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发生了诸多变化,既有新的有利因素出现,也有新的不利因素产生,总体来看,是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从而使2004年的汽车市场出现了急剧滑坡的局面。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环境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汽车市场因此将有许多新的调整,汽车企业及相关部门需要对此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5,(20):17-24
2005年的轿车市场持续出现火爆的走势,轿车市场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作为综合利润最为丰厚的中高档轿车的走势明显代表了新的竞争格局特点——品牌竞争加剧、新旧势力格局重塑。中高档轿车产品力差距的影响日益显现、品牌力的综合作用效果充分体现。未来中高级市场的走势变化将进一步奠定各合资品牌厂家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3.
虽然2004年的轿车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银行信贷紧缩以及油价高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2004年我国轿车(不包括MPV及SUV)销量仍然以13.6%的增幅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累计销量接近225万辆,略低于有关专家预测的230万辆(见表1)。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家用轿车市场和经济型轿车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家用轿车的发展步伐在加快,家用经济型轿车市场前景广阔。微型车企业进军家用轿车市场有品牌知名度高、最新产品已定位家用轿车市场等有利因素,也有国外著名厂家抢占中国家用轿车市场等不利因素。进军家用轿车市场,微型车企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刘霞 《天津汽车》2010,(7):20-23
回顾过去的10年,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及产销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对2000—2009年各年度的轿车市场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各年度轿车市场的特点及各品牌轿车的贡献。指出从2009年上半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状况来看,2010年我国轿车产销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幅小于2009年,增幅将在20%左右;2010年将迎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相似文献   

6.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5,(6):19-21,25
中国轿车市场是按周期变化的市场。2004年车市并未像大多数人期望继续兴旺。2005年车市走势如何变化难以理解。本文从另一种视角观察分析轿车市场发展的过程和趋势。1我国轿车市场按波动周期发展笔者经10年跟踪观察研究,认定我国汽车市场(含轿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是按波动周期发  相似文献   

7.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12):20-28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增长乏力之后,2005年一季度对于各厂家乃至整个轿车市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季度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不但能缓解各厂家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消除消费者的持币待购情绪,并为我国轿车市场尽快走出低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饶达 《上海汽车》2003,(5):14-15,29
2002年为什么轿车市场预测不准,与经济的相关因素关系不大,而与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对2002年轿车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2003年的轿车市场进行研究,指出轿车技术水平将继续向国外先进国家的轿车技术水平靠拢,轿车降价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张少华 《汽车情报》2005,(12):29-35
在我国轿车市场经过2002年、2003年的井喷及2004年的回落之后,2005年的轿车市场成了众多媒体及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36):30-37
2005年的轿车市场已进入收关季节,为使全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促进产销量的提升。从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态势来看,基本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4年的大起大落相比,已经让各汽车厂家满意了。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大为降低,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13家重点企业中有33%的企业出现了亏损,说明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