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010年运输形势及问题。客货运输总体呈现增长加速和效率提升,但铁路改革、港口产能、民航空域和电煤运输等问题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2.
铁路煤炭运输问题强化了电煤短缺的复杂性。解决煤电运紧张问题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在市场与计划、地方与中央、煤炭、运输与电力之间构建均衡机制;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能动性作用与顾及社会公平、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潘博  穆东 《综合运输》2013,(1):29-33
本文系统讨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应用于电煤供应链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电煤供应链实施CDM的可行性分析,给出了电煤供应链实施CDM的打包捆绑模式。  相似文献   

4.
韩信美 《综合运输》2012,(10):73-76
本文首先分析流通环节对电煤资源配置的影响;其次,分析流通环节对电煤资源配置构成影响的原因;最后,从电煤资源配置的实质出发,为更好地实现电煤资源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电煤供应链为例,借鉴碳排放强度的概念,分析了煤炭开采、运输、发电企业的单位成本、单位收益、单位利润下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世界铁路轮渡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江阴、粤海及烟大铁路轮渡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概述,并对铁路轮渡系统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铁路轮渡运输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蒙 《综合运输》2022,(7):81-86+130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的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此宏观背景下,铁路作为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可在交通运输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如何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对于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10年来我国旅客运输市场主要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份额变动总体情况,主要表现为我国旅客运输结构逐渐优化,公路虽然是我国客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运输方式,但是客运市场份额逐步减小,铁路、民航、水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分析了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动的特点,以及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发展趋势,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铁路客运市场份额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年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将稳定增加,最后从发展铁路短途旅客运输、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的意见建议,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洋 《综合运输》2011,(9):26-30
本文阐述了我国主要铁路口岸站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铁路口岸站物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代物流的需求及铁路口岸作业货物的特性和流向,分别进行物流作业流程规划,并设计了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口岸站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广西沿海铁路作为大西南的重要出海通道,是防城、钦州、北海等重要沿海港口主要的后方集疏运干线。文章提出了广西沿海铁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意义,预测了广西沿海铁路集装箱的运量,从经济与通过能力方面分析了广西沿海铁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郭玉华 《综合运输》2010,(7):67-69,75
本文通过分析大客户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分析了现阶段铁路货运的主要目标市场、实施大客户战略的主要动因、实行客户协同创新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铁路大客户战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现行铁路建设资金来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建设主要依靠铁路自我积累形成国家投资,以货运附加费形式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作为国家财政对铁路的直接投资。1997年,铁路专项建设基金占本年完成投资的46%,在投资上实行“以路建路”的政策;通过市场融资尚不足铁路投资的10%。近年来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但鉴于  相似文献   

12.
对话何建中     
记者:迎峰度夏时,煤炭压港如何解决?何建中:煤炭压港不是单一的运输问题,跟整个经济运行有很大关系,涉及铁路、航运企业、港口等运输组织的各个环节。解决煤炭压港应总体上综合协调,统筹各方共同有效地解决问题。从港口角度来讲,要少进多出,真正实现进出平衡,才能逐步减少库存;要主动加强与相关方面的联系,电煤企业、铁路部门、航运企业要加强战略合作,积极主动联系,实现煤炭到港运输的合理化库存,发挥煤炭专线运输效应,实现船舶运输和货主需求的有效衔接;从内部管理角度,规划使用好港内的垛位;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运需求受供给侧因素和需求侧因素共同影响,供给侧因素主要包括铁路货运技术、综合运输体系和国家运输政策,需求侧因素主要包括GDP、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地理和经济周期。基于美国经验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受城市化、人均GDP、经济增长、经济地理等因素影响我国铁路货运需求长期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需进一步扩大铁路网来满足未来更大货运需求。第二,我国铁路领域虽然实现了政企分离,但是铁路总公司仍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需继续推动铁路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常态下,铁路既有的"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模式难以为继,进行动力变革是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阐述铁路动力变革现状的基础上,从要素禀赋、产品结构、制度供给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铁路动能重塑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聚集新要素,打造新载体,构建新机制重塑铁路发展动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欧盟铁路改革的法律框架体系及发展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梳理了指导欧盟铁路改革的法律框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分析了欧盟铁路改革立法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总结了欧盟铁路改革立法方式及其核心改革思想对世界其他国家铁路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影响多种模式铁路发展的主要问题 除国家铁路外,目前我国主要的铁路建设模式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团体共同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的合资铁路以及由地方政府及企业自主建设、经营的地方铁路。到1998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中有0.49万公里地方铁路和0.39万公里合资铁路,分别占营业总里程的7.38%和5.87%。全国共有70多个地方  相似文献   

17.
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货运比重是我国当前综合运输发展的重要政策,而探明铁路货运市场的拓展空间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给侧改革是落实该政策的必要工作。本文基于我国关于运输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及铁路货运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的拓展空间,指出了铁路货运增量的重点当前主要在大宗黑货而未来主要在白货的发展趋势。随后阐述了铁路在中长途白货运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出了旨在充分发挥该竞争力的供给侧改革建议,包括集装箱+固定车底行车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南北向铁路通道统筹"黑白"分工以及整合神华铁路通道等。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线形特征、运营组织特征、供电方式及车辆选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归纳。提出了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市郊铁路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支撑大范围、大规模通勤出行的一种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对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我国市郊铁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市郊铁路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介绍了东京、纽约、巴黎等世界大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概况,并提炼了这些城市在发展市郊铁路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体制机制、建设管理、投融资等方面提出了市郊铁路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国外道路运输政策 综观国外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经历了“自由时代”、“严格管制与行政规划时代”和“开放与竞争时代”三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应的道路运输政策。 1.自由时代(1800~1920年) 这一时期铁路发达,公路刚刚兴起。因而,当时主要开展了有关铁路和铁路营运政策与法规的讨论。铁路政策主要关心的是铁路公司的垄断问题,产生了保护用户利益的运价政策,以及反对铁路企业合并的政策。由于道路运输企业当时还没有具备同铁路和水路运输竞争的条件,也没有垄断性质,因此这一阶段对道路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