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建设延伸到山区.优化了路网结构.提高了物流、人流、商品流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但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山区自然环境及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植被损失、水土流失、割断生态景观空间及野生动物的移动通道等等。这种负面影响的结果.往往是恶劣的且是多方面的,甚至某些损失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因忽视扰动土壤的生态管理而导致植被营建失败和成本居高不下的普遍问题,结合我国公路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对路域环境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证,提出了一些路域环境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屠林冲 《交通标准化》2010,(19):105-108
公路的建成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却严重破坏了周围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传统的公路建设只注重公路的技术指标,公路规划、设计多偏重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行性,往往忽略公路路域的生态恢复设计,对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考虑远远不够。因此,路域环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山区公路特点,就如何在设计、施工阶段搞好山区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进行了探讨,提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主要原则、具体措施及技术:  相似文献   

5.
借鉴先进的近自然治理理论,从破坏幅度小、资源再生强、循环利用多等角度,形象提出近自然道路生态内涵;结合水府旅游连接线道路自然生态特性和建设实践,研究探讨道路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关系,从道路设计、植被修复、生物保育、污染防治、耐久性提升、生态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近自然道路生态技术及其实践效果,为今后促进近自然道路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公路工程为样例,将环境空间分为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景观环境等6个层面,通过影子工程法、防护费用法、恢复/重置费用法等评估方法建立生态恢复效益货币价值计算模型,并代入实例工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从而获得评价结果,证明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后将产生巨大的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作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根据项目地区的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案,才能将公路项目建设成为公路与自然和谐相称的示范公路,以达到“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公路边坡干湿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效果,以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路堑岩石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为例,在归纳边坡客土喷播干湿工法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测试分析,对干湿客土喷播两种工法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恢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客土干喷工法相比,湿喷工法具有作业快、生产效率高、初期出苗快、种类多、植被覆盖度好等特点,但初期灌草比例中草本植物出苗偏多,对后期草本向灌木植物演替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干湿两种客土喷播工法均能实现边坡生态恢复,但两种工法的差异性导致边坡生态恢复的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具体的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而言,需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确定适宜的干湿客土喷播工法及相应植生材料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边坡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科学化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泡沫沥青含量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选取了劈裂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残留稳定度和疲劳寿命等6项技术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模型,科学评价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并确定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的最佳含量.结果表明:沥青最佳发泡条件为:温度155℃,用水量3.0%;最佳含水率为6.8%;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体系较为准确、可靠,5种方案总功效系数大小顺序为A3>A2>A4>A1>A5;泡沫沥青含量为3.0%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0.
11.
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公路布局规划"五纵、六横、七条线"公路网主骨架中之纵五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地沙漠化加剧,风沙危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境内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山交汇,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貌单元。气候条件恶劣,多风沙少雨雪,长期以来,由于水力和风力的侵蚀,境内沟壑纵横、地形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来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发展也随之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地区间的联系。然而公路建设为国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原有地区的生态平衡等。  相似文献   

13.
张健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7):166-166,168
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变得越来越强,整个社会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关注,倡导环境保护的呼声也逐渐增大,而环境专业人士也在不断努力完善这个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与措施。对生态公路建设期环境监控与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把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公路建设期的应用作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索其指标的监测技术方法,使用综合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准确性,在此过程当中还结合河北省邢台市的某一生态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有效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程朝辉  衷平 《交通标准化》2014,(3):31-35,42
以福建省东山环岛生态路建设中公路选线为例,选取5个指标作为区域公路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11个指标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权重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系统建模得出公路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最终对东山环岛路选线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出最佳生态选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以辽宁省某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新加料试验以及配合比设计,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完成一条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SMA路面经就地热再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铜黄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开展黄土高原路域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提出黄土高原路域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包括4个中类指标和17个基础指标。四个中类指标分别是:生态工程设计指标、土地资源指标、生物资源指标和科学管理指标。指标体系引入科学管理和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了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和落实,强调生态补偿与治理效果.体现了清洁生产、预防为主、防胜于治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场地生态恢复的综合设计,可以在降低工程造价的条件下实现场地生态条件的持续稳定并为人民群众接受和利用。场地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以此规律指导道路总体方案设计,为场地综合设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青藏高原路域植被恢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利用盆栽实验和野外实验对星星草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和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GC...  相似文献   

19.
可视化综合评价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路面病害的状况。文章探讨了可视化综合评价模块的各个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实现该模块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采用该路面管理系统,不仅给改造设计的工程师们提供了更直观的评价工具,也给高级管理者提供了模拟视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结合长治市长治县某地质灾害治理的实例,通过对具体地灾情况进行详细勘察、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为相关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