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军  孙亚琦 《公路》2004,(5):10-13
详细分析了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筋处理路堤软基采用承载力分析模式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离心模型试验方案,对不同布置方式、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研究,得出土工合成材料处理的主要作用是使过渡段路基台阶型沉降转化为沉降坡差,而不是降低沉降至某一值,并且得出上部密长的半断面布置为最优布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刚性面板加筋挡土墙的变形特征及其内在破坏模式。试验程序包括设计加速度条件下正常工作状态的模拟和极限加速度条件下极限工作状态的模拟,就挡土墙面板侧向位移和加筋材料的应变进行了实时测量;并测量了极限状态下模型剖面的位移标记的变形,从而获得了极限工作状态土体滑动破坏面的位置。试验结果表明:(1)加筋土挡土墙所发生的侧向位移量远小于无加筋挡土墙的位移量,并且加筋层竖向间隔越小,加筋层越密,相对侧向位移量越小,加筋效果越明显;(2)整体式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土墙的性能优于一般的分离式刚性块式面板加筋土挡土墙;(3)加筋材料有从回填体中被拔出破坏的可能性,因此,加筋风积沙挡土墙内部稳定性校核时,需要验证抵抗这种破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室加筋边坡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进行了考虑加筋量变化的大模型对比试验研究,对边坡变形、加筋边坡中土体受力特征以及加筋体中土工格室本身的受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与一般平面型土工合成材料通过材料与土的摩擦力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不同,土工格室加筋边坡主要是依靠土工格室对土体的约束作用来提高边坡稳定性,加筋区复合土体整体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能够完全满足模型相似律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基于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结构,研究加筋风积沙挡墙的变形、加筋材料的应变分布等加筋风积沙挡墙的工作机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加筋层竖向间距越小,加筋效果越好;加筋材料合理铺设方式应为从回填区底部至上部使加筋材料长度由短变长;同一加筋层拉应变呈中部大、两端小的分布形式。此外,在进行加筋风积沙挡墙的内部稳定性验算时,应注意加筋材料被拔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粘性土加筋土界面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折。研究表明,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与试验方法、剪切速率、填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紧密相关,从而为加筋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支挡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加筋土挡墙工作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能够完全满足模型相似律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应用于粉煤灰加筋挡墙研究中。试验基于整体刚性面层加筋土挡墙结构研究了粉煤灰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筋材中的应变分布、粉煤灰加筋挡墙的变形。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所发生的侧向位移量远小于素土无加筋挡墙的位移量,且加筋层竖向间距越小,加筋层越密,相对侧向位移量越小,加筋效果越明显;因粉煤灰填筑密度较轻,加筋后的挡墙所发生的相对侧向位移量较小,说明加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长荆线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荆线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是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建立的全国十个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之一。该工点是采用多种土工合成材料,考虑了不同应用条件和加固目的综合性典型工点。本文对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筋土相互作用机理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进行阐述和总结,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土工合成材料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邹前  王诗海  唐咸远 《公路》2020,(9):16-20
为处治修建在膨胀土地基上的桥台台背填土及锥坡开裂病害,以广西钦崇路念文中桥为例,在考虑了膨胀土地基特有的工程特性后,分析了桥台台背填土及锥坡开裂失稳原因,并对桥台填料及锥坡进行处治改造,将台前锥坡挡墙扩大基础改为桩基础,台背填料置换5m深的无砂大孔混凝土,并加强其防排水处理。工后监测表明,经重新设计的锥坡加固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坡体与桥台衔接处路堤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格栅加筋墙的长期蠕变特性,在室内修筑了3台阶模型墙,对该试验的筋带和挡墙进行了长期蠕变试验。针对该模型建立了数值模型,采用粘弹塑性流变模型和粘弹性本构模型分别考虑填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的非线性蠕变性,筋材与填土、填土与面板及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在计算中反映逐层填筑过程,采用增量-初应变迭代法,对加筋挡墙的长期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3台阶加筋墙的长期工作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台背路堤和桥台两者形成差异沉降,桥头跳车成为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对这一特殊路堤病害的成功处治尚不多见。近年来,加筋土结构的柔性桥台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这种结构有可能在根本上防止桥头跳车的产生,但其加筋间距的确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本文对土工织物加筋柔性桥台进行了4组室内大模型试验,对不同加筋间距下柔性桥台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柔性桥台的合理间距为30~50cm。  相似文献   

13.
肖媛媛  徐超 《中外公路》2005,25(4):33-36
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软土地基上加筋路堤的稳定性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在设计计算中如何合理地考虑加筋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文中介绍的设计方法全面地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加筋路堤可能存在的破坏机制和软土地基强度随深度增加的客观事实,给出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措施的适用条件和实用设计步骤。最后结合某高速公路加筋路堤设计,给出了该设计方法的算例。  相似文献   

14.
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扼要叙述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之后,综述了近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在试验研究中所取得的部分进展:膨润土防水垫渗透系数很小,是一种良好的防水材料,其自愈特性取决于膨胀土的性质、厚度、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使用热图解监测法可以监测土工膜焊接的不良接缝,结果准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蠕变特性好,可以在工程中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包裹式加筋土挡土墙的安全冗余,增加工程经济性,在传统包裹式加筋土挡土墙的回折端将满铺拉筋布置为条形拉筋,通过估算及试验研究确定各设计参数的取值,再利用砂箱模型试验分别研究加筋土挡土墙的层数、条形拉筋数量、长度以及布置方式对新型挡土墙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层间距决定着挡土墙的破坏类型,层间距过大导致位移超限,层间距小拉筋断裂也不会立即发生坍塌破坏;②层间距还影响着挡土墙的破坏特征,层间距过大挡土墙出现拉筋断裂即坍塌的破坏特征,降低层数后,拉筋断裂也不会立刻坍塌;③回折段条形拉筋长度主要抑制挡土墙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规模巨大,桥梁基础的安全是公路桥梁安全运营的根本.钻孔灌注桩基础承载能力大、工艺成熟,是公路桥梁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为掌握公路桥梁桩基础受力过程安全与否,需要摸清桩基础受竖向荷载桩侧土接触面的损伤机理.首先构建桩土作用模型,在桩身任意深度处取一微分桩段由平衡条件建立桩土作用微分方程,通过大量桩基工程试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回填材料作用于桥涵台背土压力的分布状况和回填区表面沉降变形特征,从而优选出性能最佳的台背回填材料。首先,推导了台背回填问题的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律;其次,进行了陶粒粉煤灰混凝土、粘性土、风积砂、砂砾和石灰土等几种材料的台背回填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发现:这些回填材料的压缩性由大至小的顺序为:粘土→石灰土→砂砾→风积砂→陶粒粉煤灰混凝土;轻质、高强度、低压缩性的陶粒粉煤灰混凝土的土压力和沉降变形最小;散粒体回填材料的施工压实度对回填区的表面沉降影响显著。结果表明:陶粒粉煤灰混凝土应用于桥涵台背回填工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台背回填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功能,并且利用土力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加宽路基结构中的作用机理,说明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旧路加宽工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黏性土填土蠕变对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土墙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黏性土填土的加筋土挡土墙进行了蠕变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填土蠕变大小对墙体的影响,探讨了填土与筋材蠕变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填土蠕变率大于筋材蠕变率时,筋材在墙体建成后拉力将会持续增大,并不表现应力松弛;随着填土蠕变率增大,墙体水平位移及筋材应变和拉力会随之增大,并且蠕变时间越长,这种增大效应越明显;目前实际设计方法中对填土蠕变影响的考虑不足,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施有志 《中外公路》2006,26(3):255-258
该文通过土工合成材料与不同填料的直剪摩擦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界面特性。并探讨了在直剪试验中,剪切速度对剪应力峰值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