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柴油机主要是通过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带动其他部件的运作来获得动力,在活塞的往复作用下,活塞和气缸不断摩擦,但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无法及时被带走,进而造成气缸套环境十分恶劣.在实际经验总结中,造成气缸套发生的拉缸,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就是气缸套内恶劣的高温环境.因此,通过研究气缸套温度场分布规律来优化气缸套的结构设计,进而减少热负荷对气缸套的危害,是很重要的.本文以K98型柴油机气缸套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和ANSYS两大软件,其中,Pro/e软件主要是用来做三维实体仿真,而ANSYS软件则是用来对气缸套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温度场边界条件经验公式,利用有限元法,对内燃机车柴油机气缸套进行了三维温度场热分析,并将热分析结果用于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缸套的工作温度最高达1 073 K,缸套内壁径向的最大变形量为1.8mm,均出现在缸套内壁面的上部区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船用柴油机气缸套穴蚀的现象,分析了穴蚀的成因机理,提出了提高气缸套抗穴蚀能力的一些具体措施,并对船用柴油机气缸套的设计、制造与维修提出一些建议,以延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6300型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300型柴油机气缸套腐蚀磨损严重的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6300型柴油机气缸套的失效机理,然后对气缸套再制造进行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通过实验得出了涂层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穴蚀是柴油机气缸套常见的一种损伤形式。多年来为防止气缸套穴蚀的发生,虽然设计部门采取了不少改进措施,但仍因疏于管理,穴蚀时有发生。本文通过气缸套穴蚀形成的机理分析,对在柴油机的维护管理中如何防止柴油机气缸套穴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柴油机穴蚀产生的原因,从气缸套壁厚的选择,控制气缸套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以及减少供油提前角等方面,提出了预防穴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钢铁件离子氮化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经验,遵照国家离子氮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阐明了气缸套离子氮化的原理、过程、工艺和特点;分析了本厂气缸套离:产氮化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某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裂纹故障的需要,对柴油机气缸套在实船工作条件下内外壁温度分布的测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了测试方案的选择、测试中需解决的一些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法。介绍了所进行的模拟试验、以此为基础而设计的实机测试用的传感器、实船运行时对柴油机气缸套内壁与外壁多点温度的测试及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内燃机气缸套可靠性分析中对温度波及波动热应力的计算研究,推导了计算温度波的变空间步长和变时间步长的有限差分格式,对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解的稳定性和边界条件分解进行了讨论,编制计算程序计算了气缸套的温度波,就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云斑偏析是离心铸造气缸套常见的铸造缺陷,国家专业标准中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分类。本文在参照相关专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以G03气缸套为例,提出了该型气缸套云斑偏析缺陷质量验收的控制标准,给离心铸造气缸套质量验收提供更科学、更严密、更实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12V180型柴油机的汽缸套为例,用有限元法对该缸套进行了动力分析,并对引起缸套振动的活塞冲击力的处理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文从研究缸套计算模型的建立入手,对不同疏密程度网格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比较,最后选定了144个节点的缸套计算模型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对不同壁厚、不同支承刚度、不同O型密封圈刚度和O型密封圈不同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对缸套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柴油机汽缸套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缸套内表面磨损的图像处理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油机内表面磨损的特征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图像边缘提取的经典算法(梯度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等)和小波变换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气缸套内表面磨损检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中建立了柴油机活塞组、缸套三维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仿真模型,充分考虑了活塞组和缸套间非常细薄的油膜厚度并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使得所建立的传热模型和以往的研究相比前进了一大步,更接近真实情况.并结合4135柴油机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实机受热零部件耦合系统三维循环瞬态温度场.同时得出了以前很少人涉及的活塞销座处的温度场,特别是研究了活塞、缸套在周向上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利的拉出咬缸后的活塞、缸套组件,制定了三套不同的方案:利用起吊活塞的专用工具在吊起活塞的同时一起拉出缸套;煤油浸泡法;化学反应水垢结合热胀冷缩再利用自制工具向上顶压缸套的方法。事实证明,第三套方案能够在不损伤机体的情况下拆卸缸套和活塞。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柴油机气缸套支承肩产生裂纹的现象,根据支承肩受力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大量气缸盖结构分析算例特点的基础上,对16V240ZJ柴油机气缸盖的机械应力用三维有限元法在微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计算,在计算模型中,对气缸盖各部分结构都不作替代简化;在边界条件的处理方面,计入了气缸套的弹性,并与刚性支承边界条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求得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与实测完全一致,最大位移误差6.5%,最大压应力误差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