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郭松龄  邓然  曹锋  王宇航  周扬  彭驰 《船舶工程》2023,(1):33-38+167
对4个钢筋混凝土转接环缩尺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得到转接环的典型破坏模态,并分析试件的荷载-变形关系和钢筋的应变发展规律,考察配筋率对试件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配置了适量的底部环向钢筋时,转接环的破坏模式为延性破坏,表现为混凝土裂缝逐渐从底部向上发展,最终环向钢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当底部环向钢筋配筋率过高时,转接环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增加箍筋对提高试件承载力作用不大,但可改善试件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2.
船用螺旋桨逆向改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逆向工程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将该技术应用到船用螺旋桨改型设计中,突破了螺旋桨的传统设计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叶片数字化模型进行整体扭转变形和翘曲变形实现了桨叶的改型,并结合CFD计算发现这种改型方法对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果显示:扭转变形5°,10°,15°,其效率分别提高了4.3%,6.75%,9.42%。再扭转15°的条件下分别对叶梢翘曲±10 mm,发现翘曲-10 mm时推进效率略有降低,而翘曲+10 mm后推进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胡海舟 《集装箱化》1998,(11):36-37
底横梁变形后,应尽可能使用液压千斤顶或机械装置在不加热状态下进行校正。如果一定要加热才能校正得好,那么只能对损坏部分进行局部加热,温度升高到6.50℃(1200°F)为止(颜色为暗樱桃红色)。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半穿甲战斗部对航母双层板侵彻效应的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并计算战斗部以6种不同攻角侵彻目标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攻角对战斗部侵彻航母双层靶的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初始攻角增加,战斗部的靶后余速下降,当初始攻角为20°和25°时,战斗部未能穿透航母的吊舱甲板.战斗部撞击吊舱甲板的攻角相对于初始攻角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战斗部对吊舱甲板的侵彻能力.战斗部对目标的侵彻破坏模式均属于延性扩孔和冲塞破坏模式.战斗部侵彻航母双层靶的过载较大且高过载持续时间长.当攻角大于10°时,战斗部在侵彻第1层靶板时,横向过载比较明显,导致战斗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形,这些因素给战斗部的结构完整性、装药稳定性和引信可靠性带来严峻挑战.该研究可用于指导半穿甲战斗部设计及其毁伤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5.
线加热有许多其他名称,例如热线弯曲、火焰弯曲、回火加热、线弯曲、平面加热和水火弯板等。无论叫什么,其原理都一样:钢板局部加热所产生的应力,使钢板局部收缩,产生永久变形。从40年代起,人们就使用线加热来矫正钢结构的变形,通过加热钢板的适当部位,然后冷却,达到消除应力和矫正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海某港池工程12°斜桩桩头断裂的动力响应问题,对斜桩每节桩的桩头进行现场应变监测,利用ABAQUS软件对直桩、6°和12°斜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桩锤质量、桩距进行优化前后的桩顶动力学响应,并得出锤击频率、锤击速度对桩顶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锤击荷载作用下,桩的拉、压应变随桩身倾角的增加而增加,12°倾角产生的拉、压应变峰值最大;增大桩锤质量、降低桩锤与桩顶距离,可降低桩顶应变;桩头应变监测值与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一致;有限元模拟把桩锤的冲击力等效成三角荷载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风、浪、流、涌等多种海洋环境载荷的影响,船舶会产生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升沉六自由度运动,船舶的这种基座扰动进而会导致吊重产生大幅度摇晃。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吊盘式机械防摇方案,并搭建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实验台开展验证实验。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得到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对于不同绳长、不同基座运动条件下的吊重摆角时变曲线。实验表明:在无减摇控制时,主吊索的面外角最大值达到13.6°,面内角最大值达到15.5°;而有减摇控制时,主吊索的面外角最大值仅为1.2°,减摇效果达到90%以上,面内角最大值仅为5.9°面内角减摇也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TIG电弧钎焊试验方法,研究了在TIG电弧加热条件下,焊接参数变化对Al-Si钎料在Q235钢板上润湿、铺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弧时间和电流的增加,或弧长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皆有利于AlSi5钎料在Q235钢板上的润湿和铺展;另外添加合适钎剂对提高AlSi5钎料铺展性能有利;同时表明交流电源时,由于正负极在不断变化,可导致Q235钢板上的氧化膜破坏,使钎料得到良好铺展。  相似文献   

9.
黄一平 《上海造船》2017,33(3):62-66
对于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后产生的变形,船东一般要求不能通过火工的方法予以矫正;而双相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很难控制其变形,双相钢拼板焊接后产生的变形一般用油泵顶或加强筋拉等方法加以矫正,过程复杂。通过介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双相不锈钢上应用热处理工艺进行变形矫正的一些分析与试验,提出矫正作业关键控制要点,为相关建造领域中的变形矫正提供预先理论性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ANSYS-APDL语言,建立了三维移动式钢板高频感应加热成形电磁—热—力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使用线圈单元选取法实现了感应线圈热源模型的移动。文中采用此模型研究了Q345钢板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变形情况,得到如下结论:钢板加热时受热不均匀,加热区上下表面温差很大最后阶段出现端部效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钢板表面瞬时最高温度也增大;加热过程中钢板最大压应力出现在上表面加热区前端,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钢板上表面加热区的前方;冷却后钢板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加热线末端,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加热线中段区域;开始时加热区上翘,已加热区冷却下凹,当热源接近末端时,已加热变形区上翘,钢板经过冷却后,整体下凹;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加热区域Y方向变形 Uy越大,钢板弯曲角度线性增大,曲率半径先减小后趋于定值;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相同实验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安令  曲慧  霍静思 《船舶力学》2016,20(4):469-477
为深入研究环口板加强后T形管节点的抗冲击性能,文章采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未加强和环口板加强T形管节点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确定环口板加强节点受冲击后的典型破坏模态;并通过对变形发展、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的区分、冲击力-位移关系曲线、能量耗散等分析,揭示环口板加强节点的抗冲击工作机理,研究环口板的局部加强作用,确定环口板加强方式的有效性,可为管结构抗冲击设计和加固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Laser-Arc Hybrid Welding,LAHW)技术对6.0 mm厚的AH36钢板进行复合焊接,分析不同激光功率对焊接接头成型的影响,并对最优参数的焊缝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焊接缺陷主要表现为:在激光功率偏小时,焊缝背部不完全熔透;在激光功率偏大时,焊缝正面出现咬边和凹陷;在激光功率为44...  相似文献   

13.
针对E36高强度钢,通过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的变化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若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接过程过大的热输入会造成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的变化,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偏析,从而极大降低了接头的冲击性能,导致冲击值极低,而抗拉强度和弯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辊卷制成形作为船体外板弯曲成形加工的主要方法,影响船体建造的精度和效率。本研究针对船体外板的三辊卷制成形过程,基于ANSYS和LS-DYNA的非线性显示求解,考虑了轴棍-板材的接触问题和卷制成形的力学行为,预测的板材弯曲形状与实际测量数据基本吻合。同时,研究了板材材质、上辊下压位移以及下辊间距等对板材卷制成形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各工艺参数与板材卷制曲率半径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火工矫正是钢结构领域生产实际中对焊接变形进行矫正的常用方法。本文针对钢箱、梁桥和梁板单元件各类变形形式,详细介绍了加热顺序、位置、温度、形状等火工矫正参数,以及不同变形形式下采用的不同矫正方法,并分别对其矫正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对船体结构火工矫正工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火工矫正工艺的热弹塑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板厚及加热速度对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聚脲涂层对钢板抗爆性能的提升机制,掌握背涂聚脲层对钢板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的抗爆动响应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方法]采用LS-DYNA软件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在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失效过程及吸能机制进行数值仿真,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It is well known that Wagner's theory for the impact between a flat body and a water surface cannot be applied to very small impact angles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the trapped air.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impact problem with a small impact angle, 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 owing to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al impact behavior from a trapped-air impact to a Wagner-type impact, we carried out precise pressure and strain measurements by dropping a plate and increasing the impact angle, β, from 0° to 4° by increments of 0.5°.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time histories of the measured pressures were identified as belonging to three patterns: the Wagner type, the trapped-air type, and the intermediate type.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impact process, the Wagner-type pattern was observed near the kee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mpact, with the trapped-air pattern toward the edge of the plate. The Wagner-type pressure pattern dominated with increasing impact angle. Although high peak pressures appeared in the transitional impact process, the maximum strains measured in the plate were not so sensitive to the impact ang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an be estimated by using the average pressure at impact, which leads to a new design approach for small impact angles.  相似文献   

19.
当水下轴承支撑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会产生偏离理想圆形的变形,因而需要考虑变形后的形状来获得真实的载荷分布,或者把轴承套圈视为柔性。针对水下回转轴承内圈与其中空支撑轴结构采用固联装配的情况,分析了海水压力作用下中空支撑轴变形引起的轴承内圈变形,以及由此引起的轴承间隙变化,建立了轴承负荷与滚动体负荷的平衡方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变形后轴承内圈的载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下压力环境下轴承内圈变形后与变形前的载荷分布截然不同。轴承的力学性能下降,将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