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亚太地区石油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迅猛,2006年中国GDP增长10.7%,印度增长9%,越南8.17%,巴基斯坦的GDP增长率继2005年达到8.4%之后,2006--2007财年预计在7%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GDP增长率也在5%以上。预计在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大约有7个国家的GDP年增长率将在5%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与中国相类似,印度也是以经济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但印度经济改革较迟,从1991年才开始。改革头十二年印度经济年增长率大致在4.3%至7.2%之间。从2003年起经济增速加快,2003至2006年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7.4%、8%、8.5%和9%。  相似文献   

3.
徐路 《海运情报》2004,(10):29-31
由增长的内需和出口拉动的越南经济,从2000年起加快发展。1997年的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了越南经济。该国的GDP增长率,以1997年的8.3%为顶峰,1998年下降为5.8%,1999年继续下跌为.4.8%.但2000年上升为6.8%,2001年为6.9%,2002年达到7.0%。这是仅次于中国的高增长率。尤其是2001年12月美越通商协定的生效大大地影响了对美国的出口,引起了对美国的出口热。另外,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生效和预计近期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将使越南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到2003年止的最近6年间年均大幅增长18%。1998年,越南第一个现代化的由民间营运的集装箱码头越南国际集装箱码头(VICT)投产,2002年年中,Cat Lai集装箱码头开始营运。  相似文献   

4.
钟秋 《海运情报》2006,(4):15-15
日本邮船调查部于去年第四季度发表的报告展望了2015年前的海上货流和2005~2007年的船舶供求。据该报告,了大散货(铁矿石、煤炭、谷物)今后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8%,大幅超过全部干散货的年均增长率3.9%。三大散货今后10年的年均增长率,谷物为2.7%,比较稳定,但铁矿石高达4.4%,煤炭高达5.8%。结果,在干散货的货物构成中,三大散货所占的比例将由2005年的73%扩大到2015年的79%,提高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1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对外贸易大幅下降 2009年上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共完成GDP32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3%,同比稍有下降。其中,上海市实现GDP6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邮船的报告称,三大散货(铁矿石、煤炭、谷物)今后10年的海上货流量年均增长率为4.8%,大幅超过全部于散货货流量年均3.9%的增长率。从三大散货货流量今后10年的年均增长率看,谷物为2.7%,比较稳定,但铁矿石增幅高达4.4%,煤炭高达5.8%。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于散货的货物构成中,三大散货所占比例将由2005年的73%,扩大到2015年的79%,提高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经济在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和美元汇率持续疲软的双重打击下起伏不定。从年初到岁未经济学家们的乐观心态屡打折扣,目前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普遍预测,2005发达国家的经济因受高油价的困扰增速将有所减缓,美国经济增速将由2004年的4.3%降至2005年的3.2%;日本虽有望于2005年改变历时5年的通货紧缩局面,但仍将受困于银行不良贷款和国家债务偏高等问题,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由4%降至2.1%;发展中国家因受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08,(8):10-10
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1%,美国次贷危机仍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但比原先预想的情况要好。 7.9%和10.4% 上半年我国CPI上涨7.9%,GDP增长10.4%。  相似文献   

9.
数字     
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1%,美国次贷危机仍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但比原先预想的情况要好。 7.9%和10.4% 上半年我国CPI上涨7.9%,GDP增长10.4%。  相似文献   

10.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分析人士认为该数据将为中国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信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其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上调了一个百分点至7.5%。世界银行也把其预测数据从6.5%调整到7.2%,新加坡丹尼尔公司的一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国GDP增长8%的希望就在眼前。许多分析人十预测:中国将是最早摆脱危机的主要国家之一,尽管这次经济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一年。在经济方面,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上年增长10.7%,远远超过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7%的增长率。在贸易方面,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已经收到实效。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物流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1~9月,我国GDP增长率已经达到7.7%,第三季度增长率为8.9%,预计全年增长眺的目标可以实现。国内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从一季度的2.2%,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已经收到实效。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物流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1~9月,我国GDP增长率已经达到7.7%,第三季度增长率为8.9%,预计全年增长眺的目标可以实现。国内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从一季度的2.2%,  相似文献   

14.
高增长与通缩阴影 2005:高速增长及其背后因素的分析 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经过调整之后,GDP增长率是9.9%。这个增长背后的一些因素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钢协公布的最新分析结果,世界范围内钢需求将持续增长。据分析预测,2006年全球钢表观需求量将增至10.4~10.53亿t,大大高于2004年的9.72亿t,两年问的增长率为4%-5%。2005年,中国的钢表观需求量持续以极高的增长率增长,达到10%,而2006年的钢表观需求量增长率将会达7%-10%。在世界其它地区,2005年钢表观需求量将与2004年相同。2004年囤积的钢材大量库存在2005年已被大幅度调整。2006年,除中国以外,世界其它地区的钢表观需求量将增加2000-2500万t,而中国钢表观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加2000-3000万t。  相似文献   

16.
《水运文献信息》2007,(9):19-20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走势良好,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的分析称,印度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在亚洲几乎可与中国经济并驾齐驱。2004-2005年印度的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接近7%,2005—2006年超过8%,出口贸易额为660亿美元,占整个经济的10%以上。随着其进一步放松对外贸易的管制,不断深入私有化改革,印度未来的经济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印度港口的瓶颈问题却日益凸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对今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了修订,GDP增长率由97%提高为9.8%。与初步核算数据相比,GDP增加了22亿元.增长速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尽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使用了“当前总体经济情况是好的”这一概括语.但是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3%,远远超过了2003年的267%,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世界钢材需求量从2001年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2002年需求量增长率为4.2%,2003年达到8.3%,预计2004年将达到5.7%。在世界钢材需求量中,40%用于建筑部门,40%用于资本投资支出,20%用于高级耐用消费品制造。世界钢材需求增长前景相当看好,尤其是中国大陆钢材需求呈现出不寻常的强劲增长势头,并且将会持续下去。印度也是一个拥有潜力的钢材消费大国。最近10年里,美国钢材需求量有了很大增长,预计未来10年,  相似文献   

19.
刘征宇 《海运情报》2005,(12):13-13
美国咨询公司Global Insight认为,受消费需求增长放慢和能源价格上扬的双重影响,200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趋缓。2004年全球贸易额增长11.2%,预计2005年增长率将回落至8%以下。2004年全球有形贸易和海运贸易分别增长5%和4.3%,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4.1%和3.8%。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慢,未来3年海运贸易的增长率将进~步下降,预计2006年为3.1%,2007年为2.8%,2008年为2-3%,2009年将回升至3.1%。  相似文献   

20.
丁力 《海运情报》2006,(2):15-15
2005年中日航线集装箱货物运输量进出口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286.7万TEU。反映持续扩大的中日贸易,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7年两位数增长。日本往中国为86万TEU,增长10.6%;中国往日本为200.7万TEU,增长9.8%。中国往日本货物量超过日本往中国的状况没有变化。但是,中国往日本货物的增长率3年来首次下降到一位数,而日本往中国仍以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