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正射影像图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大规模地制作铁路航空或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具有周期短、见效快、节省资金、降低对专门技术设备的需求等特点,能提高信息的现时性;在铁路规划、设计、征地、工务和土地管理中使用数字正射影像图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或航片制作的各类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可为新线铁路勘测设计的各个设计阶段提供更加直观、信息量丰富、地理精度高等的设计所需信息;将设计区域的地面模型数据(DEM)和正射影像迭合在一起,加上设计的各类铁路设备模型,可以实现设计区域的三维影像图,再沿设计线路加上一条飞行路线,即可实现沿设计线路的三维真实景观图。  相似文献   

2.
吕品  白云  裴书琦 《铁道勘察》2006,32(5):36-38
将数字地籍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迭加,形成了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为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形信息。介绍盘锦市城区地籍调查的主要过程,主要内容有:作业依据、航空摄影、控制测量、像控点测量、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制作数字地籍线划图及数字正射影像图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郭良浩 《铁道勘察》2006,32(5):20-25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能生产数字线划图、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立体配对影像图等多品种的摄影测量产品。利用这些产品,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建立虚拟现实的立体图形系统来代替现在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数字线划地图,进行铁路线路选线设计,将为铁路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能生产数字线划图、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立体配对影像图等多品种的摄影测量产品.利用这些产品,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建立虚拟现实的立体图形系统来代替现在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数字线划地图,进行铁路线路选线设计,将为铁路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道部在“十五”信息化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中国“数字铁路”的设想,铁路信息化已经历了初期单机应用、中期网络应用以及目前的控制和决策应用三个关键阶段。数字铁路是建立在铁路信息基础结构上,把铁路车、机、工、辆、行政指挥、运营管理等各部门的海量数据.按统一的地理坐标集成起来,使各级决策层及管理,技术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安优先界别得到铁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部门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使铁路信息有高度临场感、交互方便等优势.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为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源,为决策者及生产指挥提供依据。为铁路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摄影测量基于像片对的立体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多航带、多个模型构成的一个连续测区范围内 ,基于无缝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辅助影像 (Stereomate)构建一个可量测无缝立体正射影像对的思想。该模型是经过几何纠正的 ,能够立体再现摄影时的地形和地物信息 ,具有没有上下视差、方便使用、有地理参考和可量测的特性。该模型可以方便的与GIS系统集成 ,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三维地形、地物量测、公路、铁路设计和像片解译 ,可以对数据采集过程中未采集的地表三维目标 ,如房屋、树木、地质断裂等均可由用户自行采集 ,并且可直接进入GIS数据库。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快捷、真实地再现大范围的三维地形和地物景观模型的实用方法。经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 ,在构成可量测无缝正射影像立体模型的正射影像分辨率和原始像片分辨率近似相同的情况下 ,它的量测精度可以达到用原始像片构成立体模型的立体量测精度。立体观测和影像匹配十分简单 ,可由非摄影测量专业背景的广大用户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本文对可量测无缝正射影像立体模型的生成原理、方法和量测精度进行详细分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用中国铁路综合业务和信息化的需求,十分有必要建设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为铁路提供综合语音、数据和图像的移动通信,满足各部门对调度通信、公务通信的功能需求。本文从中国铁路无线通信的现状和不足、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性、系统制式选择等几方面,阐述了中国铁路建设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从总体发展思路和系统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建设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嘉兴、海盐等地的正射影像图的生产实践,阐述了在Helava系统上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方法和一些体会,同时对易于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网络技术发展为背景,介绍铁路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结合期刊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库建设,分析国内外铁路相关科技文献数字资源的应用情况;提出网络环境下铁路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以及将铁路科技信息服务软件平台建成具有中文全文检索功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铁路道岔岔心测量采用直接丈量法和交点法等人工外业测量方式完成,存在上线难、工作量大、安全性差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1种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的铁路既有线岔心测量方法,包括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取、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建立、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制作、主线和侧线平面中心线提取以及岔心平面坐标计算5项关键技术,旨在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铁路既有线岔心坐标测量。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作业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开展既有线岔心测量,避免人员上线作业,在保证岔心测量精度的同时,可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和铁路既有线作业安全性;基于多角度倾斜摄影制作的真正射影像可有效解决传统正射影像轨道扭曲变形问题,为高精度轨顶特征点的提取提供了良好基础;采用2种不同算法分别对主线和侧线线路中心线进行提取,可减少由单一算法引起的中心线提取误差,提高岔心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