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常熟段软土地基的特征,介绍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碰到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从而提出恰当的处理方法,也给其它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的特点和优势,然后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流程,最后详细论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有:换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袋装砂井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强夯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通过作者在盘海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任设计代表期间对软土地基施工实例的亲身体会,介绍公路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为今后软土地基处理设计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本研究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2005,3(4):13-13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05MR301是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鳓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规范编制的,给出了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和加固的方法。地基处理包括垫层法,抛石挤淤法,排水固结法,粒科桩、加固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处理方法;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分别对桥头加固和路段加固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6.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公路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在介绍我国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及应考虑的因素,探讨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并提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温州地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实践,论述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工艺、适用范围及经济效益,探讨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低,不易满足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总结了四种常用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原湖泊软土地基特性及其路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南高原某一级公路3.6km湖泊软土地基路堤处理的工程实践,探讨高原湖泊软土地基特性和利用浅层处理方法修筑路堤的关键技术,得出的高原湖泊软土地基处治经验和路堤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对类似地区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一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色度为1000倍,COD为40mg·L^-1的次甲基蓝模拟废水,在铁炭比1.5:1、反应时间1h、pH值2.0的条件下处理,色度去除率达到94.7%,COD增长到734.4mg·L^-1.双氧水与Fe^2+摩尔比10:1,pH值2~5,反应50min的条件下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3.1%,色度去除率达到62.5%。经两步处理后,色度降低为3倍,COD为51.2mg·L^-1。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路基沉降的相关关系,计算各因素的敏感度,找出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由计算和分析可知,在影响路基沉降的诸因素中,管桩长度的敏感度最大,软土层厚度次之,软土的内摩擦角敏感度最小.在软土各岩土体参数中,弹性模量和粘聚力对路基沉降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软土层比较厚、弹性模量和粘聚力均比较小时,路基的沉降比较大.在软土路基的加固措施中,增大管桩长度,对控制路基沉降的效果比较好;而增大筏板厚度,对控制路基沉降的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是三类基本思维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单元是意象,基本形式是想象(联想).想象在诗歌阅读中的作用是:把语言转换为形象,理解思想感情,领会意境.想象可分为初级阶段(联想)和高级阶段,想象在诗歌阅读和创作中的作用方式一般都是虚实的转化,虚即思想感情,实即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江干线水位预测建模复杂、数据不全的问题,利用长江干线真实历史水位观测数据,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研究贫数据下长江干线水位预测.根据灰色系统中数据越近越有价值跟拟合曲线为指数曲线的特点,通过重新构造生成序列和重新定义初始边界条件对GM(1,1)模型进行优化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优化后的模型能更准确的预测水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期望速度对速度—密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引入期望速度建立了新的博弈表和相应的交通流中观模型,利用VBA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于一个期望速度类情况,分析了期望速度相同时不同的道路条件对应的速度—密度曲线,以及相同道路条件下,不同期望速度对应的速度—密度曲线.对于多个期望速度类的情况,研究了多个期望速度的变异系数对车流平均速度的影响,以及慢车比例对车流平均速度的影响.得出结论,驾驶员的期望速度差异是影响车流平均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密度较小时,交通流处于个体流模式,此时交通流平均速度主要由期望速度差异决定;当密度较大时,交通流处于集体流模式,此时交通流平均速度主要由密度决定.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Fuzzysettheoryhasbeenstudiedextensivelyoverthepast 30 years,andhasfoundsuccessfulapplicationsandimplementationsinvariousareas .Mostoftheearlyinterestsinfuzzysettheorywerefocusedonrepresentingtheuncertaintyinhumancognitiveprocesses.Nowfuzzysett…  相似文献   

17.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F-B配时方法延误计算模型的缺陷。证明了上海配时方法的结果是各个相位的饱和度为1。建立了延误-通行能力联合优化配时模型,以延误与通行能力之比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分析表明:F-B配时方法使车均延误比现状减少了1.65s;上海配时方法使车均延误减少了8.15s,但通行能力降低了422pcu/h;联合优化配时法使车均延误减少了9.46s,通行能力保持了现状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mg/L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0-7.5;搅拌速度为160r/min;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150min,COD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