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襄石铁路既有线旁某滑坡群的滑坡形成原因,针对各滑坡点的具体情况,并综合考虑水害的防治,采用抗滑桩、重力式支挡墙、截水沟等结构对滑坡群进行综合治理,既消除了既有线的病害,又使得增建Ⅱ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顺层高边坡是万梁高速公路沿线最主要的失稳边坡类型,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安龙顺层路堑高边坡工点,对顺层岩石滑坡的发生机理以及病害的加固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安龙滑坡的病害机理表现为破碎砂岩依附层状泥岩夹层产生的顺层滑动,病害类型为多层、多级滑动的顺层破碎岩石滑坡.项目贯彻“治坡先治水”、“固脚强腰”、“环境友好”的防治思想,采取以锚固工程为主,同时结合刷方减重和截排水工程等措施对边坡病害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科学、快速判识黄土边坡突发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黄土边坡产生滑坡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等级和权重,以及各影响因素下黄坡边坡突发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为地质病害体的防治提供参考、为病害的消除赢得时间、为病害点的规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预防或减轻地质灾害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研究结论:(1)构建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黄土边坡突发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判识和评估方法,明确了评估原则,提出11种判识评价指标因子,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及对各评估指标和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2)通过实例应用和演算,该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3)通过该方法评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边坡(滑坡),应提出预警并及时规避或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4)本文评估方法可应用于黄土边坡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中,有很多隧道都修建在山体斜坡内,这些隧道常常会发生变形开裂等病害。调查表明,隧道变形病害与所在斜坡出现滑坡现象密切相关,并且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隧道变形特征、滑坡与隧道变形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在对滑坡地段近30座施工和运营隧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应的隧道变形特征,建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了分析滑坡与隧道变形相互关系的4类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4类模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征。结合4类地质力学模型和工程实例,给出了针对隧道变形的不同特征选择工程防治措施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1)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决定隧道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2)工程防治措施应与隧道的变形特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铁路病害的调查和防治是铁路工务工程管理中的难题,也是保证铁路大动脉畅通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调查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铁路病害遥感调查的一般方法,给出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铁路主要病害的遥感调查实例,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营业铁路病害调查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铁路病害遥感调查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铁路病害的调查和防治是铁路工务工程管理中的难题,也是保证铁路大动脉畅通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调查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铁路病害遥感调查的一般方法,给出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铁路主要病害的遥感调查实例,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营业铁路病害调查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昆铁路柏子村1#隧道滑坡成因分析与整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渊 《铁道勘察》2005,31(2):38-40
既有南昆铁路柏子村1#隧道在运营1年后发生滑坡病害,危及铁路运输安全。对该滑坡病害进行了成因分析和稳定性检算,提出了工程整治措施建议,推荐用抗滑桩锚固方案进行滑坡治理,抗滑桩桩长宜在滑坡以下15~20m。  相似文献   

8.
苗璐 《铁道勘察》2014,(2):70-71,74
介绍滑坡病害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分布和外界影响因素,对滑坡进行了病害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提出了抗滑桩加固和排水疏导地表水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病害分析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福宁高速八尺门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指出在大型堆积层古老滑坡场地,地质环境背景的脆弱是触发古老滑坡复活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路堑开挖以及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经滑坡稳定性分析,针对滑坡病害特征,确定了四个滑坡体的主要整治工程措施。滑坡监测和实验工作成果显示,整治后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可供在类似高速公路互通区开挖边坡、整治边坡病害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晓朋 《铁道勘察》2011,37(6):56-60
针对滑坡病害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断层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特征,对滑坡进行了病害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提出了排水措施、抗滑桩加固、锚索框架防护和坡面植草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滑坡地质灾害是西南地区铁路既有线安全防控的重点。以昆明铁路局管内威红线K36滑坡治理工点为背景,从现场表观病害调查、地质水文条件分析等方面入手,研究了一个典型滑坡灾害发生的机制、成因。同时,结合该病害工点的成灾机理,对如何规避此类灾害提出了见解,以期对新线设计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12.
温福铁路K138滑坡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福铁路K138滑坡病害现状,阐述了该滑坡的地貌和形态特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滑坡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滑坡整治工程后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于滑坡病害整治工程的后评价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滑坡整治工程后评价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两两对比综合判断,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结论:对于滑坡病害整治工程的后期评价,筛选出了12项主要影响评价结果的因子,其中包括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在考虑各因子权重与专家权重的基础上建立的滑坡综合后评价模型,可以判断滑坡整治工程的治理效果是否合理得当,能够为以后的滑坡工程的后评价体系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座厦线K131发生山体滑坡的病害整治为例,对整治山体滑坡的新工艺即预应力锚索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拟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河流冲刷、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其沿线发育大量黄土滑坡,具有密度大、易滑动、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在陕西I49E007004(耀县)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对沿线的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西延铁路沿线的黄土滑坡可归纳为3类,分为黄土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黄土-泥岩滑坡,且其分布的空间特征具有不均匀性、群集性和延续性,并因地制宜,对线路沿线的黄土滑坡提出防治对策,为拟建西延高铁沿线黄土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同时助力黄土高原滑坡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对该滑坡病害进行地质勘探、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计算,提出工程整治措施建议,推荐用抗滑桩锚固方案进行滑坡治理,抗滑桩长宜在滑面下15~20 m。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我局地处祖国西南,管内铁路干线多在山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线路经常出现滑坡病害,给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多拉快跑带来很大影响。以往整治滑坡病害,系采用清方减载或支撑盲沟、泄水盲洞及重力式档墙等综合措施,费工费时,占用良田多,并常因大量挖基而出现病害再度滑动,不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一九七二年,在湘黔铁路修建过程中,广大铁路员工创造性地采用以钢筋混凝土锚固桩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把整治滑坡工程措施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锚固桩整治滑坡病害具有工程量小、工期短,需劳动力少等优点。故现已逐步推广应用。××线×××隧道滑坡整治工程,由成都工务大修队承担,采用锚固桩施工方法进行。为了解施工过程中劳动条件,提出相应地劳动保护措施,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顺层滑坡是渝怀铁路施工中十分突出的路堑边坡病害之一,本文介绍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意义的顺层滑坡工点的处理经验与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相田二号隧道山体滑坡及隧道衬砌病害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田二号隧道山体滑坡及隧道衬砌病害,在目前南昆铁路6处同类型工程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介绍该工点情况,并着重介绍病害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鹰厦线K565 795~K565 850滑坡病害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找出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挡”、“排”、“护”相结合的措施,对病害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