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界定了物联网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物联网的建设目标,给出了中国物联网基本架构,提出并分析了统一建设和分级建设两种物联网解析系统的建设策略;最后,给出了中国物联网的发展途径和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铁路客运专线物联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物联网的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12,(4):92-93
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物联网定义为空白。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杨冰之认为,这是该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之处。“你我心目中物联网都是不一样的。”杨冰之说,认识的错位导致中国物联网发展有失理性。第一,从产业技术到经济技术,很多人对物联网还处在一知半解的认识层面;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2,(4):92-92
“物联网是个好东西,但决不能一哄而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说,“我们在低碳概念的号召下,风电、光伏的一些产能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导致现在过剩了,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物联网项目的上马要注意避免重蹈覆辙,避免泡沫化。”存物联网发展初期,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吸取互联网自1995年开始,到2000年泡沫破裂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工作。"8月中旬,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在接受《交通建设与管理》采访时如是评价交通运输部与中国工程院在物联网领域的会谈。洪晓枫说,在组织物联网应用时,应采取"试点引入,谨慎前行,统一标准,有序推进"的方针,物联网的本质是"智能交通理念的提升和行业信息化的深度应用。"而当前的第一要务则是"尽快理清推进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总体思路,加快基础条件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所需的基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正>智慧城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个美好蓝图,而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则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织就了科技的羽翼。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绘制了路线图,并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原则与要求。经过数年的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被誉为"下一次的工业革命",各方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等概念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我们国家也将其列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物联网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层面,对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对机场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首都机场在面对旅客流不断增长以及行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已经意识到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从传统机场向智慧机场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首都机场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并在多个应用上做出了探索尝试,但总体来说物联网在首都机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物联网在首都机场如何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去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概念以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解析,通过三个不同物联网的应用示例介绍了首都机场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最后给出了对未来首都机场物联网发展的规划建议,并以此为机场行业物联网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内河航运感知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正式公布,要求把发展内河水运作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关于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及基础标准研究实施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 1]2058号),交通运输部组织在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开展内河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建设覆盖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船舶监管网络,提升水路通航状况的全方位实时感知和协同互动能力,提高内河通行效率,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航运信息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为内河航运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协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作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表,物联网成为经济危机后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都体现出决策者对物联网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将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确定在环境监控、物品溯源、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其中,以"车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港口航运物流行业相配套的产业链和物流链得到了新的发展.物联网在航运物流以及港口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合理运用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笔者就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并对物联网在航运物流以及港口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旨在提升航运物流及港口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升级和提高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研究完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高速公路多路径识别和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在示范工程基础上加快推广应用。二是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应用,加快智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三是利用物联网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基础设施。四是加快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电子牌照和全国性数字化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研究,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引领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数据的生成、处理和利用方式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领域也正在快速发展,并在各个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智能感知、识别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和智能交互的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技术争锋的时代,这是理念丛生的时代,也是亟需冷静的时代。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对物联网的理解自然大相径庭。对与错,是与非,一时间纷纷扰扰,没有结果。专家各抒己见,学者畅所欲言,各行各业都在为物联网发展不遗余力地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陈柳钦 《综合运输》2010,(10):31-3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对促进互联网发展、带动人类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点。物联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国家安全问题、标准体系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商业模式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霞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0):188-189,192
在概述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整体架构,重点对系统的实现、物联网的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和基于ASP.NET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公路安全智能监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物联网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其实践应用是现代智能制造的重中之重,直接关乎到智能制造综合管理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产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前进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加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承办的2011(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向大会致开幕词,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对当前物联网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2014年8月27日,国家八大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  相似文献   

19.
<正>几乎一夜之间,"物联网"概念突然变成了热门词汇,有关"物联网"的报道纷纷见诸报端,网站之上铺天盖地。而在百家争设讲坛之时,各方对"交通运输行业是应用物联网的最好领域之一"的观点,都有着充分认同。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积极响应,与中国工程院建立沟通机制,"部院"谋划强强联合,拟抢抓交通物联网新机遇,期盼早日迎来交通物联网的"巅峰时刻"。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12,(4):93-9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广乾面对“十二五”时期物联网发展阶段的争论发表评论时提出:“‘十三五’时期,才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推广,相应的信息化机制体制建设时期。”‘十二五”时期中国物联网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国际上来看,经过2020年前后的过渡阶段,即科学实验阶段,物联网真正成熟应该要到2020年之后,也就是说,这之后才是全面推广和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