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政界和军方都曾多次宣称:美国在海外驻军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利益。美海外驻军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海军,“从海上来”是其长期坚持的原则。作为海上打击力量的核心,航母特混编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美航母出现在哪里,就意味着美国的势力延伸到哪里。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数一数在我们家门口的太平洋上有多少美国航母在游弋。  相似文献   

2.
《舰船电子工程》2002,(6):43-43
据今年5月21日出版的《今日美国报》披露,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执意要裁减美海军现有航母12艘。语出惊人,狐疑满生。但探其究经,也不无道理。 尽管航母是美国海军的脊粱,强权政治的工具,并欲从“海上浮动机场”演变为“海上浮动基地”,但航母面临的诸多挑战,对其地位的动摇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1999年12月25日,中国海军正式接收了一艘俄罗斯“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至此,我国海军众多的高新技术现代化舰艇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 走近“现代”级驱逐舰,我们不难发现,它总体设计先进、技术性能优越、舰载武器系统超群,可谓堪称世界一流。难怪世界舆论惊呼,“现代”级驱逐舰是“海上堡垒”,是“航母克星”的战舰。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把还能使用的“美国“号航母用作抗攻击试验的消息令许多读者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们连一艘也没有,人家却要击沉一艘搞试验!其实,对我们来说,拥有击沉航母的能力比拥有它更重要,从战术的角度看,反舰导弹的出现使攻击海上目标的过程变得简单了,但航母强大的远中近防御能力却又使得打击其编队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上个世纪的苏联设想了用航空平台结合海上、海下平台实施立体多方位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从苏联后来又大力发展航母的举动看,他们对自己的战术还是不放心,由于航母体积庞大,被动防护好,即使被击中一枚或更多枚导弹也不一定就能被击沉,甚至造不成严重伤害,因此这就出现了反舰导弹命中目标后如何打沉航母的问题。如果说使航母失去战斗力就算达到了“击沉“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美国“号已经被击沉了,但毫无疑问要从美国人那里得到答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只能自己根据战史和反舰武器的发展特点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日本防卫厅做出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陆续给海上自卫队配备4艘可供直升机起降的航母型驱逐舰。将要开始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型驱逐舰可搭载4架直升机,并且可供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其排水量为1.35万吨,超过很多国家轻型航母的排水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宙斯盾”级驱逐舰还多30%左右,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水面战斗舰艇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除此之外,日本还打算进一步发展大型舰艇。据相关媒体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准备在2005年前配备两艘排水量达两万吨的驱逐舰,堪称世界之最。同时日本军方已经开始讨论建造两艘4万吨级中型航空母舰的可行性。日本自卫队内部刊物《长期军事力量建设》中提出,到2015年,日本将建造两艘可装载垂直和短距离起降战斗机的航空母舰。日本军方更有人野心勃勃地提出,要建造排水量为6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本文选取了日本自卫队海上力量的代表--九·十舰队,通过它可使我们看到日趋强大的日本海上力量,从而引起包括我们在内的全亚洲爱好和平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大千世界,无人不有。有的仰仗航母跃武扬威;有的一提航母就色变;更多的则是正视它而又不惧怕它。 由于航母在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今天又成了显赫军事实力的一种时尚。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航母这个世界海战中的“巨无霸”,理所当然也有它的克星。从目前来看,潜艇、水雷、反舰导弹,已经成了对付航母的“三大杀手”。  相似文献   

7.
《舰船知识》2011,(11):40-42
向乌克兰采购“瓦良格”号航母后,中国正式向媒体通报,该航母将不会改装为海上游乐场,而是装备海军,但不担负作战任务.从201 2年开始,“瓦良格”号的主要任务是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及机组人员,以便在未来4~5年内使这些人员具有在自建航母上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回顾“瓦良格”1985年12月6日,苏联1143.6型“里加”号航母...  相似文献   

8.
航母的战略位置勿庸置疑,本刊过去也曾有过报道。时下,中国马上就要研制航母的舆论炒得沸沸扬扬。果真如此吗?非得如此吗?本期刊登的这则科技信息,些许能从另一个侧面打开国人的视野,它让我们有理由说——“不”。  相似文献   

9.
军事广角     
“乔治·布什”号航母建造进程加快人民网北京2005年3月10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将“乔治·布什”号航母(CVN77)龙骨的最后一部分铺设入位,此举表明该航母的建造已进入关键阶段。在公司的干船坞,700吨的船首底层部分与龙骨其它部分已经结合,这样航母已经成型,与帝国大厦同高。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分部负责CVN77项目的副总裁斯科特·斯塔伯乐说:“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场景,船首底层部分与龙骨其它部分结合后,该舰现在真正开始呈现出航母的形状了。这一重要的里程碑使我们朝着下水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纽波特纽斯公司…  相似文献   

10.
就现代航空母舰本身来讲,容易遭受导弹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只能浮在水面上。如果航空母舰能象潜艇那样潜入水下,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有人设想,如果能造就一种集航母、潜艇长处于一身,合空中、水面、水下各种比势于一体的更为新型的武器装备模式——潜水式航母该多好啊。 深海藏“娇” 建造水下航母,其实并不是奇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25日,中国改建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在航母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西方的军事媒体却认为,对于极度缺乏航母经验的中国海军来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航母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拥有了航母半台只是拥有了进入世界航母俱乐部的“门票”,要想使其成为一座具备实战能力的海上作战平台,还需要拥有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而战斗机研制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亚于航母平台本身。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上旬至2008年2月初,由11艘战舰和潜艇组成的俄罗斯航母战斗群浩浩荡荡驶入地中海和大西洋,实施了俄海军冷战后的首次大规模海上巡航。该航母战斗群由俄北方舰队载有47架战机和直升机的“库茨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大型反潜舰“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和“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加油船“谢尔盖·奥西波夫”号和牵引船“尼古拉·契吉尔”号,  相似文献   

13.
钟禾 《珠江水运》2014,(8):22-22
它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船舶,最快航速可达210公里/小时;它能在海上飞行,最高能爬升到150米高度;它的“学名”叫海上地效翼船,形象些说,又可称作“海上飞船”。4月3日,由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研制的我国首艘商用海上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亚顺利完成试验,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检验证书,完成人级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航母情结 从中国的航母计划提出开始,外界就对这项神秘的计划充满了兴趣,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小道消息从来没有消失过,诸如中国装备航母将对东亚地区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中美关系(后者是太平洋地区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严重倒退之类的观点早已甚嚣尘上多年。最近,“中国的航母计划”又再次成为了国际观察家们的议论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冷战后形势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军费紧张等原因,美国海军航母战斗大队的编制正在进行改革。美军改革航母编队的指导思想是节约兵力,节约经费,机动灵活,召之能战。为逐步减少海上的战斗执勤人员,美海军大西洋舰队已开始对航母作战部队的战斗编组形式进行探讨和试验,以期找到最佳编组形式。 过去,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在地中海部署一个航母编队,其属舰要达15艘。这些舰只分别受两个不同的指挥体系控制:航母作战大队和两栖戒备大队。而现在只编一个以航母为核心的。“联合特混大队”,海军人员和陆战队官兵比过去减少6000多人,6个月的海上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来,航母战斗群由于其强大的攻防能力成为“海上霸主”,是美国等军事强国称霸世界的急先锋,航母战斗群由此也成为各国的主要作战对象之一。分析了航母战斗群在实际作战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点,并以此提出了水雷战、潜艇战、电子战、导弹战、无人机战和后勤补给战等一系列打击航母战斗群的战法,对打击航母战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蜂”号(CV-18)航母属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第九艘以“黄蜂”号命名的舰只。1942年3月18日以“奥里斯坎尼”的名字在昆西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工建造,1942年11月13日改名为“黄蜂”号,1943年8月17日下水,同年11月24日服役,舰长为克利夫顿·斯普拉格海军上校。“黄蜂”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为27100吨,长266米,宽28.4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45米,吃水8.8米;航速33节;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火炮,40座40毫米防空炮,55座20毫米机关炮,载机80架,舰员编制3448人。1943年底,“黄蜂”号航母完成海上试航后返回波士顿船厂,对海试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航空母舰是当今世界最为强大的战争机器之一,它是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一个密集的海上基地,一场战争的威力核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航母就成为海洋的霸主。美国总统在有国际事件发生时最喜欢问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里?”1917年英国的“百眼巨人”号是世界上的第一艘航母,当时限于飞机的性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6日,在美国海军把正处于建造中的最后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命名为“乔治·布什”号(CVN-77)的3个月后,又宣布把将于2008年开工建造的CVN-21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命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号(CVN-78),以纪念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前总统福特。CVN-21是美国海军为满足21世纪作战需求研制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它的现身无疑将是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冷战时期美国一直散布“航母无用”的言论,冷战结束以来又一再宣称“航母已经过时”,但美国海军却一艘接一艘建造尺寸更大、技术更加先进的超级航母,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本文无意争论我国是否应该建造航母或应该建造怎样的航母,而在于揭示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误导对前苏联海军航母发展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并试图提出目前我国对美国散布的“航母过时论”应持的态度及对发展航母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老牌的航母大国,其舰载机全部依靠弹射器起飞,而苏/俄虽说是刚刚迈进“航母俱乐部”,但其航母却另辟蹊径,采用了完全依靠飞机自身动力升空的滑跃起飞。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是舰载机的最佳选择呢?有人认为滑跃起飞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代表了航母发展的方向,也有人认为弹射起飞优点更多。经过十几年的争论,好象已达成了这么一个共识:谈不上谁比谁优异,两种方式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