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红黏土液限高、塑性指数高的特点、收缩变形大、含水率高,文章采用不同掺量的石灰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并设计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及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分析石灰改良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土体液限和塑性指数逐渐减小,塑限逐渐增加,当石灰掺量达到7%时,液限从55.3%下降到48.2%,塑限从29%增加到33.9%,塑性指数从26.3下降到14.3;最大干密度随着石灰掺量增加逐渐减小,承载比随着石灰掺量增加大幅度增加,石灰掺量达到7%时,最大干密度和承载比分别为1.65和34%,最终确定石灰的最佳掺量为7%。  相似文献   

2.
针对粉质黏土稳定性不足的特点,着眼于低稳定性粉质黏土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了石灰加固粉质黏土的方案,研究粉质黏土的石灰加固技术。对粉质黏土进行了土样试验,包括界限含水率、土样击实和土样颗粒分析试验,并对其冻胀机理和土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加固后的土体进行界限含水率、土样击实以及土体颗粒分析试验;综合对比石灰改良前后以及不同石灰掺加比例的改良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粘质与砂质两类黄土在3%、5%、7%的水泥掺量时的界限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以及水稳定性,并与10%石灰掺量时进行对比,得到了代替灰土挤密桩的水泥土挤密桩最佳的水泥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粘质改良黄土液限和塑性均有所增加,而塑性指数有所降低,砂质改良黄土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液限和塑性指数降低,塑限有所提高;粘质改良黄土最优含水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最大干密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水泥改良黄土在3d龄期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已经远大于掺量为10%的石灰改良土。从经济及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掺量为水泥5%的水泥土挤密桩代替掺量为10%的灰土挤密桩。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红黏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自由膨胀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效果介于石灰和水泥之间;石灰、水泥各自掺量为5%是最佳掺量,此时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达到1.847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14 MPa;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要注意防水,否则会引起改良土膨胀,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石灰和砾砂改良红黏土,对改良土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改良红黏土在无水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最佳掺灰率为6%;砾砂改良红黏土效果较明显,最佳掺砂率为30%。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水泥、砂、土、发泡剂等为原料,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备高性能、低密度的泡沫混凝土,并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砂和土的掺量、养护龄期等对高掺砂量泡沫轻质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料比一定时,随着砂或土用量增加到一定比例,高掺砂量泡沫轻质土的强度会有所降低;相同掺量下,掺加砂的强度明显比掺加淤泥质黏土的强度大;高掺砂量泡沫轻质土加砂后,其独特的强度特性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液限土的化学改良效果,文章以广西宁明高液限黏土为对象,在分析基本工程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生石灰、二灰(生石灰+水泥)为添加剂,进行不同配比处治土的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石灰的改性方法及经处治后的特殊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表明:掺石灰对高液限土强度的增长效果显著,当掺量为5%、7%时均能满足CBR值3%且胀缩总率0.7%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工程应用实例,针对近海软土地基处理问题,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法,探讨不同水泥掺量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确定了水泥搅拌桩的最佳水泥掺量,并研究了水泥搅拌加固体承载力和沉降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石灰与土的强度形成原理,提出石灰处理技术适用范围、石灰的选取及石灰量的确定,给出了石灰土的施工工艺,为路基土石灰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淤泥含水量高、力学稳定性差,不能直接用于路基的填筑工程当中,但利用固化技术对淤泥进行处理,不仅可以节约工程造价,也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以滨海地区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化试验研究,对不同种类和掺量固化剂情况下的最佳含水率和淤泥填筑路基性能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固化淤泥技术填筑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1项目概况乌威快速路项目位于非洲赤道几内亚西北部,濒临大西洋,起点接Utonde大桥,向北延伸,终点位于Veadibe村附近,路线全长11km。项目沿线为海岸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地表略有起伏,乌威快速路项目软基总长度4.1km,全线占比为37%,其中最大软基深度22m。2沿线地质特点项目区域软土包括:腐殖物、泥炭土、淤泥、淤泥质土,淤泥质粉砂和细砂,具有以下工程特点:上层主要分布厚度1.0~6.0m的淤泥夹腐殖物,颜色一般为黑褐色,呈流塑状态,含有大量的未完全腐烂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新型矿渣-粉煤灰复合注浆材料在软土路基改良及变形控制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室内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渗透性试验及微观电镜试验,验证其对天然紫色土、壤质砂土和砂土的改良效果.研究发现:矿渣-粉煤灰复合注浆材料能够有效增强软土的承载能力、抗渗性,注浆前后三种土体的强度增幅分别为61.08%、40.82%和45.50%,天然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爆破挤淤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工程实践中,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不同的地质特点及地基处理方案比较,介绍了在5~23m淤泥质粘土范围内,原有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爆破挤淤处理的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不同基质吸力下水泥掺量为100kg/m~3的固化淤泥进行非饱和固结试验,分析了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固化淤泥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的压缩性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减小;固化淤泥的Δe-p曲线分为上升、下降、再上升以及趋于平稳四个阶段;基质吸力越大,固化淤泥的屈服应力越大,固化淤泥的压缩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压缩系数与固结压力之间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压缩指数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石灰稳定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在冻融循环下的演变规律,文章研究对石灰掺量为0、3%、6%、9%的路基土试件分别在经历0次、3次、6次、9次、12次冻融循环后开展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的掺入有助于提高路基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同时,冻融循环的累积衰减了动态回弹模量,且前6次冻融循环后动态回弹模量衰减较大,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此外,石灰稳定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受应力状态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大而升高。在此试验规律基础上,建立了能考虑石灰掺量、反复冻融循环作用及应力状态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其回归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曹娥江袍江大桥工程地质条件和结构特点,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对软土地基支架现浇可采用的不同支架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在淤泥、软土地基上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边跨拱支架现浇施工的设计方案,并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混凝土现浇防裂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措施及混凝土现浇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东某一级新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S31标段的膨胀土,对在施工实际中采用的粉煤灰改良膨胀土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及试验室模拟下的干湿循环作用对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掺量加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效果减弱;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先显著增长,后缓慢增长,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延吴高速公路建设者在开工前,对气候条件和路基抗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核对,在设计时采取了掺加石灰改良,在施工中对寒冷冻害及时采取了覆盖素土保温措施,防止了路基受冻害,使灰土路基安全越冬,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吴仲邦 《西部交通科技》2024,(1):174-176+189
文章以巴平高速公路工程高液限土路基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换填法,以隧道洞渣为原材料对高液限土进行换填,并通过试验探究隧道洞渣改良高液极限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掺量隧道洞渣可显著提高土体的强度,且15%为隧道洞渣掺量的最佳值,可以显著提高路基土体性能。同时,对隧道洞渣改良土在15%掺量下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利用隧道洞渣改善路基土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充分利用废弃橡胶,文章采用不同掺量和目数(粒径)下的废弃橡胶粉对水泥混凝土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弃橡胶粉掺量增加,水泥混凝土强度、撞击分贝、干缩率、电通量以及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首裂次数和终裂次数逐渐增大;随着废弃橡胶粉目数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干缩率、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首裂次数和终裂次数逐渐增大;掺入废弃橡胶粉除了对强度不利之外,对其他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各种性能参数,建议废弃橡胶粉的目数≤30,掺量宜为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