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道也。"《说文解字》说。对于事物的起源,人类苦思冥想却很难有所结论,特别是早于文明社会出现以前的事物。道路也是这样,在人们苦苦探寻难以定论之际,鲁迅先生下了一个著名而智慧的结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历史的传承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路。可以说,道路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和发展的历史。人类在实践中修筑了道路,而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几亿人在路上,几亿人在牵挂,几百万人在服务,被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中国的春运,照例再次上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面对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民航、水路等,运力的紧张是普遍现象。而对广大乘客而言,一票难求的现状也依然是春运期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12月3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首次阐述了数字社区的概念内涵、技术支撑、应用场景及价值体现。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化应用的纵深推进,各行各业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升级。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等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关系也将因为数字化的全面介入而发生质变。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正在成为普通人的数字生活入口与数字经济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上的西海固,总是给人偏远、沧桑、干涩的感觉。在这里,西吉县与海原县、固原县呈三角形摆列在宁夏南部、六盘山以北,这里地形复杂、生态恶劣、水源匮乏、灾害频繁、交通闭塞、基础建设薄弱、发展能力低下,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被联合国确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严酷的自然环境挑战着人类生存极限,也直接导致财政自给率低、产业弱、对外开放不够,经济实力上依然是宁夏自治区最为薄弱的县区之一,严重制约脱贫脚步。"偏远乡村老百姓的生活是城市中的人不  相似文献   

5.
吴润元 《综合运输》2000,(2):14-15,13
<正> 城市道路运输是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货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原料及中间成品的运输,主要分布在城市环线以外;而市中心区域内商品流转所发生的货物运输,主要是市民购货后难以随身携带的、需人货同行的零星便捷运输,为商场、超市、集贸、物流等行业进行配送、可人货分离的批量运输业务;与公路货运站、中转站货物集疏运相衔接的短驳运输等。但是,多年来承接上述货运业务的是活跃在市中心区的合法或非法的数万辆机动三轮车(黄鱼车、擅装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09,(5):1-1
<正>一种新的病毒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就是被称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由于其原发病例最早在北美洲被发现,也称为北美流感。据统计,截至5月10日,全球已发现确诊病例4300例,死亡53人。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传  相似文献   

7.
康德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当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在人类构造现实世界当中,当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多样二者形成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从自身发展当中汲取新的力量。"多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就在寻找这样一种新的力量……5月15日召开的"2012中国交通发展论坛",以"为国是策,为交通谋"  相似文献   

8.
交通安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交通行为出现以来,交通安全就是交通运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人在车祸中丧生,1000多万人受伤,在机动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中,交通事故日趋严重。 在交通发展过程中,交通安全的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交通安全的定义及重要性交通安全的定义从微观层面上理解涉及人、…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次科技革命,与工业和产业有高度融合,这种融合会引发产业变革,同时也促进整个工业体系发生剧烈变革和提升。""‘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互联概念,它应该是人类用信息技术来武装产业、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平台,可以是一种工具手段,一个知识空间,亦或说是一个智慧的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用计算机智力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如同大规模的机器和交通代替人的体力一样,从而使人类进入智慧的大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几亿人在路上,几亿人在牵挂,几百万人在服务,被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中国的春运,照例再次上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面对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民航、水路  相似文献   

11.
几亿人在路上,几亿人在牵挂,几百万人在服务,被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中国的春运,照例再次在2012年上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面对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等,运力的紧张是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名言,许多人都会背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如果把人类50万年的历史看作一天,文明诞生于午夜的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午夜11点59分30秒,而这30秒发生的变化可以说与此前所有时间发生的变化一样多。这30秒变化这么大,是因为有了信息和信息流。智能交通在交通的历史中虽然不过匆匆一瞬,然而存在即合理,就要发展。如同生物、社会一样,交通也在不断发展进化。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进化,而从智能交通工作者的角度看,智能交通的发展则正好相反,是由异质性向同质性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危险货物以其特殊的物质结构和理化性能,在安全条件下可以创造经济价值,造福于人类;而在不安全的条件下则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安全有保证则可取其利,安全无保证则会受其害。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鲜活案例,送给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八个"千万"。千万不要开"英雄"车纵观近几年发生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侧翻泄漏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急刹避让车辆造成的,而这些车辆基本上都是罐式车。罐式车里面装的是液体,急刹时车辆发生倾斜,产生了离  相似文献   

15.
<正>顺着雄伟码头和进出货轮的方向往远处看,那海上树立着一座座默默无闻的白天,它用色彩引导船舶安全航行;夜晚,它用闪烁的光源指引航海人前方的路。另一种航标,它伫立在彼岸,划破浓雾的光是对每个经过的航人屹立不变的爱。歌里唱,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作为船舶在海上安全航行的"眼睛",干百年来,航标为人类水上活动提供着重要保障。有人说,航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速度的随想     
<正>交通运输的本质在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在马车运输的时代,从北京到南京快的话也要好几天,而这个距离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只需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交通运输是人类摆脱空间和距离束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以交通运输为依存。交通运输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文明史本身也就是人类不断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手段、方式等减少和摆脱空间和距离的束缚,沿交通线发展,实现位移和扩大自身活动范围的过程。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的W·艾萨德在其《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更指出:“在经济活动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纵观人类历史,交通运输作为区位影响因素始终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紧密相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事情都是要被逼到悬崖边上才能起死回生的,没办法,惰性并不是人类最致命的弱点,但惰性也总是有克星的。相比较于人的惰性,贪婪绝对是人的本性,这种贪婪并不全是表现在人类的个体身上,有时表现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上。比如GDP,本来只是一个统计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的宏观数据,但当这个数据被一些人视作是在其位谋其政出其绩的标志时,它就成了局部区域特定  相似文献   

19.
几亿人在路上,几亿人在牵挂,几百万人在服务,被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中国的春运,照例再次在2012年上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面对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等,运力的紧张是普遍现象。对广大乘客而言,一票难求的现状也依然是春运期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09,(11):1-1
<正>经济全球化与交通快轨化是什么关系?去日本考察新干线之后我突然觉悟了这个问题。第一,两者都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某种发展趋势。全球化代表着各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的趋势;而快轨化则代表着交通运输以快速轨道为骨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