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牛丢了两站的冠军,迈凯轮赢得了车队积分,阿隆索收获了车手积分,可是照这种情形下去,红牛和维特尔还是无可阻挡。这是充满了各种失误的两站比赛:德国站维特尔本赛季第一次没有登上领奖台;匈牙利站汉密尔顿和巴顿再次纠缠;韦伯总也改  相似文献   

2.
李晓 《汽车与运动》2010,(5):188-193
电视台的某位同行刚刚质疑了红牛的能力,维特尔和韦伯就用一个冠亚军进行回击,着实不给这位同行面子。  相似文献   

3.
《汽车时代》2009,(5):122-122
维特尔在比赛环境比较恶劣的中国大奖赛上为车队带来了首个冠军,他的队友韦伯则名列第2,红牛以出人意料的前两名的形式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首个胜利。  相似文献   

4.
<正>F1大奖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诞生了,他就是德国小伙子——塞巴斯蒂安·维特尔。红牛车队以双冠王的无上荣誉称雄2010赛季,终圆自己的梦想。红牛终于在今年"牛"了,他们在最后两站分别收获了车队总冠军和车手总冠军,成功地让自己站到了F1大奖赛的巅峰位置。这是维特尔的胜利、是纽维的胜利、是韦伯的胜利,也是霍纳尔和整个红牛团队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正>我绝对不想承认自己是乌鸦嘴,但维特尔和韦伯实在太配合,我上期刚说完红牛可能祸起萧墙,他俩就以一个精彩的撞车帮我验证了这一点。我想这站比赛会被称为经典,因为自从塞纳和普罗斯特之后,再也没有车队为我们上演过如此精彩的内讧。如果巴顿再多一些血性的话,那这场比赛估计会被载入F1的史册。领先的两支车队4辆赛车竟然自相残杀,这实在是不可复制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在风雨交加的上海雨战中,红牛首次以1-2的形式取得领先。红牛车队的德国车手维特尔获得F1中国站冠军。这已是中国站6年来的第6个“上海先生”,也是维特尔第二次获得分站赛冠军。  相似文献   

7.
车市荟萃     
《时代汽车》2012,(4):116-117
英菲尼迪将量产FX维特尔特别版 继日内瓦车展上展出跑车型豪华SUV FX维特尔特别版后,在新赛季F1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英菲尼迪全球品牌大使、卫冕世界冠军维特尔驾驶红牛赛车取得佳绩,使FX维特尔特别版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费超 《汽车与运动》2013,(12):18-18
舒马赫统治F1的那个年代被不少非舒迷讽刺为垃圾时间,然而1O年后,这一切似乎又再度重演,只不过主演已经换成了更年轻的德国人维特尔。凭借着压倒性的优势,维特尔在印度站提前获得了本赛季年度车手总冠军,而他也追平了普罗斯特的总冠军记录,直逼方吉奥和舒马赫。2013赛季尚未落幕,但红牛无法撼动的优势让奔驰、路特斯和法拉利3支尚有资格向红牛发起挑战的车队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投到了新赛季——他们已不做无谓的进攻了。虽然技术规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奔驰车队的罗斯一布朗就认为红牛和维特尔在2014赛季或将延续不可阻挡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ERIC 《车时代》2010,(12):214-217
在排位赛中,威廉姆斯车队的德国车手胡肯伯格成为了最大的黑马,他在最后时刻突然爆发,出人意料地拿下了杆位,而红牛车队的韦伯和维特尔分列第二、三位。这样的“突然情况”相信在场的观众都会满脸惊讶,但大多数人都并不看好这位德国小伙子能在正赛中再次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的比赛终于开始好看了,因为一切都变得不可预知。汉密尔顿在退赛后是这样说的:"今年的冠军争夺战变得艰苦了。"这话用来总结意大利站再合适不过了。法拉利的崛起直接打乱了车手积分榜的顺序,阿隆索再次站到了竞争行列之中,有5名车手都有机会来问鼎车手总冠军,这让后面的5站比赛变得精彩而不可预测。这一战最占便宜的无疑是红牛和韦伯,他们在蒙扎赛道的赛车优势最小,可是凭借着维特尔诡异的停站策略和韦伯  相似文献   

11.
<正>红牛的内讧在F1赛场上不是"前无古人",在这方面迈凯轮绝对最有发言权,而且那二位的名气也要远远超过维特尔和韦伯。这是两个伟大的名字,他们统治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F1赛场;他们也是赛场上的死敌,最后发展到凭借撞车打击对方来获取冠军;他们就是塞纳和普罗斯特。这段历史F1A显然不想被人们记住,尤其是塞纳死后,大家更愿意记住"车神"的辉煌,而不愿提及这段"黑色"的历史。但中国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如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运动》2012,(1):101-101
来自红牛车队的维特尔在2011赛季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传奇记录,提前四轮便锁定了2011赛季F1大奖赛年度车手总冠军,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卫冕冠军。不过维特尔在2011赛季的表现是F1历史中最出色的吗?  相似文献   

13.
三战比赛之后,红牛已经收获了2个分站冠军,1个分站亚军和1个分站季军,这样的成绩让很多车队已经开始绝望了。F1中国站的比赛后,马克·韦伯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很多车手的心声:"在某种程度上讲看到迈凯轮夺冠自然很遗憾,但是我们也不想维特尔一人跑太远。我认为,今天对于F1这项运动是有利的。"而对于其他车队而言,韦伯的话颇有得了便宜卖乖的嫌  相似文献   

14.
《汽车时代》2009,(7):121-121
在上赛季收官阶段,维特尔突然爆发.夺得几个分站冠军,托罗罗索表现得异常活跃。然而.本赛季他们却状态低迷,相比之下驾驶着基本相同的赛车红牛车队却状态良好,这让人很难理解。  相似文献   

15.
4月16日F1中国大奖赛排位赛落幕。赛后有意气风发的,比如红牛二队双双晋级第三节排位赛的布埃米、阿古尔苏拉里,也有蔫头耷脑的,比如梅赛德斯GP的舒马赫,红牛的韦伯。对于舒马赫和韦伯而言,如果不是当初一招不慎……可惜,F1不相信如果!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运动》2012,(1):101
来自红牛车队的维特尔在2011赛季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传奇记录,提前四轮便锁定了2011赛季F1大奖赛年度车手总冠军,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卫冕冠军。不过维特尔在2011赛季的表现是F1历史中最出色的吗?世界各地的赛车迷和评论家们或许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那么就让嘉实多极护赛车手排行榜用数据来说话。  相似文献   

17.
《轿车情报》2012,(5):266-267
4月15日,2012赛季F1大奖赛在休整3周后重燃战火,来到第三站上海。英菲尼迪全球品牌大使、红牛车队卫冕世界冠军维特尔再战“上”赛道,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韩国大奖赛落下了帷幕,红牛车队的维特尔最终凭借稳定的发挥拿下了本赛季个人的第四个分站冠军,并以此超越阿隆索上升到了车手积分榜的首位。当然除了维特尔之外,最大看点自然是2012一级方程式韩国大奖赛大使的PSY(朴载相)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张鑫 《车时代》2010,(8):222-225
小车队再次成为安全隐患 在2010F1欧洲大奖赛上,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韦伯与科瓦莱宁的撞车事故了。韦伯原本跟随在驾驶着莲花赛车的科瓦莱宁身后,正在伺机超越之际,韦伯便重重撞上了突然减速的科瓦莱宁,从韦伯的车载摄像机画面可以看出,撞车后的红牛赛车车头迅速扬起,甚至已经达到了90度,随后摔落在赛道上直至冲进缓冲区才停下来。  相似文献   

20.
《车时代》2010,(11):210-213
新加坡站比赛在夜间进行,整个赛场灯火通明,犹如节日一般。发车后阿隆索表现非常积极,他采取切线发车把维特尔逼到身后,但维特尔并没有放弃,他努力从另一侧寻找时机,但阿隆索还是成功封住了超车线路,这也为他夺冠赢得好的开始。进入l号弯,阿隆索处在领跑位置,维特尔第二,第三及第四位分别是汉密尔顿及巴顿。而在第五位发车的韦伯表现不理想,下滑到第九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