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主 《公路》2007,(12):188-191
取样方法的选择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和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本文对路面各层次结构的混合料材料的取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无机材料基层、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各自最佳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安全有较大影响,研究融冰雪材料对于解决冬季路面结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相变材料具备储能放热的特性,将相变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可提高沥青路面融冰雪性能,抑制路面冻结,从而提高路面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文章依托河北省某重点高速公路项目,选定适用的相变材料后,针对相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检测了相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各项指标后,确定相变材料的最佳掺量为3.5‰。在冬季雪后试验段现场实测融冰雪效果,采用红外热像仪对试验段路面温度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发现相变沥青混合料路面温度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进一步证明了相变材料的添加提高了路面的保温能力,融冰雪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相变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飞飞 《华东公路》2015,(2):125-126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沥青混合料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材料。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中应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探讨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集料颗粒占体积主导并同时表现出明显时温依赖性的颗粒路面材料,从颗粒物质角度认识和理解沥青混合料,是接近和阐释沥青混合料物质属性和行为特性的根本基础。该文旨在基于非晶物质及其玻璃化转变、Jamming转变模型和颗粒物质理论,揭示沥青路面材料的颗粒物质属性。介绍了颗粒路面材料的概念和内涵,阐释了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物质属性,综述了颗粒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凝练了颗粒路面材料的四大基本特征(几何特征、堆积特征、界面特征和流变特征),并讨论了颗粒路面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可以尝试从非晶物质的角度研究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的行为特性及其对整个系统发挥的作用;对非晶物质的研究宜从多尺度展开并能将不同尺度间关联起来。进一步研究中,还需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剖析沥青混合料Jamming过程中细观结构演化规律,理解沥青混合料流变学行为;从颗粒和尺度的角度,阐释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堆积条件和高效堆积方法,揭示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Jamming的触变机制;研究不同温度、填充密度和受力模式等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流变过程,建立涵盖实际道路使用条件范围的沥青混合料Jamming相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通106线浏阳段大修路段沥青碎石纤维混合料试验路面的组成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介绍,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湖南省的实际惜况,提出改善和提高湖南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路面结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太阳辐射下路面材料反射率是影响路面温度场的重要因素,为了分析路面材料反射率及潮湿状态对路面的降温效应,本文开发了太阳辐射下路面反射率测试仪,并分别测试干燥和潮湿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多孔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多孔水泥混凝土,在太阳辐射下的反射率及内部温度,分析路面材料种类、空隙率和潮湿状态对反射率和内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远低于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密实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均分别高于多孔沥青混合料和多孔水泥混凝土;随着表面水膜厚度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先降低后增大,而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一直缓慢下降;相比于干燥路面材料,太阳辐射下潮湿多孔沥青混合料具有显著降温效应,而潮湿多孔水泥混凝土降温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施工过程和材料生产过程的变异性不可避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存在的变异性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贯穿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始终,对全过程进行控制,根据发现的偏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路面工程质量。本文以沥青拌和机油石比动态质量监控移动平均值控制图为例,介绍了这种沥青拌和机生产动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波对物质的加热特点即是从物质内部向外加热的方式,且其对沥青混合料加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本文将微波这种特有的加热技术引进到路面养护中来,对相同级配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分别多次作用后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分析,总结出微波这种作用方式对路面材料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并与普通热拌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初步探讨了微波这种加热方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多次加热的可行性,颠覆了沥青混合料不能进行多次加热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9.
路面的夜间能见度是影响行车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开发应用具有自蓄能自发光特征的新型发光路面材料对提升路面功能与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SrAl2O4:Eu2+,Dy3+铝酸盐基长余辉材料,并以具有透光效果的环氧树脂作为胶结料设计了一种超薄磨耗层形式的环氧树脂基自发光路面材料,根据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明确了胶结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基于抗折强度与空隙率确定了混合料中胶结料的最佳用量,并设计了6种不同长余辉材料掺量的混合料,测试了室内与室外不同光环境下的自发光路面材料的余辉特性并评价了其路用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结合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1∶0.11∶0.17,且混合料中其最佳用量为9%;自发光混合料的余辉衰减存在前期的快速降低和后期的相对稳定2个发展阶段,并且长余辉材料掺量与余辉亮度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粒径较大的长余辉材料更有利于混合料的余辉效果;不同激发条件仅对自发光混合料的初始发光效果有明显影响,经过快速衰减阶段后不同激发条件的自发光混合料亮度趋于稳定且一致;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表面抗滑性能,并且紫外老化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十分有限;较长时间(7~21 d)的浸水会降低自发光混合料的发光效果,但发光效果不会随着浸水时间的继续增加而持续降低,这是由于环氧树脂包裹长余辉材料而隔绝了水分,证明了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0.
胡卫国  李宇峙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4):156-159,162
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T0719—1993)方法不能很好的与路面实际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情况相符,利用现场切割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可以检验路面铺筑的实际情况,不仅能直观反应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和路面材料的抗车辙能力,还可以反应沥青层与下卧层之间的粘结情况。建议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以沥青路面切块车辙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8,(11)
改性剂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持续性研究课题,其改性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目前"湿法"改性工艺占主导地位,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一种新型环保材料——LM-S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混合料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检验试验路施工质量,验证LM-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LM-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施工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工艺简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克拉玛依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量日趋加大,道路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的迅猛发展对路面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trixAsphalt,缩写为SM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从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如何确保SMA优异路面使用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伟  刘云全  王连广 《公路》2008,(1):180-184
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出发,通过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几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表明,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技术概述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早期破坏严重的问题,利用路面普遍使用的沥青与水泥两大材料,以大孔隙沥青混合料母体骨架为基础,采用灌注改性水泥乳浆的工艺,形成灌注式水泥一沥青混合料。其中沥青属于有机结合料,而水泥属于水硬性材料,灌注式水泥一沥青混合科将二者的性能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在解决路面车辙和水损害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沥青稳定碎石透水混合料用于路面结构基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同时又不降低其结构承载性能。本文基于国外对大孔隙透水材料的试验研究和实际使用状况,针对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的特性,提出了可行的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组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完善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筑路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若加入暂存贮料仓和混合料转运车,可以显著提高路面摊铺质量和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路面等级提高,对沥青混合料、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室内试验也相应增多。过去在试验室试制这些材料均采用人工拌和,既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又对人有害。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混合料拌和机,此机适合试验室使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摘     
《公路》1989,(4)
湖南省从1982年起开展了推广应用“粉煤灰混合料铺筑路面基层”的研究工作,并为此铺筑了不同配合比的粉煤灰混合料路面基层约16万平方米。作者总结了五年多来上述试验路面基层的路用质量、施工特点,并对工程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材料的工程性质,选择出粉煤灰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并测出了粉煤灰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除石灰用量、粉煤灰质量、骨料掺量外,还受施工温度(季节)、养生方法、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质量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混合料质量控制关系级大。文章针对混合料的质量问题对路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确保面层质量的措施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英  梁富权 《公路》1997,(8):40-43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这两新型柔性路面材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推荐了适于半柔性路面材料特点的实验方法,论述了材料的基本物理 性质,并对其强度形成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