车辆制动工况下,如果进行制动能量的回收控制,可以有效的延长续驶里程,但电动汽车在进行回馈制动时,电制动会和机械制动系统相互耦合,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车辆行使的安全性。本文阐述了对制动模式下机械制与电机再生制动的协调开展研究,目标是进一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以及现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分析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现状,在蓄电池储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制动能量驱动SR电机工作,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给用电设备或给蓄电池充电;在汽车起步或加速过程中,SR电机既为传动系提供动力又带动压气机给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改善燃烧。  相似文献   

17.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中制动能量回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将能量实时转换为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能量来源的回收方案,它动态地利用制动能量,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制动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学技术与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据报道,商用车已经有应用电子技术与液压传动技术研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并在量产车上应用的实例。而属于现代新能源汽车范畴的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不同能量间的传递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评价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搭建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测试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对某电动汽车在NEDC工况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回收能量和回收率主要受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制动初速度和减速度的影响,当制动初速度低于控制策略中设定车速时系统将不进行能量回收;鉴于NEOC工况中制动初速度和减速度比较单一的情况,建议开发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评价的工况。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续航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能量回收技术对于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文章根据制动强度来分配前后轮制动力以及电机制动力的比例,通过电机参与制动,进行能量回收。用MATLAB/Simulink与cruise软件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取得了良好的能量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