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日益增大,通航水域的船舶交通更加拥挤,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船舶压港、锚地压船等现象在沿海某些港口较为普遍,给日趋复杂的通航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锚地以及锚泊船的安全管理问题凸显。文中结合海南锚地安全管理现状和辖区具体工作实践,对锚地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锚地定点锚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天津港VTS管理细则和天津港船舶进出港交通流现状,统筹船舶定线制和锚地规划,提出在天津港水域进一步完善船舶定线制的建议.通过分析天津港锚泊状况和天津港的进出口船舶数据,提出优化锚地的具体方案,对锚地船舶进行分类,增加了锚地与航道、交通流密集区的间距,确定锚泊船之间的安全间距,细分锚地、区隔锚位,并为各锚位给出统一编...  相似文献   

3.
锚地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设施。长江口锚地附近水域作为船舶进长江的第一站,船舶在该水域的锚泊安全直接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对长江口锚地使用和管理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影响长江口锚地在资源需求、锚地容量和锚泊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口锚地在管理规定、危险品船舶管理、锚地附近水域交通流的管理以及应急力量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强 《航海技术》2020,(1):13-15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依托深水大港、广阔腹地和便捷交通等优势,曹妃甸港区货物吞吐量迅速增加。在船舶流量迅速增大的同时,锚地容量迅速饱和,船舶压港现象较为严重。为提高锚地的利用率及船舶的通航效率,方便交通管理部门指挥调度,在结合曹妃甸港区现状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锚地的设计和使用情况,探讨曹妃甸港区锚地实施定点锚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缓解镇江过境和到港船舶锚泊需求,分析镇江港沿江锚地现状,对镇江港海船锚位进行评估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锚地实现定点锚泊,扩大锚地供给能力,保障船舶安全锚泊。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锚地选址可以保障船舶锚泊安全性,同时可以优化港口的平面布置,提高港口运营效率。总结解决锚地选址问题的现有方法,分析GIS技术在选址问题中的运用,明确锚地选址影响因素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确定各指标权重值,通过海域适用性评价模型对所有栅格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等约束条件,获得锚地选址的可行方案集,优化比选出最优方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合理、可行,可作为锚地选址优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叶志民  涂铁昆 《水运管理》2005,27(11):26-27
分析厦门到港船舶逐年增加、船舶大型化以及内锚地减少导致船舶港内锚泊困难的原因,探讨厦门港在现有自然条件下规划外锚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沿海港口不断发展,码头泊位数量不断增长,港口配套设施的锚地资源日益紧缺。基于台州港头门港区雀儿岙作业区港口开发的需求,通过假定泊位利用率的方式,估算到港船舶数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及所需的锚位数量,对重点配套的小型危险品锚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底质、交通流、风浪流影响、水深和掩护条件等方面分析,提出2种小型危险品锚地布置方案,并从船舶靠离航程、锚泊环境、与规划衔接角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给出推荐的锚地布置方案,为雀儿岙作业区港口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绥中港近、远期锚泊需求,对锚地周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着科学规划锚地,合理利用锚地水域资源的原则,对锚地规划布置进行优化调整,保障船舶锚泊安全,满足港区发展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丁本领 《中国港口》2013,(12):23-24
<正>一、锚地现状九江港现有姚港锚地和新港游轮锚地,瑞昌港区对面的武穴锚地可供本辖区船舶的锚泊。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均未有锚地,需锚泊的船舶无处可停,只能停在码头前沿或通航水域,严重影响了港区的通航安全和进出码头船舶的安全,现有的锚地已不能满足到港船舶艘次不断增加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急需加快九江港锚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16,(4):33-36
为适应在资源非常紧张的吴淞口锚地的锚泊作业,在长期引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顶流抛锚、顺流抛锚、横流抛锚和大角度顶流抛锚四种锚泊作业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吴淞口锚地船舶锚泊安全以及锚泊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锚地选址时的底质影响问题,对比分析国内外锚地底质研究成果,根据锚抓力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底质条件对应不同船锚类型的锚抓力系数,论述船锚类型和锚地底质对于锚抓力的影响,最终将锚地底质条件按照不同锚型的锚抓力系数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底质对于卧底锚链摩擦力的影响并给出典型大型船舶在不同底质上的卧底锚链摩擦力,说明卧底锚链长度对船舶锚泊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锚地底质的适宜性跟使用锚地的船舶类型、等级、锚型等因素有关,应对使用锚地的船型进行分析论证,必要时应开展锚泊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14.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洋浦港既是海南省航运大港,其防台锚地亦是海南岛优质防台锚地,每年防台期间,来港防台船舶远超防台锚地船舶理论保障数,台风期间船舶险情事故频发,造成了船员人身危险及船舶财产巨大损失。文中就洋浦港船舶防台安全形势及影响防台锚地锚泊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海事部门及船舶解决防台船舶锚地选择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保障辖区防台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黄岩  戴东起 《中国水运》2007,7(7):26-27
所谓定点锚泊制度,是指需要锚泊的船舶提前向海事部门申请锚位,待核准后到指定锚泊点锚泊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抵港船舶数量不断增加,港内锚地锚泊需求大幅增长。锚泊需求与锚地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重庆市长寿港区的通航秩序,提高锚地利用率和船舶调度效率,以长寿港区锚泊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优化改善.对锚地服务船舶的过程中不同服务阶段的锚地进行梯级划分,对不同服务阶段的船舶进行状态划分,从而使不同阶段的船舶与不同阶的锚地匹配使用,提出了一种详细有效的锚泊过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三峡大坝175m水位运行期坝上库区水域各类船舶待闸锚泊的需要,需在坝上库区建设待泊锚地。文章重点介绍了我国首座适应水位变幅达30m的深水锚地,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极度紧张,服务船舶种类多且使用频繁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选型需考虑的相关因素。三峡坝区待泊锚地经过1年多的试运行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完全能适应库区深水及水位变幅条件下各类船舶的安全锚泊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船舶停泊锚位需求与锚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搜集老塘山港区锚地的船舶数据,从船型分布、吨位分布进行规律分析,并将理论与数据相结合,针对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开发新的锚泊技术;开发新的锚地资源;优化现有锚地资源;强化监管技术;协同码头、航道、锚地三方,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姜兴良  禹化强 《水运工程》2019,(10):119-123
锚地是关系水上交通安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规范中关于航道锚地规模、布置方案的规定尚不详实。以京杭大运河湖西航道锚地布置方案为例,总结了锚地选址原则、锚位计算方法和靠泊管理方案。对平原限制性航道的锚泊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平原限制性航道锚地选址应重点考虑锚泊习惯和对外交通条件的结论。在平原限制性航道采用连片式结构和孤立墩式结构的组合方案,能够满足单船丁靠和船队顺靠的使用要求,且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为平原限制性航道锚地的建设提出了新思路,对于类似工程建设及规范修编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