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视频图像检测裂缝是当前路面病害检测的主要手段。为解决路面裂缝检测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裂缝识别可靠性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方法。首先对基于面阵CCD相机图像裂缝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图像自动匀光技术解决不同光照条件下图像一致性输入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电子印相机原理的路面图像快速匀光算法,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路面裂缝图像处理策略并设计了路面裂缝图像处理流程;最后,对一组由面阵CCD相机获取的路面图像按照该方法进行路面裂缝检测试验,验证了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有效、及时地收集路面损坏数据是进行路面维修管理的基础.文章阐述了一种路面损坏状况的自动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CCD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可进行裂缝类型的区分与严重程度的辨别.  相似文献   

3.
于明明  张杨  陈涛  徐志 《公路》2023,(3):383-388
路面内部隐性病害的发育、发展具有隐蔽性,而当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评价指标和标准。依托溧马高速路面养护维修工程,通过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路面隐性病害识别与评价研究,建立了路面内部典型隐性病害标准图谱,提出基层损坏状况指数BPCI及分级标准,并给出了不同等级路面内部隐性病害养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探地雷达可高效准确识别路面内部隐性病害,识别精度可达90%以上;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基层破损状况指数BPCI,用于评价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是可靠的,其探测结果可为路面内部隐性病害检测定位和沥青路面的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VB为基础,开发了一种路面破损数据采集与评价系统,该系统以CCD摄像机所采集的路面图像为工作对象,强调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机互动。根据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具体的设计,并阐述了图像显示、图像放大和恢复以及路面损坏范围确定和多边形面积计算等主要关键技术的VB实现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数据采集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大量桥梁设施从建设进入运营期,桥梁结构损坏反复维修,桥梁设施损坏的跟踪记录、设施损坏状况的精准检查与定位越来越重要。以序列影像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通过全景图像拼接技术,搭建基于真实场景的三维模型空间。通过损坏图像的位置匹配、表观损坏的识别分析,完成了桥梁裂缝、麻面等表观损坏巡检数据的记录及比对。以东吴大桥和道冠山大桥为例,通过实际建模及数据分析,确定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主要精度及具体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未区分沥青路面11大类损坏类型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赋予各类损坏类型固定权重问题,通过对多条不同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对路面损坏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有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等,采用客观赋权法根据贡献程度依次对各种损坏类型赋予不同权重,有效地区分了其对路面损坏状况的影响程度。据此权重修正的方法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表明,该结果不仅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路面损坏程度,还揭示了修正前评定标准计算方法隐藏的破损严重的路段,有利于提高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针对性及准确性,可为评定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公路养护管理需要,研究了路面图像处理和损坏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沥青路面损坏模式识别方法,解决了多种损坏类型并存图像的损坏模式识别关键技术.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依次分析、诊断坑槽、龟裂、块裂、纵裂和横裂等损坏,然后确定各类损坏的区域、量化损坏面积和长度,计算路面损坏率.实例验证表明,文章所介绍的路面损坏模式识别软件能有效地识别路面的坑槽、龟裂、不规则裂缝、纵裂和横裂,识别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是制定路面养护策略和确定最佳养护时机的前提,针对当前国内对于沥青路面损坏状况评价少、评价指标与方法有待完善和改进的状况,基于沥青路面损坏状况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到沥青路面评价中。选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状况、裂缝状况、坑槽状况和修补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同时按未确知测度大小及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出沥青路面损坏状况级别及损坏严重程度排序情况。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理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值得在沥青路面评价方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惠清高速公路通过引入路面智慧监控咨询单位,采用无核密度仪、激光纹理仪、信息化监控技术、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红外热像技术等开展原材料、施工过程、工后路面渗水状况及均匀性等快速无损的智慧监控技术应用,以保证路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相比常规的点状、损坏检测,采用智慧监控技术,路面质量监控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该技术可全面、快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面损坏状况快速检测设备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即使管理部门采用先进的路面损坏状况快速检测设备对路面进行检测,也仍然采用传统的病害分类方法对路面破损进行评价,无法快速对检测数据直接进行分析。因此研究裂缝率与路面损坏状况之间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强  卜凡民  任洪鹏  巩建 《公路》2023,(9):395-405
公路和城市道路最主要的路面损坏类型是裂缝类病害。能否准确识别,尤其在众多路面信息图像中高效甄别各类表观病害,为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养护科学决策和路面病害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是当前领域研究的重难点。为此,对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裂缝长度类和龟裂、破损板面积类等典型裂缝类病害几何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自动识别裂缝样本标注方法,构建了路面裂缝目标检测样本库,包含沥青裂缝长度类图像样本6 311个、龟裂面积类图像样本4 086个、水泥裂缝长度类图像样本37 945个、破碎板面积类图像样本7 310个。基于Faster-RCNN进行训练验证,开展路面裂缝目标检测并实现自动识别。利用北京市政道路2 000 km路面图像进行试验验证,并与路面裂缝Unet分割自动识别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展路面裂缝目标检测可通过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召回率和准确率,其值高达85%以上,自动识别运行效率为12.3帧/s,与Unet分割自动识别方法对比更接近路面裂缝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CPM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与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定勤  梁平安  潘玉利 《公路》2006,(8):185-191
结合浙江省公路养护规划与计划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与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CPM S)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基于CPM 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和年度养护计划的编制方法。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况快速检测方法及装备、路面损坏图像自动处理、模型参数的取值与标定、养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年度养护需求与养护计划。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某高速路段为研究依托,采集相关的沥青路面表面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后再通过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自编码模型对路面图像是否含有表面横缝进行识别,并对模型识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图像特征,在样本不均衡的条件下对表面横缝依然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4.
路面裂缝自动检测对于路面养护管理、路面性能评价与预测、路面材料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快速、准确、全面且稳定地识别路面裂缝一直是个难题.为此,对路面裂缝自动检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以图像增强和去噪为目的的预处理方法,基于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种子生长的空间域识别算法,以小波变换为代表的频域识别算法,基于有监督学习的识别算法及其他裂缝识别方法;指出既有裂缝识别算法存在易受光照和油污等因素的影响、裂缝识别图像连续性差和识别速度和精度较低等不足.最后,提出综合考虑边界和区域特征消除纹理和噪声干扰、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设计优化识别算法和基于三维图像进行裂缝识别等研究展望,为裂缝自动识别算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获取路面图像中,由于背景光照不均匀以及存在着一些路面噪声,给后来的图像分割及识别带来了一些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增强方法,用来消除背景光照不均匀,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对消除图像不均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蒋彬  刘淑荣 《东北公路》2002,25(3):19-21
本文介绍了基于摄影和摄像技术路面破损自动检测系统组成,对路面破损图象压缩,路面破损识别研究现状在路面破损自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现有路面破损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路面破损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行标准关于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方法过于笼统、对修补类病害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修补类病害的权重,提出了路面破损率代表值的概念,以此为基础评价路面损坏状况,结合评价单元百米分单元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结果,准确甄别出了路面损坏较严重的路段,并能快速地确定损坏路段的区间位置、损坏类型及损坏面积。新评价方法概念通俗、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易为各类公路工程工作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为调研汽车使用路况,真正了解现场路面信息,研究了基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的路面等级便捷识别与划分方法。建立IRI识别路面等级的数学模型,通过道路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构建通过样车简配传感器方案及等里程分割方法识别路面等级及其里程分布,结果表明,基于IRI识别路面等级结果与功率谱密度数据吻合良好,所有的技术方法能够快速获取路况及其分布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路况识别技术纵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车辆安全控制系统的目标控制参数在各种路面状况下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不同路况下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应采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也有所差别,本文以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中的ABS和ASR系统为基础,论述了道路识别技术对于车辆安全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道路识别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即基于车辆动力学参数评价的道路识别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并具有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面裂纹检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高速公路路面裂纹检测车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首先是通过对路面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研究设计出路面图像采集系统,然后把数据图像传递并保存在计算机中;基于多种算法进一步提取线性特征识别出裂缝目标,通过对裂缝的长度、宽度进行计算,进而求出裂缝面积等操作,得到比较满意的处理图像结果。结果表明:该装置节省人工时耗,提高了路面裂纹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改善了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高速公路路面裂纹检测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