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孔隙水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问题,运用轴对称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级轴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将造成路面层间的严重冲蚀.导致沥青与集料过早剥离而诱发水损害.而超载将加速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水损坏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来源以及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通过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证明水分的侵蚀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路面水损坏的措施以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坏预防,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来源以及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通过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证明水分的侵蚀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路面水损坏的措施以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坏预防。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的路用水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的水稳定性与路面的水损坏密切相关。由于施工压实度以及城市道路的特点等因素,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建成初期的空隙率高于设计值,处于透水临界状态,面临着严重的水损坏危险。该文采用ModifiedLottoman方法试验评价了AK13A和AK13B两种常用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结果显示其水稳定性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路面建成初期的劈裂强度比(TSR)指标小于0.5,极易产生破坏。因此,将空隙率控制在较小水平,有利于控制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沥青加铺层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的结构是保证加铺层结构体系正常工作的关键。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对PCC-AC层间水稳定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学科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因此,对路面加铺层间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及层间水稳定性进行研究,进而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路面加铺层结构在最不利条件下不致损坏,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路面加铺层各种损坏形式的产生机理,确保路面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6.
沥青面层层间粘结状况对水损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各路面结构层处在光滑和连续状况下,采用BISAR 3.0程序,计算了8种不同层间粘结状况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不同层间粘结状况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只要沥青面层内部存在层间的不连续,会在相应部位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集中,使得该部位的路面结构受力状况非常恶劣;同时,水分易于进入层间薄弱带,沥青面层内部的储水加上各项应力在此集中加剧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发展,致使水损坏的路面出现了层间断开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特点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小庭  孙立军  李峰 《公路》2005,(8):239-243
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国际道路工程界提出的新技术。长寿命路面的结构特点是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大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上消除了传统上普遍存在的疲劳损坏,路面的损坏只发生在路面的表层。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层底弯拉应变和基顶压应变指标控制结构疲劳寿命,采用抗剪指标以控制表面损坏过早发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不需要进行结构性的维修,只需进行预防性养护,并在表面损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磨耗层铣刨,并置换成等厚度的新混合料便可。  相似文献   

8.
将沥青混和料看作多孔介质,用有限差分法对饱水沥青路面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研究排水基层路面的动力响应并与未设排水基层的路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抑制水损坏的机理。结果表明,设置排水基层后,正负动水压力和渗透力交替循环出现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水压和渗透力均大大降低,进而抑制水损坏的发生;路面弯沉以波的形式向前传播;路面结构的变化对弯沉影响很小,弯沉并未因排水基层模量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逐步增加,桥梁比例越来越大,通过对大量山区高速公路早期病害调查分析表明,水损坏是山区高速公路桥面沥青铺装层产生最早、最常见的早期损坏之一。本文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桥面沥青铺装层早期水损坏表现形式与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水损坏预防与防排水相关技术措施,以供山区高速公路桥面沥青铺装层设计、建设及养护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涛  张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174-176,327,328
该文结合多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及施工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在26.5 mm以上的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问题在施工中较难解决.离析造成沥青混凝土层透水,并导致局部早期水损坏.在摊铺环节采用转运车后,自卸车将混合料卸在转运车上,转运车一边对混合料进行二次拌和、不间断地向摊铺机供料,一边与摊铺机完全同步前进,有效地减少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和集料离析现象,并实现连续摊铺,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综合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建设实例,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监测,对高海拔中冻沙漠地区公路路面早期出现的裂缝、水损坏及层间剪切变形破坏等病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病害的防治措施——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法,并对高海拔中冻沙漠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武黄高速公路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根据不同路段的情况,在水泥混凝土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采用铺设聚酯长丝单面烧毛土工布及玻璃纤维格栅,组成复合式路面,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反射裂缝产生,并形成了防渗层,能减小水损坏,从而延长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半刚性基层材料易受水和温度的影响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并在行车荷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反射裂缝,雨水或雪水的浸入会导致基层变软,路面强度降低,直至路面结构性破坏。本文笔者从解决路面开裂水损害问题出发,研发出一种新型沥青结构功能层,能够将裂缝引起的应力消散,有效消弱基层裂缝对沥青面层的应力集中,防止基层开裂向面层传递,起到防水、抗裂效果,从而实现面层无裂缝,防止基层水损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应用于青银高速预防性养护工程,跟踪观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大面积破损后,传统的施工将其局部损坏处清除,修补后改善路面有限。本文利用橡胶沥青粘结力高的特性,在原水泥路面上做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及防水层,主要目的是防止旧路面的裂缝继续反射延伸至沥青路面上,加强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与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有效连接和应力过渡,增加了路面强度及行车舒适度,降低了行车噪声。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试验比较 ,认为粗集料表面附着的粉尘对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会使粘附性等级至少降低 1级 ;回收粉的使用将大大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增大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水损坏的可能性 ;标准密度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沥青砼路面的实际孔隙率。经过分析得知 ,应该采用与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才能有效控制路面的实际孔隙率  相似文献   

17.
蒋双全  张蓉  张争奇 《公路》2012,(3):196-203
非均匀性是诱发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服务水平及寿命.离析混合料的级配、沥青含量以及体积特性都发生了变异,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变异特征值得研究.通过建立现场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性和体积参数的离析标准,在室内模拟不同离析程度沥青混合料,并进行汉堡浸水车辙试验,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离析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及水敏感性变异水平,为建立定量的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寿命评价模型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通辽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以SBS改性乳化沥青代替普通沥青作透层、粘层,其防水、粘结、抗剪能力等方面都优于普通沥青,能有效地减少路面损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其推广应用将为公路行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阐述了SBS改性乳化沥青在沥青路面透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一种重要的路面养护措施。压缝带和CAP沥青还原剂封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原有沥青的抗剥落能力,延缓其老化的时间及治理原有路面的裂缝。通过室内试验检验了CAP沥青还原剂及压缝带的各项路面材料指标,选定了试验段配比标准。试验段实际效果表明,CAP沥青还原剂及压缝带有效地治理了沥青路面遭受水损坏的病害,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和水损坏是目前南方湿热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的最主要的早期损坏形式.依托衡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对50号硬质沥青、70号重交通沥青、SBS硬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铺筑试验路进行了施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号硬质沥青可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抗水害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