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南城际铁路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22 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塔为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50.8 m,设中、下横梁各1道及上横梁2道。桥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其中下塔柱与下横梁采用同步施工;中、上塔柱与中、上横梁及连接板采用异步施工。在中、上塔柱施工时,中、上塔柱间设置6道主动横撑,解决了塔柱、横梁异步施工时内倾塔柱因自由长度过长导致其根部受力较大的问题,避免了开裂;中横梁采用附壁支架施工,设计简洁且耗材少,整体安装快速便捷,承载性能好;连接板采用无水平推力弧形拱架施工,解决了跨度大、承载力要求高的问题;风洞与上横梁采用落地式组合支架施工,既解决了狭小空间内部支撑构件的安拆问题,又满足承载力强、稳定性高、风险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海沧大桥西塔下横梁“劲性支撑”施工技术为例,介绍悬索桥索塔横梁施工的新技术,并提出了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秀贵  胡建华  李瑜  王甜  黄国平 《公路》2023,(3):130-136
邵阳雪峰大桥设计为主跨2×120 m独塔斜拉桥结构,桥塔采用独创的翼形混凝土结构设计,由4根塔柱组成,立面为飞翼造型,侧面为A形,塔柱间由水平索连接形成稳定结构。翼形桥塔为空间受力结构,设计过程中,采用三向预应力、交叉交错锚固、下横梁后浇反顶等技术,解决了混凝土桥塔的复杂受力问题;施工过程中,提出了“无支架多功能平台施工”技术,解决了翼形桥塔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4.
某大桥桥塔采用门形框架结构,桥塔上横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度7~19m,横梁顶面宽度为8.565m。针对该桥桥塔上横梁结构特点、施工难点及工期要求,上横梁与上塔柱采用异步施工方案,待塔身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上横梁。该桥塔上横梁采用型钢托架方法进行施工。为了保证上横梁在施工中的安全,建立了托架的有限元模型,从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方面对该托架进行了验算,同时考虑桥塔与托架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工况荷载作用下,上横梁托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生米大桥中横梁设计的特点和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介绍在中横梁施工过程中,对中横梁预制、横移、装船以及运输等关键工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解决技术难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结合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主塔下横梁的工程实践,着重介绍了大跨径斜拉桥下横梁的施工难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下横梁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斜拉桥下横梁施工过程中,采用主塔下横梁轻型现浇支模体系,钢模组合模板下横梁分层塔梁同步施工技术,下横梁第二层顶板混凝土易落架复合式支模技术;横梁梁段采用附塔可周转定型化支撑牛腿托架技术;竖向钢管柱底部可通过变高度框格底板连为整体,钢管柱间可增设滑升易装拆连体整体式框格加强板。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双塔斜拉桥下横梁钢管型钢梁轻型现浇支模体系技术具有快速装拆施工及支模体系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跨江主桥为主跨760 m五跨连续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PK钢箱梁斜拉桥。索塔为钻石形,包括上、中、下钢筋混凝土塔柱和预应力混凝土下横梁。由于相对下横梁长度下塔柱的高度较矮、刚度较大,为尽可能减小下横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的下横梁和塔柱次内力,设计推荐下横梁跨中设2.0m后浇段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综合考虑支架现浇施工工艺、工期、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提出下横梁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案。该文介绍了上述两个施工方案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和施工工艺比较情况,为大桥索塔下横梁实施方案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嘉鱼长江大桥为主跨920m混合梁斜拉桥,采用钻石形桥塔,桥塔下、中塔柱转折处设置一道下横梁,采用先塔后梁的方法进行施工。为避免塔柱外倾造成塔肢根部应力过大,在下横梁底部设置拉压体系。文中从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砼分层浇筑和预应力筋施工等方面阐述了下横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彭志川 《公路》2021,(2):143-151
基于棋盘洲长江大桥索塔上横梁施工,研究上横梁施工技术。分别建立上横梁支架拼装平台和上横梁支架有限元模型,其中支架拼装平台采用钢管立柱、分配梁、贝雷梁组合形式,上横梁支架采用牛腿附壁承重拱架结构形式,研究其安全性能,并介绍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各支架构件均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