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5年是中欧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中欧经贸合作迎来了重大发展.2015年6月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11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就中欧合作对接达成涵盖三个方面的重要共识:包括战略层面的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产业层面对接——国际产能合作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以及地域层面对接——中国-中东欧“16+1”合作与中欧整体合作对接,为下一阶段中欧合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欧盟自1975年建立正式关系以来,已走过了29年历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中旬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时说"中欧关系目前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这是对当前中欧合作关系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3.
王炳杰  刘日 《集装箱化》2021,32(11):7-10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欧班列实现飞速发展,开行数量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6月,我国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经突破4万列,运输货物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运输线路拓展至73条,抵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座城市."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班列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打造"一带一路"交通线路,能够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货物销售渠道,改变传统经济形态.从2011年我国首列中欧班列运营至今,中欧班列已经历10年发展历程.在这1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型企业逐步崛起,经济形式日趋多样化,便捷的交通促使周边经济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为了促进中欧班列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加快推进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厦门正在积极打造一条向西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厦门中欧班列。对厦门港在海陆枢纽城市背景下建设厦门至欧洲波兰罗兹的3种物流通道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性进行分析,提出影响3种运输方式之间替代关系的因素,并创新性地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适合班列运输货物的货值范围,分析适合厦门中欧班列运输的货源和主要货种,为厦门中欧班列的战略定位及市场化运营提供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7年4月15日,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荷兰"号正式开启中欧远洋之行,其所代表的中欧海运航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每年中国对外贸易量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异同点,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环境暴露等级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述,并分析欧洲规范的承载能力计算、裂缝开展宽度计算原理。以实际项目为例,对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配筋和裂缝宽度等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同等条件下中国规范较欧洲规范的裂缝计算值更大但裂缝控制更为严格等结论,为海外项目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双重因素促进下,打通甘肃至欧洲、中亚、西亚、南亚和陆海贸易通道,成功实现我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与东南亚、"一路"与"一带"的三个联通,是甘肃省在铁路国际物流发展中的定位和使命所在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  相似文献   

8.
正两年前,中欧班列时,总共才开行1000列,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突破2000列,其中回程班列达到去程的50%,发展进入"提速期"。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的"天健"轮8月31日从连云港启航,经北极东北航道前往丹麦埃斯比约港。同一天,从日本、韩国过境连云港的集装箱经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搭载中欧班列西行经哈萨克斯坦运往目的地。"冰上丝绸之路"与"钢铁丝绸之路"从不同方向同时向欧洲延伸。而就在几年前,这两条新兴的中欧贸易通道尚罕有中国车船行走。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欧盟自1975年建立正式关系以来,已走过了29年历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中旬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时说:“中欧关系目前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这是对当前中欧合作关系的精辟概括。 今年5月1日有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将从目前的15个增加到25个。这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既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这是中欧双方各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欧盟东扩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归纳起来有“四个没变”和“六个变化”。“四个没变”是:  相似文献   

10.
中欧贸易源远流长,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国,中欧两地每年价值数千亿美金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海运与空运。中欧班列作为我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开通的短短7年里,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本文从"一带一路"视角,分析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包括社会经济、沿线环境、市场化程度、政府政策执行效果、货运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的各项因素,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10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10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16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六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同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公布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对中欧班列发展的首个顶层设计.规划确定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物流大通道和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4个沿边陆路口岸节点,并明确了五年发展目标,即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综合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中欧班列年开行5000列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历史时期,兰州物流通道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其中的问题亦不可忽视一、兰州市向西开放中的物流通道现状1.四大物流通道联动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当前兰州市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南亚公铁联运班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连接了欧洲的俄罗斯、德国、白俄罗斯,中亚五国,西亚伊朗,南亚尼泊尔、巴基  相似文献   

14.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4,(11):31-33
伴随世界造船市场东移以及中国造船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中欧之间原有的海事技术合作模式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以新思维构筑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远海运集团管理的“夏之远6”号半潜船7月27日载着4个天然气开采模块从天津启航,经北极东北航道前往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萨别塔港,之后继续沿东北航道前往欧洲. 这是继7月16日“永盛”号启航北极东北航道后,今年第二艘航行北极航道的中国商船,为我国建立北极航行常态化运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被称为“冰雪丝绸之路”的北极航道,为中欧贸易开辟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2017年中欧班列发展步入新阶段。中欧班列正在成为新时代亚欧国际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陆路运输的"中国方案"自2011年开通以来,中欧班列实现了快速发展。诸多内陆城市乃至沿海港口城市纷纷开行中欧班列,运行效果各异。本文从中欧班列发展现状入手,研判未来发展前景,着力分析中欧班列开行下,内陆城市和港口城市在亚欧物流网络体系中的枢纽节点地位的变化,探讨当前及未来中欧班列的发展对沿海港口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7月2-6日,应李克强总理邀请,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来华进行正式访问.中希双方不仅就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项目正式签署比港股权转让协议确认函,推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收购比港管理局(PPA) 67%股权进展顺利,而且在经贸、科技、旅游等领域签署多份合作文件.在中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掀开了中国与希腊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对于深化中希合作、充实中欧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运》2009,32(4):50-50
中国与欧盟2009年3月31日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中欧海运协定》适用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修改议定书。这一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中欧海运协定》欧盟一方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全部27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9.
关键提示 近两年来,疫情导致全球重要港口拥堵和延误,在亚欧货运市场的大量需求和全球航运受阻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输优势进一步凸显.当前,中欧班列已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助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了较多码头工程,但因对国外规范了解不深入,给施工开展带来很大困扰。以中国码头施工规范和欧洲挤土桩规范EN 12699为例,比较中国和欧洲两套现行规范在码头打入桩沉桩施工中部分条款之差异,主要结果有:1)欧洲规范原则性条文更多,中国规范则有比较细致的定量指标; 2)中国规范很多内容在欧洲规范中属于应由设计方考虑的内容; 3)欧洲规范对打桩监控、试验、记录有系统的规定,而中国规范仅突出记录。比较结果对于我国施工企业开展国外码头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