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的现代化进程,区间自动闭塞发展迅速,对区间信号点灯电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从目前已开通的自动闭塞信号点灯电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行设计方案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因区间改造只能按区段一次开通,站场改造又先于区间改造,本着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影响的原则,避免二次大封锁,制定的施工过渡方案为软件不变,即站内仍按区间四显示设计一步到位(包括计算机联锁软件),只改硬件(即接口、信号机点灯电路),这样既减少了施工封锁次数,又满足了运输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需要在铁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处设置铁路区间道口,设计道口信号设备,或者同时考虑设置遮断信号设备.举例分析了增加道口遮断信号对通过信号机点灯及地面发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京广线长沙-郴州段于2001年采用了国产ZP.W1-18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区间自动闭塞由三显示改为四显示.  相似文献   

5.
UM71四显示自动闭塞设备自开通以后,工作基本稳定,但也出现过一些问题,特别是站间联系电路电源熔断器故障时有发生.站间联系电路担负着2个站之间信号机和轨道电路控制信号的传递,电源熔断器熔断后,只影响发车站管内的区间信号显示(分界点处第1架信号机显示红灯),相邻两站控制台均无任何故障报警,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只有当列车运行到此信号机才能发现.因此,故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旦发生就会给行车造成很大影响,造成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沪线四显示自动闭塞改造工程实践,针对该工程技术新、标准高、工期短、干扰大,不能采用提前插入开通方法等工程特点,提出了对构成开通方案要素进行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区间信号设计一般采用三显示或四显示闭塞自动闭塞制式,区间最小追踪间隔能到达4~8min,但实际运输组织中追踪间隔都在10min以上,根本原因是传统铁路站场咽喉设计不合理,造成列车在接车站准备停车时,提前制动减速,导致列车在区间排队"堵塞",降低了铁路全线运输效  相似文献   

8.
本次坡头站进行技术改造,由原6502继电联锁改为计算机联锁,区间由三显示自动闭塞改为四显示自动闭塞,但区间改造不在本次施工范围内,计算机联锁软件无过渡版,按照四显示设计。  相似文献   

9.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广铁长沙电务工程公司在浙赣、襄石复线自动闭塞工程中区间信号都是采用ZP.WD多信息微机移频自动闭塞.该系统是一个全新的自动闭塞系统,它吸收了20多年移频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大胆采用了近几年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和U-T国产化的成果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系统.在既有线上施工、调试、开通,特别是在繁忙的浙赣线上,如何进行调试及开通,解决好施工与运输的矛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计算机联锁与四显示自动闭塞结合设计的基础上,对区间只有1架通过信号机和无通过信号机2种特殊情况下的结合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介绍已成功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高,当轨道电路发生故障时,若列控中心不能及时做出判断并处理,可能会使低频码序和信号机显示错误升级,从而危害行车安全。本文将联锁中“三点检查”的方法运用到区间分路状态的分析与判断中,在区间自动闭塞中引入“行车区间”的概念,从而尽可能的判断轨道电路区段分路故障。并结合相关措施进行防护,避免事故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信号点布置多样、区间信号点最高编码码序提升、区间信号点类型种类多且名称复杂混乱的现状,基于区间信号点的编码码序,以及其与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区间信号点类型的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在普速客货列车共线运行、重载铁路、铁路枢纽、既有线提速等不同运营场景下,适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不同最高编码码序、不同区间信号点布置情况的所有区间信号点类型,并将其应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工程设计中。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表明,构建的区间信号点类型名称简单、含义清晰,具有通用性和可拓展性,适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信号点的所有布置情况,能在普速铁路所有的自动闭塞区间工程中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UM71改造为ZPW-2000A区间自动闭塞设备施工中,因2种制式自动闭塞的信号显示与码型不尽相同,需对新老电路进行过渡衔接处理。以京广线广武站计算机联锁大修及区间自闭改造施工为例,介绍了电路处理的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神州”号内燃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180km/h,动车组监控模式中制动模式曲线计算参数的不同和北京一天津间行车设备采用三显示交流计数自动闭塞,进行了制动计算参数的选择和三种控制模式的比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表明,“神州”号内燃机动车组制动模式曲线设定的计算参数符合实际;北京一天津间最好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为了适应目前的三显示自动闭塞,监控模式以连接控制为宜,同时按闭塞分区长度来限速。  相似文献   

16.
电话闭塞法是当列车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的一种行车组织方法,首先对电话闭塞法的原理进行说明,指出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条件;其次对一站一区间、一站两区间、两站两区间3种不同闭塞区段行车值班员的工作量进行说明,探究空闲区间确认对闭塞区段的影响及行车指挥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对行车效率的影响;最后对3种闭塞区段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地铁运营不同阶段所适用的闭塞区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月山编组站信号显示关系图的信号布置原则和信号显示关系方面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对特殊地点信号机的设置原因及显示进行了准确的论述,对个别特殊的地面信号显示、机车信号显示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该项目研究试验成功,为自动闭塞区段增加了一种冗余闭塞方式,当自动闭塞设备因故停用时,可转换为半自动闭塞,避免使用路票发车,对减少运输损失,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双向自动闭塞区段四线制方向电路可能构成“邻站双发”安全隐患的现象,并针对既有站和新建车站,提出了对该电路的两种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20.
6502电气集中以及计算机联锁是保证站内运输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的安全设备,"三点检查"方法是进路内轨道电路区段正常解锁的依据条件之一。从信号安全角度对"三点检查"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思考,重点阐述"三点检查"在既有信号领域的运用范围及其特点,进而在区间自动闭塞模式基础上引入区间进路的理念,从而把区间纳入联锁安全保障之中,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