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顾健  胡伟  彭成明  潘桂林  李明 《公路》2023,(6):128-135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主塔直径3.6 m的钢管混凝土采用大节段浇筑工艺,管内C60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缓冲装置”。最大浇筑高度为43 m,混凝土易离析,浇筑质量控制难度大。设计了内置式与外置式两种防离析装置,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防离析装置在混凝土浇筑质量上的控制效果,建议在大节段钢管混凝土浇筑工艺中采用3 m布置间距的内置式防离析装置,可大幅减小浇筑过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不利影响,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2.
胡勇 《公路交通技术》2010,(1):78-81,97
拱肋高强核心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要求一次成功,混凝土可泵性是钢管混凝土浇筑成败的关键,而可泵性的关键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针对渝湘高速公路细沙河大桥拱肋核心混凝土灌注现状,通过对核心混凝土可泵性的研究,分析钢管拱肋核心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核心混凝土成功灌注的影响,以期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乐永  颜智法  张愉 《公路》2023,(6):20-27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 300 m的双塔双跨吊悬索桥,主塔高350 m。该桥塔具有塔高、塔顶压力大、结构体量大、基础地质差等特点。为适应建设条件特点,结合悬索桥索塔受力特点,创造性提出了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索塔外部设钢箱结构,内置4根直径为3.6 m的钢管混凝土,通过纵横腹板、横隔板等构件相互联系形成整体。该索塔充分利用了钢管混凝土的承压性能,利用外壁钢板承弯,采用工厂化、装配化快速化建造方法,并利用钢管的约束效果提升了管内混凝土单次浇筑高度,具有轻型化、高承压、承弯强、工效高等优势。该索塔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构件的性能优势,传力途径明确、受力合理,抗震性能优异,拓展了大跨径悬索桥索塔型式。  相似文献   

4.
南昌生米大桥拱肋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昌生米大桥(主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探讨了钢管拱制作及防腐、钢管拱拱肋大型膺架整体吊装架设施工方法、钢管拱拱肋焊接、钢管拱内混凝土配制与现场浇筑、钢管防护涂层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拱肋钢管制作对材料的要求,钢管制作工艺,焊接与防腐技术,钢管拱肋的安装与合龙,钢管混凝土浇筑技巧,桥面系及拱上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李海龙 《隧道建设》2010,30(6):712-715
以深圳地铁3号线老街站换乘综合体及上盖物业楼工程施工为例,介绍钢管混凝土柱柱芯C8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通过现场高位抛落免振原位模拟实验及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多次试配,总结出适合高位抛落免振浇筑工艺的C80高性能混凝土各指标参数。解决了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数量多、长细比大、作业环境复杂等制约柱芯混凝土浇筑的难题,进而保证了地下大型地铁结构与地面高层物业楼同步顺利、优质地完成。  相似文献   

7.
以刘家峡黄河大桥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介绍了桥塔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和施工方案,制定并实施钢管混凝土在拌和、泵送、浇筑振捣、施工缝处置等过程中的控制要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刘家峡大桥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推广应用和迅速发展。钢管混凝土拱肋是这种桥型的关键性的主要构件。通过工程施工实践,对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计算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昆明某超深基坑围护工程,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超过96 m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中大体积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点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结合理论分析,对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过程控制以及浇筑异常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结果表明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需规划好混凝土罐车运输的交通路线,以保障浇筑不中断;并且首灌混凝土方量也需要进行计算,保证浇筑底管埋深不小于2.5 m,确保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江汉三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市江汉三桥主桥系单孔净跨为280.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系杆无铰拱桥,桥型新颖、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方法。简要介绍江汉三桥主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钢管拱桁架节段吊装与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工艺。该工艺取得了圆满成功和较好经济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管节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性能控制难度大及管节浇筑参数控制严格等难题,节约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针对深中通道沉管管节特定的结构型式,结合预制场选址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智能化浇筑工艺。该工艺在研制智能浇筑台车和折臂布料机的基础上联合“BIM+物联网+智能传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实施效果表明,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智能化浇筑工艺减少了浇筑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风险及机械伤害,有利于提高管节预制质量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南昌市生米大桥主桥为2×228 m双连跨钢管拱,其混凝土的泵压工艺为钢管拱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介绍钢管混凝土泵压工艺。  相似文献   

13.
单宏伟  韩大章  陈岳 《上海公路》2012,(2):32-36,45
洛社大桥为无锡苏南运河(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一座桥梁,其主桥为112 m跨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主桥施工先采用陆地支架及水中大节段浮吊相结合的方法安装系杆拱骨架,而后拱肋和系杆混凝土浇筑、后续上部结构安装采用无支架方法施工。就此介绍了该桥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成君  张立  周丹  范亮 《公路》2022,67(2):125-129
装配式组合结构先后浇筑混凝土时变收缩产生界面损伤影响结构整体性能.通过预留孔栓钉推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后浇筑混凝土损伤形式.提出结合当量温差归一化时间温变曲线模拟混凝土界面不同时间差的收缩影响,研究了浇筑时间差分别为7d、28 d、90 d、180 d和365 d时,10年间界面由于收缩导致的力学损伤.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5.
韩玉 《桥梁建设》2015,(2):19-25
为研究如何减小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脱空问题,依托主跨530m的合江长江一桥,设计并完成了2条长达50m的大型钢管模型对比试验,试验中分别采用常规和真空辅助灌注工艺完成钢管混凝土的灌注。通过对试验管的超声波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和将试验管剖开直观对比观察管内混凝土,证明了真空辅助工艺的有效性;摸清了其工作机理;发现了原设计真空辅助工艺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将改进后的真空辅助灌注工艺应用于依托工程,真正实现了全过程真空辅助灌注施工。试验及实桥应用证明:该工艺保证了管内混凝土灌注阶段的密实性,并大大减少后期脱空范围、显著减小后期脱空深度,效果良好,获得了发明专利,已推广应用于3座特大桥。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肋施工阶段受力与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波 《中外公路》2015,(1):134-138
向莆铁路尤溪大桥为一座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结构刚度大,跨越能力强,但拱肋结构的形成过程体系多变,受力复杂,为了研究该桥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肋的内力和稳定性,建立了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截面和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的形成过程。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弦杆钢管内灌注混凝土的顺序对弦杆应力影响不大,拱肋外包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案对混凝土的应力有较大影响,该桥三环浇筑方案外包混凝土没有出现拉应力,实际施工中应确保每一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段混凝土的浇筑同时进行,尽可能达到实际施工与计算模型两者吻合。施工过程中钢管骨架最大悬臂阶段及钢管骨架合龙灌注混凝土后的稳定系数均大于4,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谢灿荣  何建乔  周邦鸿  李威 《公路》2023,(11):172-175
以一座主跨336 m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分析自密实无收缩管内混凝土设计制备以及真空辅助灌注技术的应用效果,建立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风险评价标准,对管内混凝土流动性能、入管温度和排浆操作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同类桥梁管内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连德攀  郭广磊  梅迎军  唐浩  李颖 《公路》2022,67(3):306-311
新浇筑混凝土原材料组成及性能特征对新浇筑-基体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此,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45°Z型斜剪、轴向拉拔夹具,开展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和钻芯拉拔试验测试,研究了新浇筑混凝土粗集料石粉含量、粗集料最大粒径、单掺钢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复掺钢纤维和聚合物对3 d、28 d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及90 d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粗集料中石粉含量在不超过5%的情况下,有助于改善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适当减小新浇筑混凝土中粗集料最大粒径能有效提高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28 d、90 d界面黏结性能;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影响依次为: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聚合乳液改性混凝土;在新浇筑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和聚合物乳液有助于改善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且钢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复掺效果优于单掺,新浇筑混凝土-基体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优劣顺序依次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聚合乳液改性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黄培元 《东北公路》2002,25(1):49-53
本文作者根据施工和监理和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就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艺,浇筑和振捣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同时对一些常用结构的浇筑、振捣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经过工艺试验和实桥施工证明:拱肋钢管内抽真空时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施工方便快捷、达到的真空度高、经济性好,非常适合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泵送工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