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放射+环”的路网结构为研究的基础,阐述了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城市过境环路与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物业开发和景观协调的相互关系;得到了环路线位与交通起讫点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合理半径确定的原则;从而,使环路规划以交通需求为导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市区和郊区的过渡带上形成优美的建筑规划空间。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组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北京奥运会筹备和运行期间交通规划和组织经验,可以为其他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借鉴。从奥运交通需求特征出发,探讨奥运交通需求与背景交通需求的兼容性和差异性。重点阐述奥运交通规划体系的构成,分析目标层、总体规划层、具体专项规划层、奥运专项规划层4个规划层级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指出奥运交通规划体系集成的必要性。以奥运会开幕式观众散场为例,介绍了疏散组织方案和道路管控措施,10万人疏散仅用时75min。总结了奥运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及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方案实施后,削减机动车流量20%,城市日常出行量仅减少10%,对城市日常出行影响较小。最后,介绍了奥运交通风险评估对规划的修正和补充情况。  相似文献   

3.
易汉文 《城市交通》2006,4(4):3-11,40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人们在城市系统中从事各种活动。在城市活动与其用地和出行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认识这种关系并利用其中的规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用地和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学科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揭示了城市活动是用地和出行的需求之源,进而阐述了城市活动的两个基本供应子系统——用地和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重视用地和交通的交互作用,寻求城市活动与其用地和交通之间的供求平衡,既是维持城市健康发展,也是指导城市用地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李力  欧成平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7-30
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及开发强度的增加,在新一轮城市开发中,直接连接地库的地下环路系统逐渐得到普及.为总结地下环路系统的适用性,基于国内实践经验提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地下环路系统规划思路.首先,基于国内规划建设案例,总结地下环路的多种布局模式及其适应性;其次,从城市、交通及用户角度,结合案例及实践经验,总结地下环路的规划要点及思路;最后,以深圳清水河片区研究课题为基础,比选推荐地下环路的布局方案,并利用TransCad模型进行测试,校核地下环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大背景下,城市空间组织往往面临再构需求,同时也对交通体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亟须建立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方法与路径,研究在远期战略与近期建设间面向过程的连续性、弹性规划的技术思路。在梳理现状交通规划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组织与交通系统互动演变机理,提出城市—交通互动发展模型。以需求弹性为切入点,构建面向过程的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分析框架,明确弹性规划实施路径与核心要点。包括基于需求弹性的多层次规划协调机制、弹性项目库要素结构、动态监测及评估体系,以及城市—交通互动视角下的弹性项目库实施机制,从战略层面寻求面向过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路线。  相似文献   

6.
为协调城市道路网规划控制与历史城区保护的关系,满足名城保护和交通发展的不同需求,以广州市为例分析检讨了历史城区内交通发展现状及道路网规划和实施情况,重点梳理了道路网规划控制与名城保护要素存在的矛盾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相似城市关于旧城交通发展、道路网规划控制与名城要素保护协调的经验,制定出适应广州实际的可兼顾交通发展和名城保护需要的历史城区道路交通发展策略和路网优化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市实际规划为案例,介绍了游憩交通规划的目标确立、发展策略研究、规划方案制定.在常规的旅游交通规划基础上,兼顾了市民休闲、健身等交通出行需求.在充分结合了游憩设施和交通枢纽设施并统筹考虑的基础上,规划布局了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制定了特色游憩交通线路方案,从而引导游憩交通的合理出行,促进游憩交通与城市生产/生活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与交通在实施层面上的互动关系,创新研究了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以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空间关系、功能水平(属性)2个维度着手,针对建设用地或者交通设施各自的空间及属性关系实施匹配性,研究构建建设用地与交通关系一致性模型方法,并通过协调度分级评价,对交通设施建设与用地建设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广州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国际生物岛为例,利用该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规划实施的调整优化方向建议,为生物岛合理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不考虑城市区域差别编制的综合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解决交通矛盾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在剖析传统综合交通规划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别化策略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系统规划、近期实施阶段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划分交通分区并确定其合理的交通模式。同时,系统探讨差别化策略在道路网络规划、公交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交通政策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建小城市具有不同于大中城市的城市特征及交通特性,在道路运输业发展水平评价方面也有很大不同。结合新疆兵团新建城市特点及道路运输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既体现新疆兵团特殊性又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兵团新建城市图木舒克市道路运输业发展为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其道路运输业发展处于一般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铁开通对我省公路客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省内高速公路和公路客运站数据系统中积累的相关数据信息,对京沪高铁开通前后江苏省内公路客运,主要是高速公路客车流量和客运站旅客发送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京沪高铁开通对沿线公路客运产生了明显冲击,同时促进了高铁所在城市与周边城市间公路客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者对此方面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进行了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或者修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综合交通规划首先进行的一步关键规划,它是支撑城市合理有序发展的前提,也是支撑路网有效运行的保证。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不同城市的交通发展战略,针对柳州汽车城特点,提出了多种交通发展战略,并基于Trans CAD软件,对不同的交通发展战略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最后确定了柳州汽车城应采取的交通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浙江省绍兴市老城区,其交通现状和发展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传统格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提出从交通、空间两方面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以解决老城区的交通问题。提出4点交通优化策略:净化老城区过境交通;分流居民日常生活交通与旅游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强化城市主要功能中心的联络线;加密次干路、支路路网。同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交通性道路和特色道路分别进行景观控制和交通管制,进一步优化其空间环境,强化并突出其特色,使其成为塑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结合哈尔滨市中心区交通对策研究项目,为了更好的解决城市中心区内部交通运行状态问题,建立了反推"四阶段法"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立足城市规划角度,从用地性质、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因素对中心城区进行特征片区的划分,在确保动态交通顺畅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性质用地确定不同道路的合理的服务水平,按照容量控制法进行了停车需求量的预测.最后,对停车需求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基于服务水平下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能够反映了实际的道路交通资源满足情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一个城市道路网络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机动车辆拥有规模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城市路网容量和路网服务水平的概念,建立了路网容量计算模型,得到城市路网容量约束下的城市机动车发展规模的确定方法,为城市机动车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在确定2010年、2020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的合理发展规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董陈继  张成 《交通标准化》2006,(10):194-196
公路运输网络发达,便于实现门到门运输,可达性高,通常是解决城乡之间、城际之间交通联系的有力手段。成都市公路线路及场站的建设改善了乘车环境,提高了公路运输服务水平,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成日 《城市交通》2010,8(5):28-35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而多中心城市结构并不一定能够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通过分析东京的案例,说明城市交通流空间有序和TOD发展模式对支撑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混合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其一方面能够将社区交通需求"内部化",但另一方面可能诱发对外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并增加出行距离,因此应在城市整体尺度上对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一个城市道路网络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机动车辆拥有规模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城市路网容量和路网服务水平的概念,建立了路网容量计算模型,得到城市路网容量约束下的城市机动车发展规模的确定方法,为城市机动车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在确定2010年、2020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的合理发展规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架出发,分析了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公交的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图,指出公交信息智能采集、道路交通信息智能处理与评价、发布与应用的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