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驾驶员对手机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数据,对开车打手机产生的危害及危害机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数理统计理论找出开车打手机的特点和驾驶员存在的共性特征,并通过对开车打手机的现状分析得出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减少其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少驾驶员开车时打手机,有的还用上免提耳机.打手机到底是否影响注意力呢?最好听事实说话. 英美学者刚刚完成了一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交谈的确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对时速96公里的汽车来说,它使刹车距离增加5米,而且驾驶员出错的几率翻倍.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适应性的检测对减少交通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驾驶员适应性研究现状的介绍以及对驾驶员适应性的指标和标准化的分析.提出驾驶员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为驾驶员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医药杂志》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开车的时候打手机,即使是用耳机通话,也不一定比手持手机来得安全。这份报告是由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表的。  相似文献   

5.
在开车过程中,拨打或接听电话的危险有多大?从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有3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开车时打手机引发的,开车打电话导致事故的风险比通常情况下高出4倍,开车玩手机时的反应比酒驾、毒驾还要慢得多。原因很简单,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司机分散了注意力,还要腾出一只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驾驶人在慌乱中往往采取措施不当,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开车打电话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导火索"。究其  相似文献   

6.
张虔 《家用汽车》2007,(5):168-169
各位兄弟姐妹自己问问,有没有在开车的时候吃过东西、抽烟、打手机、气囊上粘香水瓶、穿高跟鞋开车……其实这些不起眼的小陋习有时候可都能酿成大事故啊。危险指数共分1~10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交通事故统计汇总资料和相关性检验,认为新驾驶员培训以及在职驾驶员教育存在着质量问题,分析了管理体制、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各个方面的建议,并提出现代汽车驾驶员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心理咨询及辅导,能够及时调整好其心理状态,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文中通过对驾驶员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现状驾驶员心理咨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共建驾驶员心理咨询室的模式,并通过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职责,进一步确定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公交、出租驾驶员大多实行开车一天、休息一天的营运作业。尤其是出租车驾驶员承包经营,流动分散,工作时间难以控制,开车的一天容易产生疲劳驾车的现象。本以出租车为例,就消除疲劳驾车发表浅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醉驾入刑”宣传工作的深入,很多驾驶员朋友对酒后驾车的危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值得广大驾驶员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1.
行人过街时使用手机会对其过街行为和交通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6个无信号路段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手机时的行为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基于Order Probit回归分析的人车冲突量化模型.结果表明:11.76 %的行人在过街时会使用手机,其中看手机屏幕、打电话和听音乐分别占6.65 %、2.83 %和2.28 %;使用手机对行人过街行为有明显影响,包括行人过街时间增加、过街眺望次数减小等;与不使用手机的行人相比,行人使用手机会有更大的几率与机动车产生冲突,其中,打电话对是否产生轻微冲突的影响最大,看手机屏幕对是否产生严重冲突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要根据各种环境信息来选择、实施自己的操作行为,当碰到一些复杂的、危险的交通场面时,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驾驶员的各种心理特征对安全驾驶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驾驶员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在驾驶活动中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干扰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交通中不同车辆间的相互干扰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混合交通中车辆型号差异、行驶速度差异等产生的相互干扰会导致驾驶人产生安全心理压力,从而出现不安全操作,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通过优化行车环境,加强驾驶人培训和管理等措施,来减小环境给驾驶人带来安全心理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进行大修的高速公路,大多是所在区域的运输干道和交通骨架,交通量往往很大,交通环境复杂,如果对交通组织研究得不够,会导致施工时交通组织混乱,严重影响施进度和施工区的安全,还会造成长时间交通拥堵等被动局面.对高速公路大修施工路段事故原因、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分流的分析,对于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以及驾驶员和施工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对驾驶员心理、生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突发事件下驾驶员行为特征,以及突发事件下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对驾驶员心理、生理的影响,并阐述突发事件下驾驶员操作行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对驾驶员生理、心理及操作行为有一定影响。可为降低突发事件下行车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机定位的实时交通数据采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飞  裘炜毅 《城市交通》2005,3(4):63-68
交通数据采集是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的首要环节,如何通过较为经济的方式及时获得质量可靠的交通数据是当前国内外交通数据采集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介绍了手机定位技术应用于交通数据采集的发展背景和需求,同时介绍了TDOA,A.GPS,CELL ID with TA,Handover等常用定位技术,并对其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了基于手机定位技术的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的关键问题,总结了近年国外高校、交通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成果和项目经验,最后提出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危险货物运输路线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优化危险货物运输路线,在保障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减少运输事故的前提下,确定了影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路线生态环境、人口密集区、交通状况3个主要因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在所选的G108、G210、G316三条翻越秦岭山脉的国道线路中,G316是相对安全的,这与实际相符,说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找到一条最优行车路线,使危险货物运输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女性驾驶员导致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多,由于男女驾驶员在生理心理上差异明显,女性面对突发应激情景处理能力不如男性,研究女性驾驶员应激反应能力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通过自主开发的驾驶应激模拟系统,选用女性被试者进行仿真实验,运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50实时记录心率参数,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出不同应激场景下的训练标准,并与男性驾驶员训练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关键应激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能有效拟合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心率下降的规律;不同性别的应激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突然横穿道路行人为女性驾驶员关键应激源,有显著性别差异;前方视距不良、前车紧急制动应激源无性别差异.对关键应激源场景进行重点训练有助于提升女性驾驶员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农村公路事故率明显高于国道和省道。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故从我国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建设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并借鉴等级公路安全设施设置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审核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对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事故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广泛收集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并深入实地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次数春秋高于冬季,午间、傍晚和夜间相对较高;交通事故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然而事故的严重程度却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天气现象主要有沙漠高温和风沙天气,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主体是汽车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极易导致超速和违规;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沙漠公路上仍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应急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