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以广西S216线玉林至博白段公路大修工程为例,介绍了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翻修技术方案,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加铺层的最佳厚度(20cm)、最佳模量(1 200 MPa)、地基最低模量(250 MPa)等重要参数,提出通过设计土工织物夹层来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该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普遍采用"白改黑"方案,其关键技术是如何有效解决反射裂缝的形成。基于"白改黑"的改造方案,对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以确保加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湖北省荆州市沙岑公路改造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板上直接加铺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新型路面结构进行了探讨,介绍了LSPM加铺试验方案、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某一级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调查与试验检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理方案,可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能有效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和提高承载能力、延长服务年限,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文章介绍了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原水泥路面的技术状况,通过对多种沥青加铺方案的比选论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加铺改造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尚未有比较成熟的设计规范和方法。结合上海A6、A30工程中涉及新卫、大亭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对加铺层设计施工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国内同行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道214线结古至囊谦段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实际,分析了旧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阐述了防止加铺层反射裂缝等病害发生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建议对于旧混凝土面板结构损坏较严重,断板率较高的加铺工程宜采用碎石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平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20-123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旧路评定确定力学参数,建立力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探索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结果表明: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适用于整体状况“良”但承载能力一般、断裂板较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并非越厚力学性能越好,随着厚度的增加加铺层应力改善作用逐渐减缓,而沥青永久变形量不断增大;基于经济和力学性能综合考虑,10~12 cm厚沥青加铺层+再生旧水泥基层为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广西沿海高速公路病害情况,结合常用的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方案,从路面结构设计、混合料设计、旧路处治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沿海高速公路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思路,以期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国道322线全州-桂林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实例,阐述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原则,以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国道322线全州-桂林段维修改造工程实例,阐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肇庆市国道G321线高要市小湘至封开涌口段路面大修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路段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案、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国道322线全州-桂林一级公路维修改造工程的维修方案及各种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改造工程完工后的路面状况调查,评价了各种路面结构的使用效果,推荐了适合于广西水泥砼路面改造的路面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湖南省某县境内291乡道公路工程实例,对浆砌石重力式挡墙、纯土钉墙、钻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SMW-土钉-锚索复合支护4种坡体排危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定了SMW-土钉-锚索复合支护土坡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洞诺融江大桥是广西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的重要工程之一。文章通过对洞诺融江大桥的桥型进行多方案设计,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和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这两个桥型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采用了施工工艺成熟、造价低及后期养护简单、费用较少的主桥70+125+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南友高速公路是广西首条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速公路,文章通过分析南友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出现的裂缝、坑槽、车辙及路面沉陷等病害现象及成因,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养护对策及采用的修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电缆防盗的“人防、土防、技防、联防”四种方法,重点研究了当前的电缆防盗的技术原理和报警模式,并结合高速公路现有机电系统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了集电缆防盗、电力设备监控,电力载波、高速公路通信专网等诸多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防盗技术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8.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model is built to estim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pavements using material, 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congestion, usage, and end of life modules. A case study of three overlay systems,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overlay, hot mixture asphalt overlay, and crack, seat, and overlay, is presented. The case lead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less environmental burdens from the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and crack, seat, and overlay options as opposed to hot mixture asphalt while although the results have a high degree uncertainties. The material, congestion, and particularly usage modules contribute most to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ir pollutant. Traffic 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es are sensitive to traffic growth and fuel economy improvement. 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 usage module, especially for the pavement structur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