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汽车前照灯性能检测是汽车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前照灯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中都明确规定了对车辆前照灯技术状况进行检测的技术要求。从车辆检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前照灯检测中,其影响因素很多,检测合格率低,而如何避免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车辆检测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
动态信息     
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流程优化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对2018年印发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技术要求(暂行)》进行了修订。该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决策部署,进一步便利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更好支撑道路运输车辆异地检测和网上年度审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行车过程中手机使用模式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依据功能类型及使用模式将手机操作分为8类,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试验,提取跟车速度、跟车间距、车头时距、横向偏移距离、方向盘转角5项指标表征车辆的横向、纵向运行状态,定义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信息熵、注视点区域分布比例、注视时长、扫视频率、扫视时长、眨眼频率、眨眼时长7项指标表征驾驶人眼动特性,分析驾驶人进行不同手机操作时的车辆运行特性与驾驶人视觉特性,并利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上述指标作为驾驶人跟车行为衡量指标的有效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8类手机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具体手机操作的分心内容、形式和动作时间,对具有相近功能的两两操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手机操作行为对选取的各项车辆运行指标与驾驶人视觉特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对驾驶人跟车绩效影响由大到小的手机分心操作依次是发送文字信息、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文字信息的编辑和阅读等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大于其他手机操作;研究结果可帮助驾驶人明确不同手机操作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云技术     
赵楠 《汽车知识》2012,(12):10-10
其实应用智能行车技术的汽车厂商不在少数,而且在国内有一些厂商已经在量产车型上装备了某些智能行车技术,或者所谓的“云”技术。不过现代的这套BlueLink却尤为吸引我。它包括语音导航系统、娱乐搜索、遥控落锁、车辆状态检测、保养信息提示以及碰撞预警等,有些功能在部分车辆上已经装备。此外BlueLin还集成一项很有意思的智能防盗功能,当车辆被盗时口协助警方破案。系统还使用Geofencing地理围栏技术,当车辆在指定区域或路线外时,还可向车主发送消息告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行车过程中手机使用模式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依据功能类型及使用模式将手机操作分为8类,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试验,提取跟车速度、跟车间距、车头时距、横向偏移距离、方向盘转角5项指标表征车辆的横向、纵向运行状态,定义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信息熵、注视点区域分布比例、注视时长、扫视频率、扫视时长、眨眼频率、眨眼时长7项指标表征驾驶人眼动特性,分析驾驶人进行不同手机操作时的车辆运行特性与驾驶人视觉特性,并利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上述指标作为驾驶人跟车行为衡量指标的有效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8类手机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具体手机操作的分心内容、形式和动作时间,对具有相近功能的两两操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手机操作行为对选取的各项车辆运行指标与驾驶人视觉特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对驾驶人跟车绩效影响由大到小的手机分心操作依次是发送文字信息、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文字信息的编辑和阅读等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大于其他手机操作;研究结果可帮助驾驶人明确不同手机操作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车辆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需要确保车辆装配正常,还需要确保各个零件功能正常才能确保车辆正常下线。传统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需要人为的对车辆的识别码、车载终端的各路参数进行人工记录和比对,再将参数录入后台系统,耗费人力较多,检测耗时也较长,车辆下线检测的效率也较低。同时,通常的下线检测过程中,未对车载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判断,如果将问题车载终端装车下发,会导致监控平台无法对该车辆进行正常监控,存在安全隐患,也不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增加售后维护成本。基于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终端下线检测系统,实现了新能源车辆在出厂时,通过检测时,由检测人员操作该系统来查看终端工作状态,系统自动根据终端返回平台信息判断该终端工作是否正常,然后把结果反馈至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关于增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机构的通知》(全许办[2014]15号),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获得多缸柴油机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资质。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此前已承担了单缸柴油机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工作。近年来,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不断建设和完善多缸柴油机的检测能力,此次新增的多缸柴油机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扩展了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的检测范围,将更好地为相关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速度分类算法的交通事件实时视频检测方法,并对交通量检测方法、车辆跨道处理、速度检测、交通状况检测及交通事件识别等进行了研究.在车辆检测与跟踪的基础上,可实现车辆停止、慢行、车道变换次数和车流拥挤等交通事件识别功能,通过自动检测车辆避障、车道变换、超速、慢速、停止和交通阻塞等事件,获得交通流量、占有率、排队长度、车型和平均车速等交通参数.与传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相比,具有直观方便、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手机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甚至驾驶人驾驶时使用手机造成分心驾驶,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束手机使用的法律、教材种类繁多,但对使用手机对驾驶人视觉及操作的影响缺乏了解。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停留在通过问卷和蹲点调查进行驾驶使用手机现状调查分析,或通过简单的驾驶模拟试验来进行特定行为特征分析的程度,我国驾驶员在真实驾驶状态下的驾驶使用手机情况和行为特征尚无明确的研究结果。本文依托上海自然驾驶研究数据,利用23名驾驶员2013年的115次出行数据对其驾驶行为特征与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被试驾驶员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为发送短信、通话和阅读,三者还对驾驶员的视线分心影响最大,达到最高的平均视线偏离时长;在操作分心方面,发送短信具有远高于其他功能的双手占用率;手机使用对于驾驶速度的波动和车辆在车道内的横向位置波动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自动事件检测方法的检测率(DR)、误报率(FAR)和平均检测时间(MTTD),对于提高事件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在分析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并给出一种检测算法。算法以在路车辆上每部手机的定位数据为基础,由此获取平均速度、速度标准差和速度变化系数作为特性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实现高速公路事件的自动检测。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计算机测试应用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其主要功能包括汽车检测功能,标准设定功能、数据检索功能和设备标功能,具有检测方便、同一时间检测车辆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连接好故障诊断电缆且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借助VAS5051的故障诊断总线,在车辆自诊断操作模式里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即操作者与车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可以在对话界面中选择(希望检测的)车辆系统。连接好车辆和检测仪之后,可以在对话界面里打开可能的故障诊断功能。例如,追溯测试结果或者执行某一最终控制(Final control,最终控制,执行器)诊断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寻地磁传感器在车辆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利用车辆通过时所引起的检测区域的磁场强度扰动,用自主研发的单轴地磁传感器获取和处理Z轴方向上抖动幅度大于指定阈值的地磁信号,研究了基于固定阈值的状态机车辆检测算法,对路段车辆进行检测,并获取车速、车长、车流量等信息,建立磁场能量与车长车速比值的关系模型.通过南京市江宁区某公路上的实验,并利用现场录制的视频作检验,结果表明,基于自主研发的单轴地磁传感器可以实现路段车辆98%的检测率,并有效获取车辆的车速、车长等信息.通过分析得到的磁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可以用于多个地磁传感器进行车辆检测的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14.
3.在ESP系统中,检测车轮侧向滑移量的是()传感器。A.横向加速度B.横向偏摆率C.转向盘转角D.车轮转速4.当ESP检测到车辆侧向滑移时,ESP即向发动机控制模块发送一个信息,请求利用牵引力控制系统中的发动机转矩控制功能()发动机的输出转矩。A.稳定B.增大C.限制D.减小5.如图3所示,当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向ESP控制单元发送一个驾驶人想要朝方向A的转向信号,而横向偏转率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开始按方向B打转,同时车辆前端开始向方向C移动时,ESP控制单元将得出车辆()的判断,ESP系统即利用ABS一TCS系统中已有的主动控制功能,向车辆…  相似文献   

15.
林跃 《天津汽车》2007,(4):13-15
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某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ECU、AT和AMT变速器TCU、整车防盗设备IMMO、乘员保护系统SRS及ABS防抱刹车系统控制单元的型号,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各种电控单元的故障诊断、实时参数测量和执行器测试等功能。此检测系统在该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表明,其可作为车辆下线前车载电子器件是否正常工作的判断依据,并可同时提供车辆车况跟踪、统计和分析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和总结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车辆油耗检测仪器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油耗仪的研发水平及其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和显示技术,研制智能型汽车油耗检测仪器。根据汽车油耗智能检测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确定油耗检测方法,建立油耗检测系统数学模型,配合硬件部分控制电路编写控制软件,完成对油耗的智能化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是机动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机动车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障。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机动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噪声、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为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道路运输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维修企业车辆维修竣工检测,还是汽车检测站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或综合性能检测,都需出具车辆检测报告单。不论是维修企业质量检验员,还是汽车检测站相关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都必须对检测报告单进行审核。作为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必须认真审核车辆检测报告单,以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车辆检测报告单审核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湖北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为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检测站是从事机动车检测评价工作,出具公证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的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技术保障,为车辆技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执法凭证。因此,必须加强对机动车检测站的管理,规范机动车检测工作行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验结论真实可信、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以下简称GB18565)中对车辆动力性检测所用的底盘测功机从结构尺寸、控制精度、检测程序、判定限值和校正方法等都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使全国的车辆动力性检测有了统一和规范的检测方法。经过近期的实践摸索,现对底盘输出功率校正系数谈些认识,并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