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发布实施的《质量发展纲要》提出在汽车等重点行业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到2020年,重点产品的可靠性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引导企业发挥质量安全主体作用,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同时,应加大汽车召回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倒逼机制,维护消费者安全。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从缺陷信息收集、安全风险分析、缺陷调查、召回过程监督以及召回效果评估等环节建立了全过程的缺陷汽车召回监管体系。图为近日因安全气囊线束干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04,(5):72-75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以下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附件: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4,(4):72-75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以下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全文: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日前制定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已有八年。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部门规章《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拉开了汽车召回的大幕。目前我国已累计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超过480次,召回汽车数量超过898.6万辆,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既然已经有了《规定》,为什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2010,(10):142-142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10年9月6日起.召回以下部分缺陷汽车.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汽车产品召回通告,对部分进口兰博基尼盖拉多汽车和部分普桑轿车实施召回。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共有约54起汽车召回事件,在实施召回的汽车产品中,既有奔驰等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还有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自2004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召回"两字便常见报端。奥拓的召回,曾是国产经济型汽车召回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近期,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又相继主动召回有缺陷汽车。可见,我国的汽车召回从开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厂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在京召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及汽车三包座谈会,就贯彻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提出工作要求,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到会并讲话。刘平均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产品缺陷是难免的,对此企业要正确认识。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主动消除产品缺陷,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安全,维护企业质量信誉,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历经10年的等待,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终于出台了,并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企业、用户、专业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不过支持也好,反对也罢,目前我国实施召回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因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发点是保护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以用户利益至上为宗旨的。尽管在实际中,执行、落实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还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地去维护和完善它。本刊编辑部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前夕开始陆续刊发有关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9,(5):79-80
汽车召回现象愈演愈烈。上周末,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孙波在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2008年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车主有效投诉2933起,共开展20多次缺陷调查.由缺陷调查而引发的召回车辆数量达43万辆.占2008年我国汽车召回车辆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15日,中国车主干呼万唤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在此之前,经济学界有很多关于中国应否开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论证,提倡为缺陷汽车产品召  相似文献   

11.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6):36+38-36
<正>2013年1月1日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施行,国家质检总局共发布汽车产品召回公报125次,平均每月召回10次,全年召回总量5,578,205辆(件),详述如下。一、召回一览2004年3月15日,发改委、商务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此规定首先从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的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乘用车(M1类)开始实施,2006年,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对M2和M3类车辆实施缺陷召回管理的公告》,开始对9座以上客车实施召回管理,  相似文献   

1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是一项国际上通行的后市场产品监管制度。该文总结了中国目前的缺陷汽车产品管理机制,量化分析了2004-2014年间的汽车产品召回、缺陷调查以及缺陷汽车产品管理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10年来,中国汽车召回总数达到1 980万辆,为中国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4亿元人民币,该制度在汽车产品风险控制方面成效显著。但在汽车产品的引召率、召回率以及召回效能比等方面,中国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尚需着力推进并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行业资讯     
《商用汽车》2012,(22):94-100
政策与法规《缺陷汽车召回条例》2013年初施行2012年10月30日,《缺陷汽车召回条例》正式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行业资讯     
《商用汽车》2012,(20):106-112
政策与法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草案》规定:批量汽车产品普遍存在危及安全使用质量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由其生产者实施召  相似文献   

15.
<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首次将汽车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管理的范畴、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责任和义务、使之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制定《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一样,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主体仍为"在中国境内的汽车和汽车挂车生产者""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体系中。《征求意见稿》的实施引发部分零部件企业的担忧,但从长远角度看,实质是倒逼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把质量隐患降到最低程度,降低因零部件问题所导致的汽车召回风险,有利于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大众速腾召回事件又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在汽车召回上。自2004年正式施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06,(11):134-134
10月16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马自达)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10月17日起在全国召回从2005年6月17日至2006年7月30日(含)之间生产的三厢福特克斯,召回车辆总数为52838台。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1,(11):153-153
日前.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11年10月10日起,召回2011年7月16日-9月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帅客1.6L商用版汽车,涉及召回数量为251辆。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12,(5):155-155
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华展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2012年5月10日起,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12,(10):154-154
日前.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2012年8月20日起,召回2012年3月31日~2012年4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V3菱悦汽车,涉及召回车辆数量共计2470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