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之一。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存在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非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从道德的他律过渡到道德的自律是一种必然。但是,人们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进入道德规范自律性的阶段,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实现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过渡,必须建立道德他律的机制、将自律观念运用于道德教育实践中,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将他律与自律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落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现状的分析,认为礤原因在于大学生虽然有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意识,但缺乏稳定性,不能固定为日常道德行为的目前意识,高校思政工作对此应从改变和调整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从学生的自我道德调节着手,围绕着自我道德评价和自我道德调节能力的形成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塑造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今天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走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青少年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和广阔空间。但另一方面:一些负面影响也使部分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缺失、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已迫在眉睫。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使其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是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高校应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意识.阐释了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定义,分析了加强高校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研究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道德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受教育者是否接受,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只有了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特征,从道德教育接受心理机制出发,才能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7.
道德评价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深层的情感与动机等多个维度,具有内隐与掩饰特点,因此,高校学生道德评价应从目标导向、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多个维度进行理念创新,实现从单一向多元、从封闭向开放、从静态向动态的视角转换,构建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多个新的走向。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汲取国外道德教育智慧,注意培养人们的经济道德,不断开发新型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古今中外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对"道德叙事"的研究与践行,标志着我国德育认识和研究范式的转变。但关于"道德叙事"的研究与实践过多关注了中小学道德教育,高等教育涉及过少,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特定课程指向的具体研究缺位。将"道德叙事"作为一种主流教育方法引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价值意义,文中从5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关于"道德叙事"的课堂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全球化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危机,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迎接挑战,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消除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知识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带来的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阐明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道德构建的四个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树立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监督,制定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加强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是一项战略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如发挥高校优势,加强高校"两课"教育;建构和谐校园文化,拓宽思想道德教育渠道;运用大众传媒和微媒体及自媒体,积极开展网络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活动中深入贯彻德育理念,打造更加科学与合理的德育教学体系。在德育体系建设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德育资源网络体系优化、德育工作体系规范和德育行为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深度打造更加科学与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行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改革,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显著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境界,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和道德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缺失,主要表现为道德目标模糊,道德情感麻木,道德自律缺失。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个层面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树立道德权威、提高失德成本和加强主流意识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宜宾学院唐君教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一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2005年11月19日在宜宾市酒都宾馆召开。这次论坛到会代表共73位,其中港台及国外学者18位,其他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多是具有高级称职在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领域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新的历史时期,道德有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道德建设的加强对社会法治国家的构建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道德的法制化和法制环节中的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两个重要,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萍 《交通高教研究》2004,(1):77-78,81
情感关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视角,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真正成力之所在。阐述情感关注的涵义,分析情感关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情感关注应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引发道德困境的根源在于科学世界观本身。这种科技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科技对道德教育本真意义的遮蔽。《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一书探析科技时代德育困境的逻辑根源,提出走出科学世界观丛林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日下午,郑州公交总公司"传承道德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主题道德讲堂在市交通委六楼报告厅开讲。总公司纪委书记郝惠香出席了道德讲堂,市交通委机关干部、执法支队干部代表及公交公司职工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期道德讲堂。本期道德讲堂由总公司团委副书记张蕾主持。本期道德讲堂共有"省身、唱道德歌、学模范、诵经典、做承诺、送吉祥、诵读‘三严三实'"等内容环节。在省身环节,主持人带领大家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言行现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随后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4月16日-4月18日,在杭州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举行。到会代表180多人,代表了全国包括新疆、宁夏、内蒙等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各省伦理学研究与教育工作者。大会围绕中国伦理学30年中的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教育专题、道德与生活、伦理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