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部分地方铁路线路没有轨道电路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确定当前列车的运行位置,根据列车位置向监控装置发送模拟轨道电路信号以及信号机信号,达到监控装置在地方铁路的正常应用的目的,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监控装置,俗称“黑匣子”。是一种将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于铁路安全行车领域的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速度监控功能,对列车速度实行连续监控,保证列车在任何时间不超过相应的规定运行速度,有效防止“两冒一超”,即冒进进站信号、冒进出站信号、超速行车;二  相似文献   

3.
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铁路行车指挥的终极目标,实时掌握运行中列车的高精度位置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的运统1电子化传递项目,提出利用该项目为机车乘务员配备的手持终端,采用卫星定位、移动物联网及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实时的全国铁路列车追踪与安全预警系统,可为调度员提供全国铁路路网图列车运行追踪监控画面,并可依据列车有效制动距离提供分级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以电力监控为核心,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设计了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行车指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系统关联性和协调性,提高了系统运行响应效率,丰富了列车管理功能,解决了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能够实现行车指挥综合化、自动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我国铁路运营和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列车速度控制系统设备,具有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和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能力等功能,是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LKJ技术是通过多年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情况的摸索和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D)及350 km/h动车组列车的控车模式,从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行车作业和设置临时限速、助理调度员直接指挥调车作业、调度命令作为行车凭证等方面论述调度集中的行车组织方式,阐述250 km/h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和350 km/h动车组列车下线运行的技术条件和行车组织方式;总结京津城际铁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运输需求,优化控车设备和调度集中设备配置,采用科学合理的行车组织方法,实现不同速度种类高速列车跨线运行、确保行车安全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当铁路司机驾驶机车发现前方有险情或障碍物时,从采取紧急刹车的地点开始至列车停止地点为止,这段距离称之为制动距离。 现在我国铁路一般制动距离为800米,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制动距离为1200米。今后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制动距离也将相应延长。国外一些时速为200~350公里的列车制动距离长达3000米至4000米。这样长的制动距离无疑对行车  相似文献   

8.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在京津城际铁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运行必须安全、高效、舒适。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保证京津城际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在发生大风极端天气时,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报警提示列车降低运行速度,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引入北斗导航卫星技术,提出北斗铁路列车卫星定位与辅助预警系统,对列车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铁路运行列车的运行位置进行相邻列车间距预警计算。当相邻列车间的距离达到预警条件时,提示司机和调度人员注意行车安全,防止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力 《铁道知识》2006,(3):52-53
在铁路行车组织过程中,根据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通常按照编组地点和运行距离划分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13.
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其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的土建和设备系统,其中全自动运行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关键技术。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铁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IEC62290)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描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需求及运营场景下的运营流程,针对完成此功能需求及运营流程的条件下,对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车辆关键技术进行逐一论述。从监控轨道出发,列车需具备障碍物和脱轨检测功能,并具备将此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的功能;从监控乘客出发,列车需具备车门、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功能,具备远程车辆广播、车门状态上报等功能;从监控列车出发,列车需增加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装置。此外,列车关键子系统设备应采用多重冗余,以提升列车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通信系统是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列车与地面运营管理人员之间的重要通信手段,担负着提高铁路运营效率,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使命。由于铁路沿线地理复杂,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弱场区,在工程建设中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案来解决各种弱场区的信号覆盖问题,确保通信质量,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TGV POS高速列车是专门在卢森堡、德国、瑞士和法国的铁路网上运行的国际高速列车,考虑到相关国家的铁路网所采用的不同的牵引供电制式、通讯信号系统、行车控制系统等,需对先前的TGV列车作相应的改进,以解决整个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文章介绍了TGV POS列车的编组、配置、对列车所作的改进以及TSI论证要求。  相似文献   

16.
道口监控系统以宽带无线网络为基础,应用智能视频技术与传感器网络技术,对铁路平面交叉道口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侦测道口的非法侵入和道口上的障碍物,并发出预警信号,排除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6区间闭塞部分 闭塞就是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空间间隔制就是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概述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机车司机提高操纵列车运行安全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有着其他安全设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采用先进的32位微控制器技术,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控制精度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现使用的LKJ控制软件沿用了其初期设计开发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一些思路,由于近年来铁路的高  相似文献   

19.
粗糙集理论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的智能知识表达与决策问题,给出行车调度指挥的列车相对优先度、列车相对正点度、列车相对旅程完成度、列车区间运行裕度、列车车站停车裕度、后继列车新增出发晚点、后继列车新增到达晚点等七个条件属性及运行次序一个决策属性。论述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表达和粗糙集决策规则的提取过程。提出一种相应的行车指挥决策评价体系。证明列车运行次序决策属性,能完全作为列车运行调整的决策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铁路配电网电力远动系统以监控为主,调度端缺少完善的故障分析软件,使得运行人员不能及时判断、排除故障,影响列车行车安全问题,提出在供电段调度中心构建铁路配电网故障信息管理及诊断系统,作为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该软件在原有的SCADA系统平台上运行,能够完成铁路配电网信息管理、故障特征提取以及故障综合分析,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体介绍了铁路配电网故障信息管理及诊断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特点、模块组成以及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