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正东 《交通科技》2012,(5):118-121
针对京杭运河苏北段沿线低等级口门船闸规模较小、周边限制性因素较多、工程防洪等级较高、船闸设计水头较高且常水头与设计水头相近的特点,宝应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通过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采用闸墙廊道短支孔分散输水系统,优化上下游引航道结构型式等工程措施,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改善了船舶泊稳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12-115,243,244
该文以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为例,对船闸输水系统设计中的输水方式选择、灌泄水、船舶停泊条件、船闸通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崔超 《交通科技》2014,(1):132-134
阐述了船闸闸室基坑突发管涌情况的处理方案。通过对宝应船闸7号闸室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管涌现象的研究,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案,经过管涌混凝土封堵、降水井处理以及压浆施工等步骤,有效解决了该种管涌问题。  相似文献   

4.
魏东 《交通科技》2012,(6):21-24
根据船闸闸首廊道混凝土侧壁裂缝这一常见质量通病的性状特点,分析认为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干缩和内外温差引出。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设计、施工缝位置设置、混凝土输送及入仓方式和养护等环节的分析,找出影响廊道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因素。结合目前船闸工程混凝土浇筑的常规施工工艺,提出预防廊道侧壁开裂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宝应船闸大修扩容改造工程底板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探讨了沉降观测后期数据处理的措施,提出了变形观测后期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杨思船闸闸室钢板保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和对策为例 ,叙述各项紧固技术的应用特点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陈红旗 《交通科技》2013,(6):125-128
分析了三角门型闸首廊道裂缝现状,阐述了施桥三线船闸工程闸首廊道仿真计算和优化研究成果及采取的防裂措施.提出了先浇体概念、后浇带改进方案,通过组合使用,有望根治廊道侧墙裂缝.  相似文献   

8.
船闸工程中的深基坑开挖,高水头作用下的基坑渗透稳定是涉及基坑稳定安全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尤为重要。宝应船闸扩容工程紧邻京杭运河,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6m,基坑四周采用上部小直径搅拌桩与下部高压旋喷桩的组合防渗墙施工技术,克服了搅拌桩10m以下水泥含量迅速衰减及防渗墙体下部开叉、错孔等缺陷,开挖表明该法防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内河航运中船闸整体通过能力,基于单航向且每个站点仅考虑一个船闸的情况,对同一条河流上的多个站点,建立了多站点航运协调调度模型,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船闸服务水平等级因子,提出了相邻船闸间的耦合约束。依据苏北运河上船舶的概率统计信息,设计了仿真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显示,闸室平均面积利用率均高于80%,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均在3h以内,对应船闸服务水平达到二级。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某船闸闸室采用中间铰扶壁式挡土墙结构,扶壁以上墙体为悬臂板梁结构,不能承受可能发生的水平荷载,局部受挤靠、撞击受损。经抢修加固,改造为支撑于扶壁上的连续板梁结构,以承受可能发生的系缆力、撞击力等水平荷载。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交通科技》2006,(2):101-103
利用氮化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耐磨性能与疲劳强度,改善耐蚀性能和抗擦伤性,可大幅度提高重要船闸运转件摩擦副使用性能,延长船闸的大修周期。实验及实践应用表明,经氮化处理后的38CrMoAlA钢制作的蘑菇头帽、蘑菇头摩擦副在水润滑状态下可安全运转20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12.
徐兵 《交通科技》2013,(6):122-124
根据我国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建造的广式船闸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船闸的平面尺度,研究了过闸船舶进出闸的运行方式,找出广式船闸闸门和闸首结构频繁被船舶碰撞受损的原因.提出在闸口应用导航墩来延长导航段长度,并优化导航墩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苏禹 《交通科技》2006,(1):85-87
介绍以变频器-PLC为核心构成的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系统硬件、接口组成及系统优点。分析变频器干扰产生的原因及抗干扰的一些措施。通过实例介绍变频调速技术在船闸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紧邻外海的双鱼岛填海工程游艇别墅项目船闸工程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对船闸围堰的总体布置、结构形式以及防渗技术进行重点研究.结合围堰所处的深厚淤泥地质条件,从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拆除便利、就地取材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2种断面型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抛石挤淤堤+堤后防渗墙的方案,丰富了围堰的结构设计类型,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刚 《隧道建设》2013,33(11):908-913
2条平行暗挖输水隧道从北京地铁五棵松站下方穿过,2条隧道中心间距为94 m,隧道毛洞顶部距离车站底板仅3717 m,属于近接施工问题。为了确保输水隧道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安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输水隧道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地表位移和车站顶、底板位移随开挖过程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需要对输水隧道扩大段、注浆通道和下穿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才能确保地表和轨道位移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并提出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两侧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扭矩,需要在车站两侧采用对称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单一供水水源的水质水量问题越来越突出.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分配,打破地区供水限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一定规模的长距离输水工程,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保证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优化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对供水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浙江某工厂的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为例,研究长距离输水管道的管径、管材和安全防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拓 《隧道建设》2014,34(12):1126-1130
岳西—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明堂山隧道下穿横河二级电站的一条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与左线和右线的最小距离为12.4~14.8 m,地质条件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Ⅲ级围岩。为保证隧道近距离爆破施工下穿引水隧洞的安全和稳定,采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开挖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动影响,并在引水隧洞内布置3个爆破监测点,将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介质模型里,质点振动速度与质点到爆源的距离成衰减关系,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速影响控制在5 cm/s以内,其中拱脚影响最大,边墙和拱顶次之,拱腰最小。实测结果与计算规律基本一致,爆破后节点振速很快达到最大,并随时间的增加快速衰减,500 ms后振动波基本消散。研究表明实际爆破采用的炸药当量和爆破方式合理,未对引水隧洞结构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强  刘峰  向华伟  王树国 《隧道建设》2014,34(9):837-843
为了评价铁路修建的可行性及运营期间列车荷载对下伏输水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开展了岩基-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静动力计算研究,分析了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岩基和衬砌的质点最大位移、最大主应力、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列车移动荷载引起的岩基及衬砌结构的最大应力低于材料的容许应力;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征,且同一列车速度时振动曲线特征点的对应时刻基本相当;振动位移的影响深度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衰减完成的时间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输水隧洞上方修建铁路对其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影响甚小,无需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0.
塑料螺旋管是一种管壁结构非常合理的柔性管,用于城市排水工程中,比刚性的水泥管更有利于承受土压力,并且输水能力大,寿命长,施工简便,工程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