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系统研究了昆明市南过境高架公路西段的岩土工程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对岩土工程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桩尖持力层,并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马鹏  李永奎 《路基工程》2020,(5):202-207
以某陡坡岩堆路基工程的品字型支挡结构为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品字型支挡结构的力学特性。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品字型支挡结构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梁对桩基的变形有协调作用,背坡面的桩基水平应力大于迎坡面,而竖向应力则恰好相反,衡重式挡墙平台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对潜在滑动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品字型支挡结构不适用于治理不稳定岩土体,需对桩前岩土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大型桥梁近接工程为背景,采用专业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无邻近老桩基影响,孔径、孔深、泥浆相对密度、护筒深度及成孔时间是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邻近老桩基的影响下,护筒保护和护筒穿越土层的合理深度是可以将两邻近桩基相互影响降到最...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样本测试数据的实际情况,提出随机加权多项式拟合法,并通过K—S检验法,检验所求概率密度函数正确性。并以吉林某河段库区土工试验、地基工程勘察获取的土工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Bayes推断方法确定岩土参数,通过对岩土参数,包括孔隙比、液限、压缩系数等结合工程类比数据,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K—S检验法,对整体分布特征进行了拟合,对岩土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先验信息,提高样本可信度,得到符合实际岩土参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统计边坡体安全系数,获得边坡体失稳概率,进而对边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中位移反分析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岩土工程中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各种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智能方法、随机不确定反分析方法和位移反分析解的唯一性将是反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风化岩与化岗岩残积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种常见的特殊性岩土。根据文琼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所揭示的地层情况,将钻探岩芯野外鉴别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划分是较为合理的。对花岗岩残积土遇水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及花岗岩风化岩的不均匀性进行论述,分析了形成原因,就公路路基、边坡、桩基等工程在设计与施工中所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岩土预应力锚索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土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滑坡整治,顺向岩层边坡加固,深基坑护壁锚固,海上码头桩基锚固工程中应用,均获得较好的工程效果及经济效果,文中列举几例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北省几条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调查的实际资料,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的特点和边坡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公路边坡治理要重视岩体结构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边坡工程中岩土体参数确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区域内岩土条件的差异性影响着公路建设项目技术标准的确定和投资规模,现有的公路自然区划多以气候为指标划分,在实际公路建设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研究省级公路岩土区划显得十分必要。在充分考虑山东省公路网规划目标及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了山东省公路岩土区划研究框架及指标体系,利用 ArcGIS 技术平台,将山东省按其岩土条件进行区划分区,完成了“山东省1∶200万 km岩土区划图”并对各个分区的岩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说明。研究成果可为山东省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运营养护等的趋利避害及材料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山东省公路综合自然区划图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对我国其他省、区、市开展公路自然区划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评价某高速公路工程潜在滑坡体对桥梁桩基础工程安全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影响冲沟区桥梁桩基础工程安全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即桩基位置、桩基周围弃方弃渣、施工规范程度、监测意识、防护措施、桩周岩土性质、相对高差、坡度、植被覆盖率、日最大降雨量、地震烈度等;进一步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粉细砂软弱地基的特点,采用CFG桩进行处理。以文昌市东郊至龙楼公路为依托,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CGF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现场检测。计算和检测结果表明:CFG桩能有效提高粉细砂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处理效果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桩底锚杆技术及其在基桩竖向承载力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岩土锚固技术,在桩底设置锚杆,采用所研制的传力装置将锚杆与桩顶反力梁相连,使基桩竖向载荷试验过程中千斤顶的压力由反力梁传至桩底锚杆,促进其抗拔承载力的发挥,从而提供所需反力即实现反力的白锚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载荷试验法相比,基于桩底锚杆技术的桩身竖向承载力白锚式测试法可显著减小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且结果较可靠,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沉降控制原则的桩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沉降控制为原则的桩基设计是现代桩基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成果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复合桩基、疏桩基础、减沉桩和桩体复合地基等桩基设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桩基相互作用的区别和各自的原理,以明确其不同概念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桥梁群桩基础承载性能数值计算结果与岩土参数的选取密切相关,为探讨更为符合实际工程地质情况的群桩基础受力计算模式,采用MATLAB编制的改进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遗传神经网络计算程序,建立参数反演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正交设计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求解。基于戛洒江特大桥深厚嵌岩超长桩试桩静载试验的数据,以嵌岩段中风化页岩和中风化砂岩的体积模量Gn和剪切模量Gs为反演参数,以数值计算为正分析,获得合理的参数值并应用于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获取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参数的反演算法,可以获取合理的岩土参数,较好地用于该桥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对群桩基础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83-184,11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需要及时抢救。该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该工程所使用的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其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沙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该方法所用的深层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等软土地基,效果显著,处理后可成桩、墙等。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国标的桩基承载力计算, 英国标准计算单桩承载力是一种半经验-半计算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为有效应力法和标准贯入度值(SPT)法,而这2种计算方法需要结合土工试验参数或者原位试验结果, 并按照规范给出的经验系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 英国标准中的有效应力法对土工试验参数较为敏感, 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变异性较大; SPT法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值较为稳定, 且与试桩结果较为符合, 在工程设计中建议结合SPT计算法, 对有效应力法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的变形特性,在CFG桩内埋设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桩身不同部位应变随荷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FG桩在施加上覆荷载之前就存在初始内应力,桩顶下一定部位存在一初始应变零点;红粘土的膨胀性对CFG桩桩体变形有重要影响,复合地基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内部变形调整;变形稳定后,桩体中存在两个应变零点,拉压区域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8.
该文根据多年实际工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对滨海地区钻孔桩桩端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桩端承载力的工程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指出了目前设计理论计算中对桩端承载力取值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该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该文工程测量数据来自天津地区的大型重点工程,对天津市滨海地区的桩基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对其它滨海地区的桩基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薛煌 《隧道建设》2006,26(6):34-36,81
对复杂条件下建筑物的桩基托换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灌浆加固法、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桩梁法桩基托换的优缺点,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五羊邨过街楼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导洞内进行桩梁法托换的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实现过程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