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岩溶区地质公路选线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生态地质综合选线,其主要工作包括遥感照片的采集与判释、地质风险因子及生态敏感因子的选择与计算分析、综合风险因子的空间计算、路线的布设与风险分析等。通过对ArcGIS平台分别对选线地区的植被分布、石漠化指标、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溶岩水体富水性指标进行定量分级,建立了岩溶区高速公路生态本底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最终将生态本底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级,以便于对今后道路工程进行定量的生态本底评价。  相似文献   

2.
新河高速公路的选线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工程建设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条件严重制约道路建设,道路工程与环境如何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满足"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便要求路线设计人员在理念上有"跨越式"飞跃,对高速公路选线各制约因素如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等有充分的认识,高度重视总体设计,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科学决策。以新河高速公路项目工程事例为依托,探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便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路线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品 《公路》2022,67(3):26-31
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难度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技术要求高,设计单位都意识到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目前研究山区地质选线的学者较多,但对于构造地质选线的研究较少。设计中由于对构造地质的认识不足及不全面,引发的设计变更不在少数,凸显研究构造地质选线的必要性。结合罗望高速、金仁桐高速、昆楚高速、惠罗高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质选线的工作核心点,创新性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地质构造类型及构造地质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对其路线方案布置与比选论证过程的叙述,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问题,探讨了如何在兼顾地形、地质、环境保护、公路美学及各方需求的情况下优化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迈进,但由于山区受到地质、地形及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公路选线方案的设计及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特点及原则,然后分析如何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阐述所应用的选线技术,最后实例分析选线方案,以望对后期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场区地形、地貌、地质较平原、丘陵、盆地地区复杂,"地质选线"是控制成本的主要因素。以惠罗高速为例,在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多方案比选,对不良地质采取绕避、跨越、治理等措施,实际应用证明,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京市高速公路网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东南部平原区覆盖到西北部的山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显著条件就是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布线条件相对比较苛刻。本文结合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对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重难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提出建议,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的选用技术指标,意在为以后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布设受限制严格、选线难度大等问题,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择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要点,以柳江经合山—南宁高速公路项目两个局部路段的选线为例,从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和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和方案比选,优选高速公路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山区地形、水文、地质和气候特点,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和选线原则,力求从总体上寻求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安全可靠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川藏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意义,但因沿线地质与地形条件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极端而面临巨大的困难,合理的选线方案无疑是川藏高速公路成功修建的最重要前提之一。以川藏高速公路(川藏界至昌都段)北线为例,采用计算智能辅助选线软件与常规选线手段相结合,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工程难度及可实施性等综合因素,由粗到细遴选出最优方案,供类似项目科学选线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诸暨-永嘉高速公路(以下简称诸永高速公路)为典型的山区道路,沿线地形地质复杂,选线困难。本工可研究充分利用了数字地面模型,对线位方案进行了大范围多方案的同深度比选,同时对高架桥桥型选择、深埋隧道产生的高地应力以及气候对公路营运的影响等细节进行了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2.
以玉溪市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高速公路项目选线为研究背景,对干热河谷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充分分析了地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理念,考虑路线走廊内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敏感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路线比选,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地质情况下的路线选线原则和选线方法.成果可为同类地区地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路线选线工作,结合青藏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分析了青藏高原的建设特点及各种控制因素对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路线方案的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及空间拓展,道路穿越高速公路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说明穿越方案的比选过程,以酒泉市飞天路穿越G30连霍高速公路项目为实例,根据施工工法、高速交通保障措施、地区施工技术力量、项目施工社会矛盾、工程造价等因素对穿越方案的影响,同时结合场地现状设施及地质情况,对其进行了多因素综合比选,最终选取了与之相配的路改桥方案。所得结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稳步发展,设计阶段的路线方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至关重要,路线设计不仅应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更应结合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因素进行论证。本文主要站在投资者角度,结合广西某山区高速公路的多种方案,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并结合路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对路线方案进一步比选,以确定最合理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路线形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也对部分指标提出了限值,但大多集中在下限值的研究及限制上,对指标多优于规范一般值的平原区高速公路的研究较少,对其指标上限的取值依据不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对其2009—2014年事故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事故集中路段的鉴别,发现平原区高速公路影响交通安全的线形指标主要为小偏角、大半径、长直线、长曲线等,并从这些方面建立了线形指标与事故率间的关系,为平原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为背景,在路线方案拟定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选和优化,提出了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主要方法。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工程造价和后期营运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以及平原地区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已经少之又少,而偏远地区的山区新建高速公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云贵地区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较多。以云南东川格勒至巧家葫芦口高速公路为例,分析、探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选取需要考虑的因素,为在该类地区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与国外高速公路相比较,我国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高度明显偏高,如何降低路基填筑高度,是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研究的问题。渗透排水技术的应用是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突破,它运用水的自然渗透原理,打开了雨水的入地之门,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平原区高速公路下挖通道的排水问题,对降低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有重大影响,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的工程实践,通过对渗透排水系统的原理、结构组成等进行了阐述,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薛志明  李莉 《公路》2013,(1):171-177
通过宝天高速公路牛背~散岔段工程设计的实例,概要介绍了与选线有关的地形、地质等方面的因素,详细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时路线方案分析、比选及确定的研究过程,对同类型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