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处理船舶含油餐饮废水的影响,通过生产油脂产生的废水模拟船舶含油废水的水质特性,搭建小型膜生物反应器陆上试验系统,用光谱仪等仪器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等参数。研究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COD和BOD及氨氮、膜压力、污泥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系统稳定运行了70天。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油脂废水中COD、油、总碳(TOC)和BOD的去除率达8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50%以上;油对膜的污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船舶含油废水作为海洋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对其进行高效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海洋环保领域的重大挑战。本文先分析了某油轮的舱底水性质,然后基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该舱底水进行COD去除工艺研究。实验表明,在适宜操作条件下,PAC用量为200mg/L时,COD去除率为46.6%;PAM用量为10mg/L时,COD去除率为46.9%;PAC和PAM用量分别为150mg/L和3mg/L时,COD去除率为57%。与单独使用PAC或PAM处理该废水时的絮凝效果相比,二者共同使用时,则更切实可行、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
远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餐饮废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为催化剂,采用远紫外光催化法对餐饮含油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光照时间、油脂浓度、pH、TiO2各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可以大幅降解油脂。光催化氧化技术正交实验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油脂去除率影响程度不同,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处理餐饮废水,可作为后续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沈雁  王红星 《船舶工程》2016,38(7):89-93
为了使海洋平台铝合金钻探管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试验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海洋平台钻探管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氧化铝陶瓷膜。本试验研究了纳米颗粒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的影响。试验得出: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影响较大,随着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有增大的趋势,孔径先增大后减小,膜表面越来越致密光滑;随着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当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由0.5g/L增加到2g/L时,腐蚀速率由0.00032g.(dm2)-1.h-1降低至0.00024g.(dm2)-1.h-1。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复合式氧化沟工艺来处理城市废水,主要对系统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HRT为20h时,系统对污染物有更高更稳定的去除效果.COD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4%,NH3-N的去除率也可达到87%;并且系统对冲击负荷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在125.30~492.00mg/L和20.00~32.91mg/L较大范围内波动时,系统对它们的去除率都能保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到97%和98.7%,使出水COD、BOD5和NH3-N浓度分别维持在3.74~47.01mg/L和0.28~3.26mg/L的范围内,均远小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唐艳  唐彬  夏世斌 《中国水运》2010,(10):180-181
文中将新型的生物质填料生物膜工艺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耦合,形成新型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试验研究,新型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天然植物纤维LS亲生物性好,挂膜速度快,仅需4天可完成挂膜;自生动态膜形成较快,30min内即可在陶瓷膜表面形成较稳定的动态膜。新型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浓度高,泥水分离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COD去除效果好,出水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材料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对经过机械分离的船舶舱底含油乳化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料液流量、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对膜组件渗透通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分离水水质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经过反清洗后膜组件渗透通量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船舶数量以及船舶吨位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船舶舱底含油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处理,因而难以达到排放要求。本文在研究超滤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VDF材料的超滤膜制备方法,使用SEM电镜扫描获取超滤膜的微观结构,使用制备的PVDF超滤膜进行船舶舱底含油废水处理的实验,对含油废水中含油量及浊度的降低均有较好的效果。对不同流速下超滤膜膜通量进行测量,发现流速越大膜通量越大,针对超滤膜容易堵塞的问题,提出了超滤膜需要清洗的判定条件以及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鱼雷燃烧室在高温高压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基于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鱼雷燃烧室内衬压力平衡孔的不同位置及大小对燃气域缝隙处流场及燃烧室内壳体强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平衡孔与内衬上表面距离的减小,上方缝隙两端的压差减小、燃气流速降低、热通量变小,下方缝隙处的燃气流动几乎不受影响,内壳体的最大热应力值变小;随着压力平衡孔的增大,上方缝隙两端的压差先变小后变大、燃气流速先降低后增高、热通量先变小后变大,下方缝隙处的燃气流动几乎不受影响,内壳体的最大热应力值先变小后变大,且在孔径为4 mm时最小。由计算结果推断,鱼雷燃烧室内衬压力平衡孔最佳位置为距离内衬上表面30 mm处,孔径大小为4 mm。  相似文献   

10.
船舶舱底的含油废水,主要是由船舶机舱内各种阀件和管路中漏出的废水,或是轮机在运转过程中泄漏的油污组合而成。而超滤膜技术凭借其小空间、低能耗、精简化、高效率的特点,目前在处理船舶舱底含油废水中效果显著。但在运行过程中,膜污染则不可避免,其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会造成膜通量下降甚至影响膜的分离特性,进而降低超滤膜工艺的工作效率。同时如果对船舶舱底长期采取化学药剂的清洗,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对船体本身造成损耗,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其过滤性能彻底失效。因此针对船舶舱底含油废水,如何科学合理地采取超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水外板除锈已经成为一种船舶修理行业解决除锈产生扬尘的有效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解决污水集成收集及处理的工艺,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及该装置的优点.该套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2.
詹明  肖飞虎 《船电技术》2019,39(1):47-4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和耐久性是制约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准确表征氢气对质子交换膜(PEM)的渗透能力有助于电池的设计安全和运行安全,提高电池的寿命和耐久性。本文主要对PEMFC透氢电流密度的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发现膜厚度、膜穿孔、膜短路以及测试气体压力和湿度,均会对该测试结果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体积小、处理效率高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使用新型粒状填料处理工业废水,进水量240 m~3/d,水力停留时间3 h,COD,SS和BOD去除效果好,出水稳定达到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油脂废水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选择厌氧UASB工艺作为主体工艺进行试验,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试验表明,在预处理得当的情况下,使用UASB工艺处理油脂废水可以达到85%以上的COD去除率,而且能耗较其他工艺大大降低,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绿色造船技术发展对船舶分段清理除锈的工艺需求,研究船舶分段激光除锈技术。对不同表面状况的船舶分段试验样板开展激光除锈试验,在清洗效果、作业环境和投资运营成本等方面,与传统的喷砂除锈进行对比,分析激光除锈效果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激光除锈技术应用于船舶分段除锈,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工作环境好等优点。激光除锈可为船舶分段除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关于沉船沉物打捞清除方面的立法不完善,打捞清除费用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实现。本文对沉船沉物打捞清除费的实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我国如何建立沉船沉物强制打捞清除基金,以供此领域的立法和实践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以新  张素香  李熙 《水道港口》2007,28(4):278-281
分析了长江河口南港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COD)的断面分布实测数据。应用Hydroqual公司的环境生态动力学模型EFDC在长江河口河段建立了三维的化学需氧量动力学预测模型,用此模型得出南港区域的化学需氧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沿程变化。数值结果显示该区域化学需氧量分布趋势大体为:排污口附近较多,枯水期更为明显;丰水期由于长江径流的稀释作用,其浓度大大降低;将数值模拟的结果和现场观测值进行了对比,表明三维环境生态动力学模型EFDC是基本可行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超高压水射流船体爬壁除锈作业效率,对影响除锈效率的参数,应用正交设计方案,对行进速度、射流压力、喷嘴转速及喷嘴口径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正交设计匹配研究,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除锈效率,进行了影响除锈效率关键参数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会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汽,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可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从而可提高柴油机的性能。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if certain strains of Bacillus bacteria, could survive in dry powder products and if so, could the bacteria degrad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saline wastewater on a ship. As part of the study, we isolated 7 domesticated strains named NY1, NY2,..., and NY7, the strain NY6 showed to have the best performance for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and could survive in dry powder more than 3 months. NY6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eriu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chemical properties. Its 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salinity was 2%; temperature was 37°C; pH was in 6.5–7.0; best ratio of C: N: P was 100:5:1. The capability of its dry powder f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was 800mg COD/g in synthesized marine wastewater with 2% salinity. The spores in the dry powder were 1.972×108 g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